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所有文章

《投資金律》閱讀筆記(6)從現在開始執行,展開你的務實投資人生

觀念重點

盡量避免觀看財經節目、財經分析,省下這些時間去閱讀經典書籍,觀看這些節目對於你的退休計畫沒有多大用處,只有你自己開始儲蓄才最實際、最有用。

有了儲蓄的觀念,你就會知道最簡單的致富方式是盡可能地少花奢侈錢,然後盡可能地儲蓄、運用適當工具累積資產。

通用理財守則

  • 急用金:手邊至少保留六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所需,這筆錢必須容易變現。
  • 購屋儲蓄:這筆錢應放在定存、短期債券等帳戶內。
  • 大學學費儲蓄:建議把30%到40%的教育基金放在股市中,而後逐漸將這筆錢轉移到債券上,等需要繳納帳單時依據景氣來決定處分何種資產,景氣好時把股票賣掉,景氣差時則將債券賣掉。

如何計算退休所需財富?估算生活開銷後,就可以計算退休所需財富,公式如下:

退休所需財富 = 生活開銷 ÷ 預期實質利率

簡單的計算方法是如果投資組合以債券為主,那麼就在提領率減去1%,如果是股票為主,提領率就減去2%。假設自認每年的預期報酬應該可以有5%,如果想要有90%的成功率,那麼每年容許的安全提領率就是3%。

如此一來,能有較高的成功可能性,注意是可能,因為未來充滿著許多變故,但可以確定的是你儲蓄越多搭配較低的提領率,便有較高的存續可能性。

年輕人的理財

對於年輕人來說,理財首要目標是盡可能累積資產,如果你真的希望退休後可以過得舒舒服服,就必須積極儲蓄,而且要盡早開始。

你每拖延十年,每個月所需要儲蓄的金額就必須加倍,而且加倍還可能不夠。如果你的儲蓄還不夠投資的話,說什麼話都是白搭。

最簡單的致富方式就是盡可能地少花錢,如果你覺得儲蓄很難,那麼你問題就大了。

湯瑪士‧史丹利(Thomas Stanley)和威廉‧丹可(William Danko)合著的《下個富翁就是你》(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中寫道多數人致富的原因就是節儉。

以為有錢人都開賓士車?錯,而是福特小貨車,水管工人通常比律師早退休,雖然律師賺的錢比較多,但比起水管工人,律師「必須」開好車、著在昂貴住宅區、購置昂貴服裝,並且享受豪華假期。

退休人士的理財

對於退休人士來說,最美妙的情況是遇到一片榮景,你就能坐在一疊鈔票中好好享受;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依退休就遇到持續的低報酬,在這種情況下又要提領生活費,很容易讓退休帳戶坐吃山空,等好日子來臨,報酬率回溫時也剩不了多少本金掙取報酬。

規劃投資組合的觀念

投資就像是打業餘球賽,財務經理人與作家查爾斯‧艾里斯的一篇文章《少輸為贏》(Winning the Loser’s Game)談到,他觀察一般人輸掉業餘網球賽的常見原因就是犯了太多「非必要失誤」,試圖想用華麗技巧贏得比賽,反而弄巧成拙。

最好的勝利方法就是穩紮穩打,安全地回擊一顆球,不要輸就能贏。

設計投資組合就像是蓋房子,這組合是用來保護你,讓你不用擔心諸多難以掌握的變故。因為我們沒辦法精確預測未來的威脅,我們只能妥協,並在設計上希望能夠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威脅,同時控制在一定的預算內。

設計投資組合時一定會遇到「最佳組合」,當你回頭看肯定會捶胸頓足為什麼之前沒有這樣做?我們唯一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擁有最多的資產類型,這樣就可以卻確保自己不會因為正好擁有績效最差的投資組合。

而建構投資組合的三大梁柱分別為:美國股票、國際股票、以及短期債券。

美國股票

美國股票市場中,除了可直接投資全市場的方式外,作者歸納出五種可供運用的資產類型,分別為:大型股、小型股、大型價值股、小型價值股、不動產投資信託。

如果你相信市場很有效率,加重單一部分未必可提升報酬、以及不想費心於管理,就直接投資權市場,如果你認為依據歷史價值型股票的報酬就較高,就可以和作者一樣繼續細分資產類型。

作者認為必須將資產組合進行切分的原因是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可以避免過度投資已被高估的成長型股票,特別是小型成長股(從歷史數據來看這類型長期報酬最低)。

如何區分價值型跟成長型股票?可以採用巴勒/先鋒法(The Barra/Vanguard method),根據市值將市場切分為兩部分,市值較高的為成長型股票,市值較低的為價值型股票。

國際股票

國際股票中很難投資小型股,幾乎都為大型股,因此只能針對投資區域進行選擇,通常可利用「市值」來分配全部的美國外股票;或是利用三分法,分別投資以日本為主的太平洋地區、歐洲市場以及新興市場。

短期債券

投資債券最高指導原則:盡可能短期,盡可能讓投資組合中的債券清長期維持在一到五年。

債券的功用是為我們遮風避雨,當市場黑暗期來臨時,債券也能提供安慰與援助,甚至是滅火。在投資組合中,我們該承受風險的部位是股票,而不是債券,投資債券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保護投資組不受市場低迷影響,同時獲得一定的現金流動性。

建構投資組合後,可以藉由挑整股票與債券的比例來控制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報酬,之前也談過股票的長期報酬未必比債券好,因此配置80%的股票就是合理上限。

資產配置完成後,就要考量整理績效,這也是資產配置的核心。不論用何種資產組合,當回頭看總會後悔怎麼沒有投資某某某,要不是當初這樣做,早就賺翻了。

我們應該這樣想,由於沒有人可以預先知道結局如何,因此應該盡可能擁有越多越好,透過指數化跟分散化,雖然放棄了吹噓炫耀的機會,但也避免了貧困交迫。

知道這麼多投資理論,重要的是開始做,無怨無悔地堅持做下去,習慣投資是一件持續至少二十年的事情,一場超長期的抗戰,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太頻繁地檢視目前結果,最好二年到五年看一下,同時平衡一下可能失衡的投資組合。

不需要有太多動作,持有整個市場,擁有所有的股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資指數。

在閱讀這本書之後,就能完成個人理財版圖的80%以上,不用靠許多投資顧問,也能獲得基本生活無虞的未來,從現在開始執行,一步一腳印,展開你的務實投資人生。

改變你的退休生活,人生必買的一本書:投資金律:建立獲利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四個關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