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朋友更了解簡單投資組合「VT+BND」的績效,我利用回測網站Portfolio Visualizer針對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以及Vanguard總體債券市場ETF(BND)進行歷史績效的回顧。
巴菲特曾說:
如果我們以為從過去就能預測未來,那最富有的人大概都是圖書館管理員吧。
If past history was all there was to the game, the richest people would be librarians.
歷史資料未必有用,過去不代表未來,過去好不保證會來這個投資組合能繼續有優異的報酬,但對於一般投資者,這樣的投資組合能以最簡單、最省力的方式進行分散風險的投資,取得大範圍市場的報酬,避免個股的地雷。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於2008年06月24日成立,已成立9年,Vanguard總體債券市場ETF(BND)於2007年04月03日成立,已成立10年。
很可惜的是,這兩檔ETF的成立時間尚淺,我們無法提供更長期的資料,讓大家檢驗2個循環周期的資料。
目前的投資績效僅能夠以2009年開始計算,未免有點偏頗,因為自2009年以來,股債市場的報酬一直是不錯的,因此對於檢測下跌情況的資料可能有些不足。
回測
進入到回測的階段,首先利用Portfolio Visualizer的網站進行VT+BND的回測,進入網頁後看到英文不要怕。
點選「Backtest Portfolio」進行指定ETF投資組合進入到新頁面進行回測。

接著進行第一步,選擇要看每年的績效或是每個月的績效,輸入我們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等等,可以填入的項目有:
- Time Period:結果「年度」或是「月」顯示
- Start Year:回測起算年度
- End Year:回測結束年度
- Initial Amount:起始投資金額(美金)
- Periodic Adjustment:再投入、提領固定金額、固定比例
- Rebalancing:是否定期再平衡
- Display Income:顯示股息資料
- Reinvest Dividends:是否計算股息再投資
- Benchmark:比較基準。

認識到基本設定的界面後,一個一個把我們所需要的欄位點開,畫面就會變成這樣,

在Display Income(顯示股息資料)選擇YES(是)後,會多出一個欄位Reinvest Dividends(是否計算股息再投資)。
對於使用海外券商進行VT+BND的投資朋友,因為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以及Vanguard總體債券市場ETF(BND)等ETF進行股息再投資免收手續費,所以建議Reinvest Dividends(是否計算股息再投資)選擇YES(是),理論上結果會較貼近真實的投資狀況。
但我發現Portfolio Visualizer的網站是否選擇Reinvest Dividends(計算股息再投資)幾乎沒影響。
按照每個欄位選取符合我們的狀態,接下來的例子,
回測示範
- 以年度顯示從2009年到文章撰寫日期2017年6月29日的投資績效,
- 標的選擇: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以及Vanguard總體債券市場ETF(BND),
- 股債比設定為80%比20%,
- 期初投入1萬美金(約30萬台幣),
- 每年末再投入1萬美金(約30萬台幣)並每年再平衡調整股債比
回測VT+BND的投資績效。
年度報酬(Annual Returns)
在年度報酬(Annual Returns)的圖表中,展示了VT+BND這個投資組合(portfolio)從2009年開始的成績:
- 2009年26.85%
- 2010年11.70%
- 2011年-4.42%
- 2012年14.28%
- 2013年17.94%
- 2014年4.1%
- 2015年-1.38%
- 2016年7.32%
- 2017年9.42%
2009年最高是因為經歷了2008年慘痛的下殺才帶來了豐富的回報,近年來都沒有再出現如此豐碩的報酬,因此投資人如果能在市場一片悲觀的狀態中持續投資,持有良好的標的,等在市場恢復,便能獲得優異的報酬。
查理·孟格(Charlie Thomas Munger)說:
在98%的時間裡,我們對市場的態度是:保持謙虛的態度,只隨市場的變動,採取因應的作為,我們稱之『以靜制動』的哲學。
以靜制動,保持資產配置取得每年的報酬,我認為是個穩健的方法。
![]() |
(VT+BND,2009年到2017年6月29日的歷年報酬率) |
資產成長圖
在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資產在多頭市場期間成長的變化圖,期初投入1萬美金(約30萬台幣),每年末再投入1萬美金(約30萬台幣)並每年再平衡調整股債比。
在期末,也就是2017年6月29日,價值131,673美元(約390萬台幣),而成本是9萬美金(約270萬台幣)。
![]() |
((VT+BND資產成長圖) |
財務數據
搭配下圖,VT+BND投資組合報酬(Portfolio Returns),年均複合增長率(Compound Average Growth Rate,CAGR)是35.83%,IRR是7.53%,投資組合標準差(衡量資產波動性)是12.69%。
報酬最高的一年是26.85%,最差的一年是-4.42%,基金績效評價標準化指標─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是0.79。
回測結果呈現的為總報酬,並假設再投資所有配發的股息,不包括稅費和交易費。
複合年均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簡稱CAGR)是指這次回測的投資組合在2009年到2017年期內的年度增長率。
現在回頭看,這段期間的上漲代表了全球經濟狀況持續的增長,投資股市、債市的投資人都可以獲得平均年化7.53%的報酬,自2008年後,近年來下跌的次數越來越少,即使是最差的年度報酬僅止於-4.42%,對於想要等待大幅度回檔的投資人,可能需要耐心等待,也只能望著股價持續攀升,而不敢進場。
擔心市場過熱的投資人,可以提高現金、債券的比例,等待你覺得便宜的時機進場,但付出的代價就是萬一市場持續或者以更瘋狂的方式上漲,退出市場的投資人便錯失獲得報酬的機會。
簡單的下單策略
一種簡單的策略是,固定在一年中的特定時候投入資金,例如每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一次買入,這樣一來,當年度投資人的績效就等於當年度投資組合的報酬率,簡單且容易計算。
一次買入的投入策略在當年度持續上漲的情況中(也就是年初就是相對低點),可以比定期定額獲得更好的報酬,也不用擔心閒置資金的問題,也省去試圖猜測高低點的煩惱,投資人可以用心於不交易,努力賺取本金,也可以好好的與家人相處,創造投資以外的美好回憶。
On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