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9 月 18 日
為什麼要理財?讓我們不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變窮
我國中的時候,唸的是屏東的中正國中,當時我為了提升成績,便跟著同學一起去補數學。 在屏東,學生有大家自己騎腳踏車自己上下學的風氣,所以我們常常是像是車…
-
2023 年 9 月 11 日
我為什麼要理財?從我的求學故事說起
Say Yes或Say No 對於我來說,理財是讓自己有選擇的權利,可以Say Yes或Say No。 我對於理財有如此強烈的動機,源自於我升大學的時…
-
2023 年 9 月 4 日
韓國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收購澳洲機器人理財公司Stockspot
韓國 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宣布收購澳大利亞著名機器人理財公司 Stockspot。 在周三發布的一份聲明中,…
-
在2006年發表的《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文章中,作者Meb Fa…
-
2023 年 8 月 21 日
美國股市的名目滾動年化報酬率(1928-2022)
我從《Historical Returns on Stocks, Bonds and Bills: 1928-2022》調取了美國1928年-2022…
-
2023 年 8 月 14 日
扣掉通膨調整後的股市與債市報酬(1928-2022)
我從《Historical Returns on Stocks, Bonds and Bills: 1928-2022》調取了美國1928年-2022…
-
2023 年 8 月 7 日
《最高說話術》3個高情商說話技巧
你有想過該怎麼誇獎別人?該怎麽提醒別人哪邊做得不好,但又不傷和氣? 或是表達時,該怎麼分享自己的觀點?讓別人覺得有邏輯? 我跟大家都一樣,我超級不會講…
-
2023 年 7 月 31 日
我如何「不」堅持,也能連續晨跑3天
近期我很喜歡用副本的概念去理解我的生活,幫助自己成長與完成挑戰。 如果把一天的時間看作是玩遊戲中的副本,我們會發現在每一天的不同時間,我們會有不同的活…
-
2023 年 7 月 24 日
《Efficiently Inefficient》高效運行的無效率市場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的是三位學者,分別是有效市場假說的創始人尤金‧法瑪(Eugene Fama)、行為經濟學的鼻祖羅伯特‧席勒(Robert …
-
2023 年 7 月 17 日
56歲,投勞保29年6個月,符合一次領,我應該投保滿30年退休嗎?
網友在TIKTOK留言問我:「我現在56歲,投保的薪資是最高的45,800,投勞保29年6個月,符合一次領,我應該投保滿30年退休嗎?」 從文字可以推…
-
2023 年 7 月 10 日
越來越集中納茲達克100
頂級持股近期有更集中在科技密集型納斯達克100指數。 以下是納茲達克100自2015年以來前10名是如何演變的: 從2015年以來,差不多過五名前十大…
-
2023 年 7 月 3 日
股票市場TOP 10巨獸誕生的前世今生
人工智能的興起,讓部分的工作更快速、簡單。 例如發想idea、繪圖,可以讓我們很快速的從0進步到40-50分,在基於這樣的基礎優化。 有些投資人想跟著…
-
2023 年 6 月 26 日
收起你的顯微鏡,勇敢拿起你的望遠鏡
投資後,收起你的顯微鏡,勇敢拿起你的望遠鏡。 有些新朋友投資之後,對於市場上上下下,會感到不安,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2022、2023年市場快速升…
-
2023 年 6 月 19 日
VaR(Value at Risk)是什麼?公式是?
VaR(Value at Risk)是什麼? Var,英文為Value at Risk,是一種衡量投資組合潛在風險的方式。 中文意思是在一定機率下,投…
-
2023 年 6 月 12 日
信託是什麼?為何要信託?如何成立信託?信託如何收費?信託的注意事項
先前的文章我們提到信託責任的起源,信託責任是現代市場的靈魂,這種制度也帶來了公司制的產生,沒有信託責任,就不會有當代的證券市場,而信託的架構在背後扮演…
-
2023 年 6 月 5 日
信託責任的起源是?(Fiduciary Duty)
建立信託是為了讓委託人的資產提供法律保護,確保這些資產能按照委託人的意願來分配。 比如說,可以將投資賺到的收益分配給指定的子女,或是將投資的資金分配給…
-
2023 年 5 月 30 日
10年匯316萬當「結婚基金」,最後才知女友是別人妻!5招教你自保
日前發生一名職業軍人10年間陸續匯款316萬給女友當「結婚基金」,最後才知女友是別人妻!憤而告上法院請求返回,在這個案件中,有哪些理財議題是我們可以學…
-
2023 年 5 月 30 日
《標普007》與《標普493》:贏者全拿的故事
先前我在《市場報酬由少數股票驅動》的文章提到股市有贏者全拿的現象。 在2023年的上半年,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在標普五百指數中,撐場大盤的只是7支股…
-
2023 年 5 月 29 日
買股票搭配選擇權賣權,最大損失如何計算?最大獲利是?損益兩平點是?
假設買進一股60元的股票,同時買進該股票的履約價格為55元的賣權,權利金是5元。 持有現貨+買進賣權,這樣的策略屬於保護性賣權(Protective …
-
2023 年 5 月 22 日
受保護的內容: 公務員借公教信貸投入ETF與不借貸的比較(程式碼)
受密碼保護的文章不會產生內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