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全委保單在台灣十分受歡迎,許多人會覺得用保險就能投資,因此許多個性較為保守的投資人作為投資工具。
類全委保單是什麼?
「類全委保單」是投資型保單的一種,由保險公司委託投信公司(基金公司)代為進行投資。
金管會對為類全委保單的定義是:委託投信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之投資型保單。
一般全權委託投資帳戶,泛指私募、政府代操基金,以及「類全委保單」。
從精財網整合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灣有18間保險公司發行類全委保單,分別委由33間專業投信公司操作把關,總共發行381檔類全委商品(清單如文末表格)。
為什麼要加「類」這個字?
「全權委託」也就是俗稱「代客操作」。
是把一筆資產(現金、股票、債券、基金等),委由專家(專業經理人)依照雙方合約的投資條件,全權投資操作。
過去這類型保單稱為「全權委託保單」,因主管機關認為保險公司是委託給投信(基金公司)來操作,不是保戶自己委託,所以要求更名成「類全委保單」。
如何看類全委保單的關鍵字?
全委:把全部的錢請人代操。
類全委:類似於請人代操。
變額:保障金額變動。
萬能:可以彈性繳費。
保險遞延期間:繳費期間。
躉繳:只繳一次保費,之後不再繳。
類全委保單的結構
當保戶選定保單的投資標的與主題後,保險公司會把客戶的錢轉交投信公司進行代為操盤。
投資人不需隨時關注手上投資標的之進退場時機,提供給不善投資或沒空投資之投資人選擇。
類全委保單的優點
優點是可以降低「被代操」的門檻。
傳統上,請專家「代客操作」資金門檻很高,根據「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經營全權委託投資業務管理辦法」第12條: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經營全權委託投資業務,其接受單一客戶委託投資資產之金額不得低於新臺幣五百萬元。
以往,要上百萬元才可能委託專業經理人代操,現在透過類全委保單後,投資門檻可以降低許多。
一般來說,單筆投資大約是10萬元,定期定額大約是每月3,000元以上。
另一個優點是簽約後資金被綁住,投資人可以較為有紀律的長期持有。
類全委保單的缺點
費用過高、結構稍微複雜是類全委保單的缺點。
根據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班《全權委託型投資型保險之探討》的研究,歸納出四個結論:
- 低利率環境、監理政策 為類全委商品興盛之主因
- 專業代操與配息為類全委商品包裝之主軸
- 類全委保單之費用高於一般投資型保單
- 類全委保單糾紛為銷售端之話術糾紛居多
類全委保單被市場詬病經理費「剝兩層皮」,指的是投信接受全委,但投資到自家基金時,會出現收兩次經理費的情況。
金管會2019年上半年發函給保險公司,要求保險業委託投信代為運用管理投資型保單「專設帳簿」資產,在跟投信簽訂委託契約時,要在合約約定,受託管理的投信業者,如類全委帳戶資產投資在自家投信經理的基金時,這部分委託資產不得另收取經理費,如投資法人級別基金,也須比照該級別收費。
因為需要透過保險公司以及投信公司,在費用上會比自行投資來得高,在長期績效表現上自然會打折扣。
Q、類全委保單的保單種類是什麼?
今周刊《吸金魅力超過千億元—一次搞懂 類全委保單結構》這篇文章整理詳盡。
簡單來講,分為「壽險」及「年金險」兩大類。
壽險
注重保障,正式名稱是「變額(萬能)壽險」。
年金險
以儲蓄為主,正式名稱是「變額年金保險」。
目前開放全委代操,主要連結投資型保單,當中又有「變額年金」、「變額壽險」以及「變額萬能壽險」3種。
種類 | 英文 | 說明 |
變額壽險 | Variable Life Insurance | 「保險金額不固定」,但「繳費固定」的保險,繳費方式有躉繳及分期繳2種選擇。 保戶可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直接享有投資報酬,以及需要自行承擔風險。 |
變額年金保險 | Variable Annuity | 在保險遞延期間(也就是「繳費期間」)內,保單帳戶價值會隨著保戶自行選擇的投資標的績效而變動。 保戶可以從投資平台中,自行選擇不同投資標的,或是直接選擇保險公司所提供的連結「結構債」商品(也就是所謂的「投資連結型商品」,俗稱「結構債保單」)。 當變額年金保險的遞延期滿後(也就是開始領取年金的時候),年金給付方式可以由保戶自行選擇「一次提領」,或是「分年提領(「保證給付年期」則視商品設計內容而定)」 |
變額萬能壽險 | Variable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 | 所謂「萬能」,並不是表示這種保單有什麼了不得,只是代表這種保單「可以彈性繳費」。因此,變額萬能壽險就是把原本的變額壽險,再加上一個「彈性繳費」的功能。 |
變額年金 | 因為沒有壽險保障,保費費用率約在2~3%左右,保戶所有投入資金幾乎都可直接投資。 |
變額壽險 | 依照「基本保費」與「超額保費」的不同,各扣取「前6年共150%」以及「3~5%」的保費費用率。 |
變額萬能壽險 | 同變額壽險 |
類全委保單的費用是多少?
之前投資型保單在台灣沒有要強制揭露所以在費用上疊床架屋,藏了很多費用。
金管會今年有新的規定,經濟日報在2020年2月10日的報道「類全委保單收了哪些費用 金管會下令要跟客戶說清楚」中:
金管會上周發函修正投資型保險資訊揭露應遵循事項,增修多項規定,強化類全委保單相關費用的揭露,讓保戶清楚買類全委保單,到底繳了哪些費用。
一般投資型保單的帳戶資產,投資標的可由保戶自己選擇買基金,也可以全權委託投信業者操作,委託投信代操的投資型保單,就稱為「類全委」保單。
金管會官員表示,這幾年類全委保單幾乎是各家保險公司投資型保單的銷售主力之一,有關類全委保單的各種費用,有必要讓保戶了解,到底被收了哪些費用。
例如給保險公司的費用多少,給代操的投信公司經理費等,又有多少,扣除這些費用成本,有多少才是真正進到全委帳戶的投資金額。
因此這次投資型保險資訊揭露應遵循事項的修正,主要是強化費用的資訊揭露,重點包括第一,類全委保單的經理費、保管費等,應以附表方式舉例說明計算及收取方式,以便保戶可以迅速了解整個費用項目及內容;如果費用得變動,應揭露費用變動依據及費用上限。
第二,參考投信投顧公會自律規範訂定,投資標的具收益分配者,需說明收益分配的內容。
第三,銷售後定期揭露事項,每年應揭露事項,應包括對於連結單一投資標的金額超過淨資產1%者,收費的經理費及保管費的費用率等。
第四,新增有「資產撥回」者(像部分提領概念者),因「含資產撥回」、「不含資產撥回」的投報率不同,兩種績效都必須揭露。
Q、如何判別類全委保單管理費是多少?
我會分別查詢保險公司以及投信公司收取多少來加總。
相較於傳統自選標的的投資型保單,類全委保單因委託投信公司代操,需要額外收取經理費、保管費、管理費等,這些費用會直接從投資帳戶扣收,合計約為基金淨值的0.5~1.2%。
「南山人壽鑫富雙餉變額年金保險」為例,投信針對委託的投資收取1.5%。(僅供示範,不構成投資建議)
安聯人壽委託安聯投信投資帳戶-智慧平衡組合(月撥回)」為例,帳戶管理費1.35%(以資產淨值計)(僅供示範,不構成投資)
Q、類全委保單規模多大?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到2019年四月底止,投資型保單全權委託投資的金額有7512億元。
截至2020年2月,投資型保單全權委託投資的金額為7,724億8,989萬9,164元(772,489,899,164,金額皆以台幣計價)
2015年 | 4,342 |
2016年 | 4,824 |
2017年 | 5,852 |
2018年 | 7,407 |
2019年 | 7,600 |
類全委保單一覽
目前全台灣有18間保險公司發行類全委保單,分別委由33間專業投信公司操作把關,總共發行381檔類全委商品。(類全委保單的列表查詢)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