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週期循環及資產表現
JP Morgan(摩根資產管理)是除了Vanguard外,我定期會追蹤的資產管理公司。
先前跟同事聊到每家資產管理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風格、強項,如果你跟我們一樣偏好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那麼摩根的觀點或許你也會喜歡。
這張圖摩根資產管理統計美國1970年代以來,主要經濟變量的表現,顯示美國經濟週期的進程。
景氣循環分成四個階段:收縮、擴張前段、擴張中段、擴張後段。
接著上半部將不同景氣循環的階段與股市的標普五百指數結合起來。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在全部的週期當中,股票類型資產基本上都優於債券資產。
所以長線來講,股票將是推動資產成長的燃料。
景氣收縮階段:公債優於股
在景氣收縮階段,股市表現通常不佳,如美股-8%、歐洲-9%,但美國公債可以提供每年約4%的穩健表現。
所以在收縮階段,預期資金將湧入公債這類型安全性資產。
從目前的美國經濟數據來看,我們似乎已經進入經濟週期的收縮階段。
基於各資產類別在不同經濟階段下的歷史表現,我們可觀察到,即使是在收縮期間,平均而言公債、不動產抵押證券、亞洲(除日本)及中國股票仍可產生正回報,但投資者應為加劇的波動性作好準備。
如果是動態資產配置者,很可能在收縮期將全部的股票轉為債券,但2023的經驗來看,即使是收縮期,股市的表現依舊亮眼,債券反而因為快速拉高的利率而萎靡。
擴張階段:股優於債
近期大批資金湧入債券,若是為景氣收縮做準備,似乎合理,因為根據過去的資料,美國10年期公債能在收縮階段提供穩定的保護。
但若是想等待景氣擴張後的報酬,公債未必是首選。
在擴張前期,公債以外的資產,或許更值得關注,這是因為在擴張週期前段,股市會有非常亮眼的表現,股市普遍的報酬在10%-20%。
例如美股年化報酬高達21%,歐洲有14%,新興市場有13%,公司債、非投資等級債有6-12%不等的報酬,美國公債一樣4%。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時全部資金進入債市「鎖利」,也可能讓自己的報酬鎖在此區間,錯失股市未來15-20%的年化報酬。
多元資產配置將是前進的基礎
下圖是股債60/40的投資組合歷年表現,2023年初至今有9%的報酬。
如果預期2023年降息,想搶資本利得而賣股轉債,反而錯過了今年9%報酬,這顯現了市場的多變性。
預測市場時機很難,少有人能夠完美的預測市場時機,
不過多數人可以掌握的是多元資產配置,讓每種資產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發揮不同表現,在多空變化中擁有較高的勝率。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彭博社,摩根資產管理。
狀態分析開始日期:1978年1月31日。K均值分群法應用於以下美國經濟指標的月度數據點——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貨膨脹、民間資金餘額佔國內生產毛額百分比、消費者信心、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新訂單、失業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綜合領先指標。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3月31日。月度報酬分析開始日期:所有資產均為1993年1月31日,但全球投資等級債券為2000年10月31日,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及新興市場股票為2001年1月31日,新興市場主權債券為2002年2月28日。以當地貨幣報酬計算。過去的表現並非目前及未來績效的可靠指標。
《環球市場縱覽 - 亞洲版》。最新資料:截至2023年6月30日。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