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ngstar在2018年的文章寫到:
截至2017年底,美國共同基金以及ETF的管裡資產達到180兆美元,相比九年前的資產只有55兆美元。
這強勁的增長一部分可以歸因為股債的上漲,以及資金湧入這種新型的投資中。
At the end of 2017, total assets in U.S. mutual funds and exchange-traded funds reached a new record of just over $18 trillion. That’s an impressive result considering that total assets were only $5.5 trillion just nine years ago. This robust growth is mainly a result of strong equity and bond returns, but also significant new investment flows.
共同基金仍然佔據八成市場
細看比例,其實共同基金還是市場的主力。
在過去幾年,ETF的確增長快速,但相比共同基金,ETF所佔比例的仍然只有19%。
許多人會覺得ETF在台灣是非常新穎的投資工具,其實在美國也是,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基金這個工具會更有熟悉感,基金就是老司機、老工具(they’re the older investment vehicle),更容易去接受。
比如說大家想到分散投資,大多數就覺得是要買基金,而不是ETF。
另一點,基金還是主要的政府退休計畫所使用的工具,比如說美國的401(k)、403(b) 計畫。
這份報告寫到,除非ETF能切入政府計畫的一環,否則基金仍然會是市場的主力。
這點在台灣退撫基金、勞退基金也能看到,目前我國委外操作的大多數都是主動式管理的基金。
第一張圖,紅色區塊是共同基金(Mutual Fund),資產規模已經接近200兆美元(20 Trillion),在開放式基金的市場佔有率達到81%。
接下來是底層的藍色區塊,ETF接近40兆美元,但是佔據的市場份額只有19%。
從這張圖也能去思考,到底是大多數的泡沫是基金造成的?還是ETF造成的?我想看圖就能有大致的輪廓以及想法。
在2008年共同基金總資產下跌,也可以看到當市場不好時,投資人會大幅贖回基金的現象。
年化成長的資料顯示,越來越多人把錢投入到ETF當中
下圖顯示,ETF的成長相對穩定,2008年到這份報告截止當下,每年資金流入的成長持續都有雙位數,十年平均成長率為16%。
對比紅色的共同基金,十年平均成長率只有2%。
Vanguard以及BlackRock兩大資產管理公司受益於資金流入被動式管理基金
Vanguard以及BlackRock這兩家最大的被動式管理發行公司得益於被動投資、ETF的發展,受益最多。
Vanguard又因為其知名的股東結構,所有基金都能按成本經營,也並不需要靠太多的基金獲利,因此Vanguard的基金式其他業者相當難匹敵。
Vanguard設計讓基金資產收購了基金公司股東的股份,讓基金持有人成為基金的股東,公司按成本經營,只為基金持有人服務,也沒有設計管理費的概念,更避免將預算使用在廣告與促銷。
如果你持有公司的基金,你就是公司的股東。透過此種制度,將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與公司股東利益綁在一起。
(參考: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如何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至於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 ETF則因為比Vanguard更早發現ETF商機,切入的時機更快,因此有較多的時間深耕客戶、提供教育素材。
這兩家基金主導了整個基金產業,在2017年,有高達81%的新資金、新投資人選擇Vanguard以及BlackRock,想要從高成本共同基金轉為低成本基金的投資人,首選幾乎都是這兩家的低成本指數型基金、低成本ETF。
下圖顯示新資金的流入主要為藍色的Vanguard以及紅色的BlackRock,資金流入越多,Vanguard以及BlackRock就越能降低收費,近一步吸引投資人選擇低成本的服務,讓其他業者幾乎很難生存。
在08年、15年、16年,其他業者的管理資產下滑,只有Vanguard以及BlackRock仍然維持成長。
基金費用持續調降
總體來講,基金每一年的收費都越來越低。
一部分是因為,當投資人發現自己的基金收費比較貴,但是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結果時,往往失望地賣掉,轉而投入低成本的基金。
基金公司雖然也會調降收費,但降低的趨勢還是低於預期。
舉例主動式基金來說,收費1.5%的基金即使降低成1.2%,還是很難留住消費者,因此對基金公司來講,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調降,這才還有利於維持獲利。
另一方面,被動式基金一開始收費就比較低,雖然可以持續調降,但當越接近零時,就越來越難調降。
下圖分為三個時期,一是1990年到2002年,雖然低成本基金表現不錯,但是整體上大多數的資金還是流入其他的基金。
2003年到2013年開始出現轉變,流入低成本基金資金開始多餘流入高成本的基金。
2014年開始到晨星報告當下,只有低成本基金才能帶來持續的正現金流,轉變過程歷經二十年,雖然緩慢,但許多公司慢慢瞭解到必需提供低成本的投資產本。
高成本基金的資金流出越來越快,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是許多小規模的基金公司會面臨經營上的困難,尤其是當這些公司的規模不足以發行低成本基金時,情況將更為嚴峻。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