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2025健保是什麼?健保級距表|65歲以上免健保費?幾歲不用繳健保?退休後健保怎麼處理?父母65歲健保一定要依附子女嗎?

全民健康保險(健保)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曾好奇:健保到底是什麼?65歲以上長者是不是不用繳費?各縣市有什麼補助?退休後該怎麼處理?今天這篇文章將帶你全面了解健保的運作、保費計算,以及2025年可能的政策趨勢,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補助細節,讓你一次搞清楚!


全民健保是什麼?社會保險嗎?

全民健保是台灣從1995年開始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簡單來說,它透過「大家繳一點,幫忙付醫療費」的互助精神,讓生病的人不會因為沒錢而看不了醫生。目前台灣99.9%的民眾都加入健保,涵蓋看診、住院、藥品等費用。沒錯,它就是社會保險的一種,由政府主導,強制參加,靠保費支撐運作。

那麼,健保是強制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在台灣設籍滿6個月(新生兒出生即納入),就得參加。如果不繳費,可能會被罰款或限制醫療權益,這也是為了確保全民都能享有保障。


2025健保級距表

健保投保級距是指根據你的月薪來決定你需要繳納的健保費用。簡單來說,你的薪水越高,你需要繳的勞保和健保費用就越多,這是因為健保的投保金額是跟基本工資連動的,當基本工資調漲時,健保的投保金額也會隨之調整,通常健保費也會跟著增加。換句話說,基本工資提高後,健保投保金額的最低級距(第一級)也會隨之提高。

2025年健保投保級距的變化

在2025年,健保投保級距新增了兩組,從原本的10組增加到12組,投保等級也從50級擴增到59級,第一級的投保金額以基本工資為起點。舉個例子:

  • 如果你的月薪在 28,591元到28,800元 之間,你的健保投保金額會定為 28,800元
  •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月薪,對照「2025年健保費投保分級表」來查詢具體的投保金額和健保費用。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健保費用更公平地反映個人的收入情況,想知道自己的健保費是多少,可以參考最新的分級表,根據你的月薪找到對應的級距。

健保費怎麼算?2025年要繳多少?2025健保費率維持5.17%

自付保險費計算公式

投保金額×5.17%(健保費率)×30%(勞工負擔比例)×(本人+眷屬人數)

  • 投保金額:根據你的每月薪資,對照上面的「投保金額分級表」,即可得知你的月投保金額。
  • 保險費率:2025年的健保費率維持在 5.17%,沒有調整。
  • 負擔比例:健保費用的分擔比例為【雇主負擔 60%,勞工負擔 30%,政府負擔 10%】。
  • 眷屬人數:計算依附在你名下的眷屬人數,包含「本人+眷屬」在內,若總人數超過4人,則以 4人 為上限計算。

健保保費計算原則

健保費計算方式最大原則是「投保金額×保險費率」,另外再多了負擔比率、眷屬制度這兩項。其中的健保費率今年是5.17%,至於健保投保金額還分成不同的投保級距。以2025年為例,費率預計維持在5.17%(補充保費2.11%),但可能隨政策微調。以下是幾個常見情況:

  • 上班族(第1類):以月薪計算,例如月薪3萬元,個人負擔約465元,剩下的由雇主和政府分擔。
  • 無職業者(第6類):按最低投保金額(預估1.6萬多一點),每月約829元,有眷屬的話再加倍。

想知道確切金額?可以上健保署網站用試算工具,或者直接聯繫戶籍地公所查詢。

2025健保負擔金額表


65歲以上免健保費?幾歲不用繳健保?

很多人以為「65歲以上就不用繳健保費」,但這是誤解。健保沒有年齡免繳規定,不管你幾歲,只要是健保被保險人,每個月都得繳費。不過,如果你是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符合特定條件,政府可能會補助,甚至全額免費。簡單來說,終身都要繳,除非有補助幫你cover!


退休後健保怎麼處理?

退休後,健保不會自動取消,但投保單位會變更:

  • 如果你原本透過公司投保(第1類),退休後可以依附直系親屬(例如子女),或者轉到第6類(無職業地區人口),由戶籍地公所處理。
  • 沒親屬可依附?那就得自己繳費,按最低投保金額算(2025年約829元/月)。
  • 繳費方式很方便,可以用銀行轉帳、超商繳費或信用卡扣款。建議退休前先聯繫健保署,確認轉換流程。

各縣市老人健保補助

台灣的健保補助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特別針對65歲以上長者。不同縣市的補助條件和金額不太一樣,通常需要設籍滿一年、在台灣住滿183天,並符合收入或財產標準。以下是幾個重點縣市的比較表格(以2023-2024年為基礎,2025年可能微調):

縣市健保補助比較表

縣市補助對象主要條件補助金額(每月)申請方式
台北市65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1.5倍最低生活費最高749元社會局,帶收入證明
新北市65歲以上低/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2.5萬/人約829元(全額)區公所,檢附財稅資料
桃園市65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2萬/人約829元公所,需經濟證明
基隆市65歲以上低/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1.2萬-2萬/人最高829元社會處,帶身分證明
新竹縣(竹北市)65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2萬/人400-829元鄉鎮公所,帶財產清單
澎湖縣65歲以上低/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1.5萬/人約829元社會局,需低收證明
金門縣65歲以上經濟弱勢長者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1.5萬/人約829元社會福利科,帶證明
連江縣(馬祖)65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設籍滿1年,收入低於約1.2萬-2萬/人約829元縣府社會福利單位,帶證明

小提醒

  • 金額:829元是2025年預估的最低自付額上限,低收入戶多數全免,中低收入戶可能補助部分。
  • 申請:各地流程類似,準備身分證、戶籍資料和收入證明,去公所或社會局辦理即可。
  • 離島優勢:像澎湖、金門、馬祖因為資源少,補助力度通常較大。

健保中央補助有哪些?

中央也提供健保補助,主要對象包括:

  • 誰能領: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55歲以上原住民、70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等。
  • 條件: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標準(例如每人每月1.2萬-2.5萬),設籍台灣並參加健保。
  • 金額:全額(829元/月)或部分補助,依情況而定。
  • 怎麼領:不用拿現金,直接減免保費,去公所或健保署申請就好。

股息與健保補充費是什麼?

除了基本保費,還有「補充保費」,針對非薪資收入(像股息、利息、租金)收費,費率是2.11%。例如:

  • 你收到10萬股息,補充保費就是10萬 × 2.11% = 2,110元。
  • 每月有2萬免稅額,單次收入低於5,000元不用繳。 這筆錢通常由銀行或公司代扣,直接進健保帳戶,幫忙補貼醫療支出。

父母65歲健保一定要依附子女嗎?

不一定。根據健保規定,65歲退休後的父母並非「必須」依附子女,而是有投保順序的限制:

  • 如果父母有配偶在職,可以先依附配偶。
  • 如果配偶也退休或不在世,可以選擇依附在職的子女(或孫子女等直系血親卑親屬)。
  • 如果沒有在職的直系親屬可以依附,才會轉到戶籍地的鄉鎮區公所,以第6類地區人口身分投保。

所以,父母65歲健保不一定要依附子女,重點是看家庭中有沒有其他在職的被保險人。如果子女是你唯一的選項,那才需要依附他們。


退休後健保一定要依附配偶嗎?

不一定。退休後健保的投保順序如下:

  1. 優先依附在職配偶:如果配偶還在工作,可以以眷屬身分依附配偶的健保。
  2. 次之依附子女:如果配偶也退休或不在世,可以依附在職子女。
  3. 最後區公所:如果都沒有可依附的人,就得在戶籍地公所自行投保。

所以,如果配偶還在職,依附配偶是首選,但如果配偶也退休,就不必依附配偶,可以選擇其他路徑。


父母健保一定要跟小孩嗎?

不必。父母健保是否跟小孩,取決於家庭狀況:

  •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投保單位(例如職業工會),可以獨立投保。
  • 如果父母退休且無其他在職親屬可以依附,才會需要跟小孩。但如果小孩也無工作,就得一起在公所投保第6類。

簡單來說,跟不跟小孩取決於是否有其他更優先的投保選項,而不是硬性規定。


健保依附眷屬比較便宜嗎?

是的,通常依附眷屬會比自己投保第6類便宜:

  • 依附眷屬:眷屬的保費是由被保險人(例如子女)的投保單位計算,通常只多算眷屬人數的費用。以2025年費率5.17%估算,若子女月薪3萬,每個眷屬增加約465元(個人負擔30%,雇主和政府分擔其餘)。
  • 第6類自行投保:若在公所投保,按最低投保金額(2025年預估約1.6萬多),每人每月自付約829元,若有眷屬還要再加倍。

比較下來,依附在職子女通常較省錢,因為費用分攤在子女的薪資結構裡,且有雇主和政府補貼。


健保不想依附子女怎麼做?

如果你不想依附子女,有以下選擇:

  1. 加入職業工會:如果能從事兼職或自由職業,可以加入相關職業工會(如農會、漁會、工商團體),以第2類身分投保。
  2. 區公所投保:直接在戶籍地的鄉鎮區公所,以第6類地區人口身分投保。這是最常見的獨立投保方式,費用全額自付(約829元/月)。
  3. 確認其他親屬:如果有在職的配偶或其他直系親屬,也可以依附他們,避免跟子女。

不想依附子女的原因可能是經濟獨立或關係考量,目前健保法要求退休者優先依附親屬,但若無人可依附,公所投保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65歲退休後健保費多少?

65歲退休後的健保費取決於投保方式:

  • 依附子女:每人約465元/月(以子女月薪3萬為例,實際隨薪資浮動)。
  • 公所第6類:每人約829元/月(2025年最低投保金額約1.6萬,費率5.17%)。
  • 職業工會:依工會規定投保金額計算,個人負擔約40%,若最低投保金額1.6萬,約663元/月。

具體金額要看你的投保類別和眷屬人數,建議聯繫健保署或公所確認。


退休後健保可以加職業工會嗎?

可以!退休後如果不想依附親屬,又想避免第6類的高保費,可以加入職業工會(第2類被保險人)。例如:

  • 你從事自由業(如寫作、設計),可以加入相關公會。
  • 你有農地或漁業資格,可以加入農會或漁會。

加入職業工會的好處是保費有40%個人負擔、60%政府補助,比第6類全額自付划算。但前提是你必須實際參與該職業相關活動,且工會可能要求證明文件(如工作證明或資格證書)。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一律免健保費嗎?

不是。健保沒有規定65歲以上一律免費。無論年齡,每個人都得繳健保費,除非符合補助條件:

  • 中央補助: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70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等可全額或部分免費。
  • 地方補助:部分縣市(如台北、新北)對65歲以上經濟弱勢長者提供補助,金額從400元到全額829元不等,需符合設籍和收入標準。

所以,65歲以上免費不是通則,要看個人經濟狀況和地方政策。


父母健保依附子女要帶什麼?

如果父母要依附子女投保,需準備以下資料:

  1. 父母身分證正本及影本:證明身分和戶籍。
  2. 子女身分證或健保卡影本:確認子女的被保險人身分。
  3. 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證明親屬關係。
  4. 申請表:健保署提供的「眷屬加保申請表」,可從子女的投保單位(公司或工會)索取或健保署網站下載。
  5. 其他證明(視情況):如父母剛退休,可能需提供離職證明。

手續通常由子女的投保單位代辦,父母只需把資料交給子女,再由公司或工會送件到健保署。


結語

全民健保是台灣的驕傲,但保費和補助的細節確實有點複雜。希望這篇文章幫你釐清疑問!如果你是長者或即將退休,別忘了查查自己符合哪些補助條件,省下來的錢可以多喝幾杯咖啡。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