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擇時進出預測市場高低、進行買低賣高會面臨什麼問題?坊間投資神話真的有那麼神嗎?具體成效如何?擇時進出的時候會面臨什麼難關?
擇時進出不容易執行
波段操作、擇時進出的致命缺點是長期而言注定無法賺取全部的報酬。
在擲銅板預測正反面的遊戲中,即使連續成功預測數十次,但隨著次數一直上升,預測成功的機率會越來越小,預測短期內的股價變化就像是在預測擲銅板的正反面一樣。
套用到實際投資的決策上,股票市場短期的漲跌是相當難預測,如果依據技術指標買賣ETF也許在短時間可以避開短暫下跌,但卻會因為頻繁交易的手續費以及錯過最佳的投資時機而無法賺取全部報酬。
在《奇妙的KD大法,詭異的報酬成績》一文中,以KD值為參考來作為ETF買進或賣出的依據,統計2003年0050上市開始至2017年年底收盤日,最後年化報酬率僅2.14%。
同樣的金額,採取買進並持有,股息再投資的策略後年化報酬率上升到8.59%。
KD小於多少買、大於多少賣,能讓投資人獲利,但這蠅頭小利卻難以讓投資人致富。
投資的本質是把自己當企業經營,如果你想財富自由,要靠的就是紮實的本業、適當儲蓄、持續投資以及長遠的目光。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投資這檔事說得容易做的難,持續再投資、保持長遠的目光翻譯成白話就是:「一直買、用股利買、盡量不要賣。」
投資該怎麼做?
我建議買入追蹤全市場指數的股票型ETF以及債券型ETF,持續用閒錢買進,如果有海外券商,就利用股息再投資的功能讓ETF自動複利,定期匯款買入ETF,放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等到真的需要用錢時再賣,持有時間越長勝率越高。
市場上致命的誘惑話術如下:「依照我們的操作系統,我們只做有保握的操作。如果這次的情況看不懂,就不做這一個波段,等下一次看得懂時再操作。」
其實看不懂根本就是無法預測的藉口,投資市場的本質本來就是無法預測。
台灣人愛用「操作系統」一詞,幫你建構「投資系統」、教你找出勝利方程式,但現實是永遠沒有人可以長期的成功擇時進出,他們美化無法擇時進出的用語是「勝率」,只要找出一套勝率大於50%的交易系統,長期來講就可以獲利,實際上只是小打小鬧而已,這種投資方式無法讓學生致富,只能讓老師致富。
大於50%不就是猜測嗎?試圖去猜一個完全無法預測的市場。
如果把買進股票想成開公司做生意,怎麼會有一間公司今天歇業明天又突然營業?波段操作買賣股票做的就是這種事情,這是一種做生意,卻不敢承擔風險的行為。
長期投資不需要「擇時進出」,不需要試圖低買高賣,避開下跌,整天看盤分析,投資人要做的就是買進代表全市場指數的ETF,然後耐心長期持有。
擇時進出是什麼?波段操作會面臨的問題
波段操作就是想試圖賣在相對高點、買在低點,當你想這麼做的時候,你會容易產生「覺得股市很高,想暫時賣出股票等回檔」的心態。
如果你真的這樣做,賣出後滿手現金的你情況下會面臨幾個問題:
- 通貨膨脹讓錢變薄
- 收益不足讓該賺的沒賺到
- 進場時機讓投資人還要煩惱何時該買進?該買什麼?
通貨膨脹
原則上,經濟穩定成長時,物價緩緩上漲是正向的,但如果沒有參與到經濟成長的果實,緩慢上漲的物價將侵蝕你的購買力。
通貨膨脹的壞處,領取固定薪水的小資族以及家庭主婦感受最深。
當發生通貨膨脹時,日常必需品的價格會普遍上揚,一個家庭如果要維持原來的消費水準,開銷一定會加大,甚至還會入不敷出。
正常情況下,仰賴固定薪水收入的人如果薪水沒漲,購買力會降低,房地產價格會上揚,債權人收回來的本金不如以前有價值,購買力將不如從前。
依據主計處的資料,短期來看台灣2017年1月-9月的物價平穩上漲,通貨膨脹率是0.57%。
如果今年都沒有買股票,將錢放在銀行活存或是定存呢?
2017年臺灣銀行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是0.08%,定存未滿一年的利率是0.95%。
可以看到,通貨膨脹侵蝕定存60%的利息,活期儲蓄更是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
再看主計處統計自民國70年以來的通貨膨長率(消費者物價指數),以民國100年為基準值(當作100),現在是民國106年,當年100塊的商品現在要花106元才能買到,而民國70年只要花58元就能買到。
民國70年的58元=民國100年的100元=民國106年的106元。
看懂這張表,就能稍微了解為什麼現金的購買力越來越低。
通貨膨脹,讓一些資產變得更不值錢。
那些資產的價值減損了?
例如現金這類非常保本、沒有成長性的資產(不是說現金不好,這是方便的代價)。
不要覺得物價上漲很奇怪,這是經濟成長的副產品,只要物價平穩上漲,經濟大幅成長,人民就能享受到購買力提升的結果。
通貨膨脹,讓一些資產變得更值錢。
那些資產的價值成長了?
例如:賺錢企業股票、房地產等等。
通貨膨脹不是不好,從民國50年到87年(剔除2次石油危機),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上漲率僅約3.2%。同一時段,平均經濟成長率達8.8%。
快速的經濟成長加上穩定的物價,創造了臺灣的「經濟奇蹟」。
因此,通貨膨脹不是壞事,實質購買力減少才是壞事,股票下跌不是壞事,缺乏資金逢低買進才是壞事。
要保留現金,但別忘了保留現金不是沒有風險、不是萬無一失,現金能給你很高的本金防守力,但卻讓你喪失了可能的收益。
極低的本金風險,伴隨著極高的收益風險,現金,就是這個代表。
收益不足
賣出持股後你會有幾種情況,繼續上漲、平盤、下跌。
在繼續上漲的情況中,將股票賣出,得到現金,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股票持續上漲,投資人會面臨「收益風險」,沒有賺到該賺到的報酬。
該賺的沒有賺到,就是收益不足。
許多案例中,最令人扼腕的是賣在大漲前。
2016年許多人將60、70多元的0050賣出等回檔,至今已84.70,如果在2017年沒有持有0050,收益將短少21.45%。
股神巴菲特的年化報酬是20%,好不容易可以像股神一樣的報酬率,怎麼就這樣錯過了?
預測下跌,錯過上漲,就是收益不足。
這是今年發生的案例,如果放空台股,除了收益不足外,甚至還面臨虧損。
此外,即使股市沒有上漲,在平盤的過程中仍然可以收到股息,股息也是組成股票報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將股息再投資,資產仍可以成長,以0050殖利率平均約3.4%來講,即使一年當中0050都沒上漲,只要把分配的股息再拿去買0050,扣除成本,資產仍可以成長3.4%。
進場時機
賣出後何時該買進?該買什麼?這是關於進場時機的問題
如果遇到股票下跌,你以為停損出場就好?
千萬別傻了,事情沒有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基於均值回歸的原理,整體股市跌深會反彈,但許多投資人會樂觀地認為好的市場還會更好,悲觀地認為差的市場還會更差,顯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追高殺低。
從下圖Vanguard的研究明顯發現追高殺低的行為都會出現在散戶或是專業經理人身上:
報酬率(橘線)與資金流向(紅線)的高度相關性,當報酬率高漲時,資金瘋狂湧入證券市場,當報酬率低落時,資金則迅速撤出。
投射到投資人身上,便是牛市中看到股市持續上漲,便增加持股比例,讓更多的資產參與市場,在熊市則盡量減少持股比例,想避免損失。
追高殺低,Buy high, sell low,各國都一樣。
台灣房市有句話說:「買前空空,買後多多。」
2016年以前大家看到房價直直高漲,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起了」,房市多頭一開始便是如此。
買房子前希望趕快跌,這樣我才可以撿便宜,買了房子後絕對變多多,買了當然要漲阿!
投資房市,門檻很高,成本也很高,房貸沒有付清前,也只是跟銀行租房子而已。
要不要買房子?要,但得考量自己的財務狀況,而不是硬著頭皮買下去。
房子能給人安定感,但這份安定感建構在良好的財務基礎上,否則也只是建在沙洲上的城堡罷了。
投資股票也一樣:
「現在指數好高喔,萬點都上那麼久了,肯定有回檔的,先賣一點好了。」
「等不到下跌,看著股市上漲一去不回頭。」
許多人會心想:
「怎麼辦?這時候該不該買?大家手中的持股都大漲,我太早賣了!」
「早知道…」等等,這種狀況太熟悉了。
你有沒有想過賣出的0050、其他股票何時該買進呢?何時該賣出呢?
多數人都是因為害怕資產受到損失、害怕下跌。
這其中包含了損失趨避的心理,一種「損失所帶來的痛苦遠遠大於獲利所帶來的愉悅」的心理狀況。
比較虧損與獲利對心理的衝擊程度,損失的衝擊程度大約是獲利的2倍。
人們估計損失東西的價值,是得到相同東西的價的的2.5倍。
我們為了趨避損失,常常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導至最後蒙受更大的損失而不自知。
心理學家指出,「控制權」這個錯覺讓投資人看到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趨勢,或是相信自己可以看出股市走勢,進而預測未來的股價。
人們往往會被某種錯覺所愚弄,自以為有控制權,而誤以為自己對某些情況有一點掌控能力,但事實上並無法掌握。
如果你真的了解自己所投資的東西在未來會很有價值,你會輕易賣出嗎?
如果你會輕易賣出,那麼我想你對你所投資的東西可能不是很了解,而且再問一句,那你幹嘛投資?
何時該賣這問題只有投資人自己知道,如果你都是用閒錢、多餘的錢來投資,完全不會有賣出的念頭。
如果你是為了好幾十年後的退休生活而投資,那麼現在輕易賣出就是對自己人生不負責任。
買得高,才知道接下來能買得便宜,如果投資人在高點都不敢買,我保證他在下跌時也不敢買,因為這類投資人缺乏再投入的紀律。
別忘了,報酬與風險是相伴隨的雙面刃,試圖躲過下跌的市場、賣在大跌前只是不敢承擔風險的行為,這是一種只想參與上漲(報酬),不想參與下跌(風險)的奇怪行為。
躲過下跌,掌握上漲這檔事,其實只是無法接受「風險」這殘酷的事罷了。
你該知道的正確觀念是:
待在市場上,直到需要時再賣出。
持續投入,只賣出所需要的額度。
拉長期限,短期幾年用的錢別輕易投資股票。
拉長股票持有期限,絕對能降低虧損的風險,假設在1950年到2013年間,持有指數超過15年,年化報酬率絕對為正。
持有時間越長,勝率越高,長期持有就對了。
應對方案
守則一:不管指數高低,維持各類資產的比例,持續再投入。
指數很高要等等嗎?要等!
我說的等,是長期投資的等,不是等待下跌的等。
請持續投入新資金,給自己時間,待在資本市場內承受風險,享受報酬。
想想看,撒下一棵樹的種子後,樹會馬上長出來嗎?生命的成長,需要時間,投資也一樣。
守則二:長期投資全市場指數,把握財富重分配。
通貨膨脹會使某一些人的所得及財富減少,也會使某些人的所得及財富增加,從而使所得及財富進行了重分配。
在2017年的情況中,如果保持「不預測」的心態,就能避免上述收益不足、通貨膨脹、何時進場的問題,還能持續賺取報酬率,市場上整體公司能持續獲利的企業才能留在市場賞,這些企業只會越來越有錢,別以為市場上多數企業只是開好玩的。
企業賺錢為目的,但是以合理且公平的價格銷售獲利。企業賺錢,天經地義。
買進持有全市場指數型產品,建立包含市場所有股票的組合,不需要試圖低買高賣,避開下跌,就能獲利。
對於一般大眾,最佳的策略就是透過廣泛的投資組合並長期持有,取得市場平均報酬。
不要預測高低點,也不要試圖避開下跌,買全市場指數、長期持有。
守則三:資產配置,維持原本的比例,而不是隨著指數高低擇時進出。
假設你今年初可以投資10萬台幣,你最簡單的資產配置可以採行90%的資金(9萬台幣)買進0050,剩下10%留做現金之用(假設先不買債券ETF)。
也就是採取「90%比10%的股現比」代替「90%比10%的股債比」。
那麼當0050上漲20%,年初買進的9萬元變成了10萬8千元。
1萬元的現金為了方便計算不採計利息,仍為1萬元。
100,800:10,000 ≒ 90.9%:9.1%
新的股現比變成接近91%比9%,全部的可投資資產變為11萬800元。
假設為了恢復原有的「90%比10%的股票現金比例」,你可以進行「再平衡(Rebalancing)」─稍微賣出高漲的資產,轉而買進下跌的資產,以便恢復原有的配置比例。
實務操作上,你可以賣出一點點0050,把0050的金額調整為99,720元,如此一來就達成了原有的比例,又不失持有過多的資金。
再平衡(Rebalancing)可以讓你適度地、有紀律地買低賣高,不用預測是否打底或是出現頭部,而是單純因為偏離原有設定的資產配置比例。
這樣做,能持續待在市場上,又不失調節風險資產比例之用。
補充知識
「全市場指數」是什麼?
例如台灣加權指數,或是美國道瓊指數、標普指數等等都是。
被動投資者建議買進追蹤這些指數的工具,例如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s)或是ETF。
長期投資
把一筆錢目前不會用到,未來10年不會用到的資金存進「投資帳戶」,買進投資大範圍、分散投資到不同資產,等待市場長期的成長,然後告訴自己這筆是我退休之後要用的錢,這筆錢是替自己不再工作之後所存的錢。
「投資要用閒錢」,這句話就蘊含著長期投資的理念。
收入-支出=閒錢。
支出包含所有該買的生活用品、娛樂費用等等,也包含你想買的手機等等,既然該享受的都享受了,多出的這筆錢也不會用到,最佳的運用就是將這筆資金鎖進「時間的銀行」,直到退休需要用錢才解鎖。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意指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的狀態,又稱為物價上漲,一般常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衡量通貨膨脹率。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兼所長黃志典所撰寫的金融案例評析《如何計算通貨膨脹率》一文中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動率通常高估實際發生的通貨膨脹率,原因有二:
第一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考慮商品價格變動所引起的替代效果;
第二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考慮商品品質的提升。
經濟學家估計,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來計算通貨膨脹率大約高估實際的通貨膨脹率1%,亦即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時,真正的通貨膨脹率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