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是什麼?
債券是把本金借給發債券的人,在借款期間收取約定的利息。
做為金融工具的用途,政府或企業可以藉由發行債券向投資人籌資,這也是金融的功用之一,債券可以作為政府或是機構大規模調度資金,讓資金快速聚集的一種工具。
債券的種類
債券是一種借據,根據發行債券主體可分為:
- 政府公債:由中央政府發行的政府公債
- 金融債:由儲蓄銀行及專業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
- 公司債:或是由公司法人發行的公司債等種類。
根據借錢給誰,也會有不同的風險區分。
政府債券
政府公債是長期的債券,通常是政府為了融通財政赤字而發行。
我國政府債券採用標售的方式,參與者以利率直接競標,然後根據利率的高低競標,再以得標加權利率作為公債票面利率的參考。
根據新標售制度,公債將不在有溢價發行的情況。
關於債券,我們需要知道哪些名詞?
債券到期日(Maturity Date)
債券到期日是指償還本金的日期,也就是「什麼時候要還錢?」的規定。
債券一般都要規定到期日,以便時間到了能歸還本金。
存續期間(Duration)
存續期間是投資人持有債券的平均到期年限。
我們可以將存續期間理解成平均要等多久才能拿回本金和利息。
存續期間(Duration)是一個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性的指標,通常以「修正Macaulay Duration」來表示。
舉例來說,通常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受利率波動的影響較大。
對我們來說,把「存續期間」當成不關心利率變動的年數就可以了。
殖利率(Yield Rate)
殖利率是指債券投資人從買入債券後,持有至到期日為止,這段期間的實質投資報酬率,又稱為「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簡稱YTM)。
票面利率(Coupon Rate)
票面利率是債券發行時,會在條件上記載的發行機構支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率。
票面利率依照發行者的評價高低而有所不同,通常判斷標準有發行者的信用等級、發行時點的市場利率及債券流通性等等。
Q、「殖利率」vs「票面利率」
兩者的差異在於,票面利率不論市場利率走勢如何變動,債券持有人每年都會領取固定比率的利息收入;
而殖利率則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動而改變債券持有人的報酬率。
平均有效到期日(Average Effective Maturity)
平均有效到期日(Average Effective Maturity)的定義為基金持有固定收益證券距離到期並支付的平均時間。
投資級債券
投資級債券是該債券的品質經過信用評等公司評等之後,達到某一特定債券評級水平的公司債或市政債券。
這類型債券一般被認為信用級別較高,違約風險比較小。
目前國際上三家主流評級公司分別是穆迪(Moody’s)、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和惠譽國際(Fitch Rating)。
買債券的好處?
債券有兩個功用,一是替投資組合在股災時提供保護,二是做為情緒上的避險工具。
好處一、替投資組合在股災時提供保護
債券以穩定收息為主,在絕大多數時間,債券比股票穩定。
股災時,債市的跌幅沒有股市大,甚時還可能上漲。
好處二、情緒上的避險
從投資心理的角度看,債券能增加安心度,讓我們挺過下跌的時期。
心情穩定,也可以讓我們有勇氣在股票跌到跳樓拍賣價時賣債買股,進場承接股票,進行彎道超車。
(延伸閱讀:資產配置中加入債券的保護效果)
買債券需要注意什麼?
投資債券要債券是否會違約以及利率的變化。
一、買債券要注意是否容易違約?(Default)
債券是借錢給別人,既然借錢出去,我們會希望能拿回本金,在過程中能拿到利息,如果沒有按照約定還款,就會產生違約,這種風險可以稱作「信用風險」。
不過信用風險還可以分為:
- 違約風險(Default Risk)
- 信用價差風險(Credit Spread Risk)
- 信用評等降級風險(Downgrade Risk)
- 交易對手不履約的風險(Counterparty Risk)
一般來說,我們討論的是「違約風險」。
千萬別覺得違約很少發生,我們常見的銷售話術為「這是大公司,只要持有到期,就能保本」,但是綜觀歷史,即使是國家也是會有違約的危機。
時間點 | 國家 | 說明 |
2009年底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 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 這5個國家都具有債務水準過高、經濟脆弱、過高的社會福祉等問題,導致金融機構、信用評等公司對於這些國家的償債能力有所懷疑。 |
1998年 俄羅斯金融危機 | 俄羅斯 | 在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政府將盧布貶值,違約國內發行的國債,並宣布暫停向外國債權人支付還款。 |
1982年 拉丁美洲經濟危機 | 墨西哥 |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該國無法按期履行償債義務。」 此前,諸如牙買加、秘魯、波蘭和土耳其等國都曾陷入還債困難的危機。 |
二、買債券要注意利率的變化
以短期為基礎,利率上升會降低債券報酬率,利率下降會提高報酬率。
因為利率一變動,債券的市值跟著變動,但總報酬中的收益率(債息)是經年累月累積的。
(延伸閱讀:買債券要注意什麼?)
債券利息怎麼領?
債券利息通常半年計息及付息一次。
但是如果是買ETF或是債券基金,由於買的是一籃子債券,配息頻率則是每個月。
債券怎麼買?
投資債券分為幾種方式:一、直接購買債券,二、透過基金或是ETF打包購買,三、透過債券ETF打包購買。
一、直接購買債券
直接購買債券的門檻較高,導致資金不夠的朋友很難分散投資。
通常建議本金在一千萬元以上的網友在選擇購買單一債。
二、透過債券基金購買
透過共同基金購買是比較方便,選擇較多,但是成本會比ETF高。
台灣多數債券基金管理費落在0.5%~1.5%之間,由於債券管理費通常比股票型低,盡量選擇管理費低於1%的債券型基金。
三、透過債券ETF打包購買
對於本金較小的人,建議可以透過國內券商、海外券商直接購買債券ETF。
一來可以一次買到多檔債券分散風險,二來是交易成本也較低。
債券如何評價?
債券價格計算時,會用到折現,簡單來講,就是把未來的錢打折算到現在。
總結
債券是比較穩健的產品,PG自己就有購買債券ETF對衝股票的風險,也是降低整個資產的波動。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