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投資組合是什麼?
現代投資組合,英語:Modern Portfolio Theory,簡稱MPT。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講的是: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最佳投資組合」,只存在風險和報酬之間的平衡。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英語:Modern Portfolio Theory)的由來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源自於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

馬可維茲在1952年發表的經典之作《投資組合選擇》(Portfolio Selection)。
文章中,馬可維茲將以往個別資產分析推進一個新階段。
他以資產組合為基礎,配合投資者對風險的態度,從而進行資產選擇的分析,這個過程探討的是要:
「在指定的風險下,如何獲得最高報酬的投資組合?」
由此便產生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現代投資組合背後的軼聞趣事
在寫點科普的文章寫到,現代投資組合背後的軼聞趣事。
其實一開始馬可維茲的理論並沒有被重視。
在1954年,27歲的馬可維茲的進行博士論文口試時,口試委員中的其中一位教授,也是知名經濟學家 Milton Friedman就曾懷疑論文的內容。
Milton Friedman是197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著有重量級經濟學書《資本主義與自由》。
Milton Friedman當時說道:
「Harry,這裡的計算沒有問題,但這份論文不在經濟學領域的範圍,我們可能不能授予你經濟學博士學位。」
不過 Friedman 也僅僅是開個玩笑,最後馬可維茲還是有通過口試,獲得博士學位。
Harry Markowitz博士在1952年的博士論文提出「現代投資理論」。
36年後的1990年,這個理論才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影響
影響一、讓世人知道多元化的好處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出現之前,人們做的是個別股票投資,都是單點式的投資管理。
甚至認為分散投資並不是有系統、有邏輯的。
直到「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出現之後,投資經理人才開始了解分散投資、多元化的好處。
影響二、改變華爾街的思想
諾貝爾獎獲得者Paul Samuelson曾說:
「華爾街是站在Harry Markowitz 的肩膀上」。
直到現在這理論已經變成投資管理中的中流砥柱,許多基金經理人,甚至許多機構法人(智能投顧、機器人理財)都是根據這個理論來管理資金。
影響三、將數學引入投資組合管理
如同在馬可維茲的博士口試時教授的玩笑話,在1954年以前,從來沒有人想到投資組合管理可以用到數學。
直到1992年,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想法才受到廣泛的尊重。
此文之經典,在於將以往個別資產分析推進至全新階段。
這個理論也被稱為「金融學的大爆炸理論」(the big bang of mordern finance)。
原因在於馬可維茲把數學放到量化的框架中,讓金融成為一門由數學驅動的科學,也成為了社會學科中最接界自然科學的學科。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2項重點
重點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風險和報酬是直接關連的。
想在無風險報酬之外,獲取超額報酬的話,就必須先承擔更多的風險。
如果「風險」是我們手中的一張牌,透過使用「風險」這張牌,我們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報酬,但也有可能遭致不好的結果(資產遭致虧損)。
重點2:金融市場免費的午餐
在多樣化的市場之中,分散投資多樣化的資產可以減少投資組合所承受的的風險。
以食物調味來比喻的話,當以兩種食材來煮菜,一個是風味很好,但較辛辣,食材彼此搭配要能有更好的風味,才值得加進來。
在金融市場中,風味好但是辛辣的食材,比如是股票;
風味平淡,但也口味較溫潤,例如:房地產、債券。
彼此搭配得好,代表這幾種食材彼此的「相關性」要低。
多種食材組合起來會有最好的風味,就會產生一道最好吃的料理,稱為最佳的投資組合。
每一種風味,在投資理論中就變成「效率前緣」。

延伸閱讀
你好,我是蔡至誠PG,目前在金融業從事投資顧問工作,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一書,也曾擔任政府機構、多家企業和大學的講師。
我們團隊已經協助超過3萬人進行投資規劃,如果你想在這個快速變動的市場當中持續獲利,打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並在未來擁有穩定的理財收入,趕快點擊以下按鈕。
諮詢內容涵蓋收支管、資產負債管、投資管理、信託、稅務、勞保、公保、退休等財務相關議題,並不提供個股短期買賣建議。
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