投資理財入門所有文章

錢放銀行在哭泣,不投資的危險

無風險報酬

投資學理論中,國庫券、現金通常被視為無風險報酬。

無風險報酬,是指將投資投放某一投資項目上能夠肯定得到的報酬,或者說是把投資投在某一對象上可以不附有任何風險而穩定得到的報酬。

在資本市場上,美國國庫券(國債Treasury bond)的利率通常被公認為市場上的無風險利率,這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公信力被市場認可不會出現違約的行為。

所以在回測上,常看到利用國庫券的資料來當作現金的回報。

歷史上現金的收益率

從本金的觀點來看,持有現金可以避免市場的不確定性,成為資金最後的避風港,幾乎沒有本金風險,總報酬完全由孳生的利息收益決定。

以美國為例,由於國庫券利率是90天就重訂一次,國庫券總報酬風險與收益風險是同一件事情,且由於利率可能時常變動,收益風險(總報酬風險)也很大,也是股票、債券、國庫券之中最大的。

1926年至1992年間,國庫券為考量通貨膨脹的平均報酬率是3.7%。

1930-1950年間,美國國庫券報酬率從事後看來非常低,平均都低於1%,而且還沒有考量通貨膨脹,加計通貨膨脹的話,投資人還可能虧損。

但是也有報酬率很好的時候,在1970-1990年間,平均報酬率是7.6%。

收益不足的風險

極低的本金風險伴隨著極高的收益風險,如果你非常害怕本金損失而持有現金,就可能面臨收益不足的風險。

無論怎麼做,投資股票、不投資股票,投資債券、不投資債券,完全不投資只持有現金,你都有風險。

如果在高點,投資人賣出持股,轉而持有現金,這麼做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本金的防禦力,最大程度地降低本金風險,但面臨的就是通貨膨脹風險。

通貨膨脹(如果不是在通縮時期)無所不在,每一分的通貨膨脹都會減損各類資產的名目報酬。

柏格建議我們可以透過資產配置,平衡每一種資產彼此之間的風險,包括總報酬風險、本金風險、收益風險。

賣股票,持有多一點現金,我們可以減少本金虧損的風險,但無法減少收益風險。

賣股票還可能產生額外的交易成本,而這筆現金再投資時,還會再面臨擇時進出的問題、選股的問題,同時還有再投入的交易成本。

所以有時候減少持股比例,拉高現金的投資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如果害怕短期的下跌,不如把持有時間拉長,遠離股票市場的報價訊息,讓自己遠離市場的噪音,因為既然確定要長期持有這個標的,那麼短期的波動就跟留在沙灘上的海水一樣不重要。


你好,我是蔡至誠PG,目前在金融業從事投資顧問工作,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一書,也曾擔任政府機構、多家企業和大學的講師。

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增加被動收入,我們公司推出的機器人理財平台能讓你一站式做好規劃,幫你追蹤財務目標達成率,幫你挑選低成本的ETF投資組合,投資之後24小時追蹤與自動再平衡

陪您一起安心達成財務目標,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官方LINE@預約諮詢,讓今天的投資更輕鬆,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