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是什麼?
投資組合,是吃套餐的概念,把多種的投資工具組合起來,避免讓錢過度集中在單一投資標的上,以達到分險風險的目的。
打個比方,假如我們帶著錢到百元熱炒店點餐,預算有限下該怎麼點餐才能確保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總不可能都點白飯對吧?
我們有三種選擇方式,延伸到投資上可以理解成:
- 單點,點我們想吃的(選股票)
- 點套餐,比如說(選基金,可以是類股基金)
- 算人頭,全部菜都能吃(用被動式基金,所有股票全包)
不管是哪一種,這種由多道料理組合起來的方案,就稱作是投資組合,實際應用上,會用一種以上的證券或是資產所組成。
套在投資領域,其實我們買股票再結合債券或是房地產,這三種截然不同的東西裝在一起,就是一個簡單好用的投資組合。
挑單一股票就像自己單點
如果用單點只能點五道,好的情況是都吃到喜歡的,壞的情況是口味不如預期。
自己挑股票,成功的話就能上漲賺價差、領股息,如果看錯方向或是踩到地雷,就有很大機率會虧錢。
買基金,交給經理人管理就像套餐
如果點套餐,就是點一個三菜一湯、四菜一湯等等,可以交給廚師調配。
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人挑選,就能不用自己挑選或是做研究,省下時間。
全餐吃到飽,每個都要吃一口,就像指數型基金,把能買的都買了
如果這時候店家有另一種方案,改用算人頭進場,各種餐點都能點,那不就可以嘗到各種口味了?
指數型基金利用被動式管理的方式,又免除掉基金經理人失誤的危險,確保可以賺到該有的錢。
投資組合的好處
好處是帶來多角化與風險分散。
透過多角化的投資方式,「沒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就能把投資組合的風險分散掉。
不過分散的效果,還要看組合內的個別資產的相關係數而定。
相關係數越高,分散的效果越差; 相關係數越低、甚至是負的,分散的效果越好。
當相關係數=1時,投資組合標準差是個別資產標準差的加權平均,無風險分散效果。
當相關係數介於+1與-1之間,投資組合標準差小於個別資產標準差的加權平均,有風險分散的效果。
當相關係數=-1,風險分散效果最好。
投資組合也能計算報酬
只要把投資組合中每個資產的預期報酬乘以它在組合中所佔的比例,就能算出權重。
簡單來說,就能計算出在組合中的份量有多少。
如果比例比較多,對於投資組合的影響就越大。
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Σ(個別資產的預期報酬×所佔比例)
如何衡量投資組合會不會危險呢?用標準差跟變異數
要衡量一項投資危不危險,可以用數學的「標準差」來進行理性評估。
這裡要記住的觀念是:標準差越大,風險越高。
那標準差是什麼?變異數是什麼?共變數又是什麼?
可是要計算投組的標準差,就必須先算出投組總和的「變異數」,而變異數並不是由個別資產的變異數直接加權平均就能算出來。
所以流程會變成:算出總和變異數→再計算標準差
但這邊的計算跟投組報酬有些許不同,無法由個別資產的變異數直接加權計算。
假設我們的投組有兩檔ETF,資料如下,如何計算投組的報酬率變異數呢?
報酬率變異數 | 共變異數 | ||
甲股票 | 乙股票 | ||
甲股票 | 0.16 | 0.06 | 0.04 |
乙股票 | 0.28 | 0.04 | 0.08 |
把甲乙兩個股票組合起來的投資組合,變異數要怎麼計算?
資本市場理論
投資組合管理
市場效率與投資組合管理
市場是否具有效率,和管理投資組合的積極程度有些關係。
當市場沒有效率
當市場不是很有效率時,可能會有低估或是高估的投資標的,此時投資者本身如果具有分析的時間以及能力,可以採取積極投資策略,根據所得到的資訊進行分析,進場買賣,獲取理想的報酬。
當市場很有效率
當市場處於非常有效的情況時,市場價格會反映了所有資訊,包含內線消息。
這時不論如何努力地分析、研究,都很難找出價格低估或是高估的投資標的。
很難找出,就很難從市場中賺取超額報酬。
此時,可以想想當再怎麼努力尋找資訊進行分析都無法賺取超額報酬,那不如採取較省時省力的被動投資策略。
主動式(積極)投資組合管理介紹
主動式投資的兩大重點分別為「擇時」、以及「選股」。
擇時(Market Timing)
擇時,是預估或是判斷市場,已掌握進場或是出場的時機,來挑整投資組合,達成最佳的資產配置。
簡單講就是找最佳時機。
當判斷處於多頭行情時,為了增加報酬,會出售貝他係數(β)較小的股票,將資金轉入貝他係數(β)較大的股票。
貝他係數(β)越大,受市場影響越大。
多頭市場時,可降低現金權益比例(Cash/Equity Ratio),因市場行情即將上漲,應該降低閒置資金的比例。
反之當空頭市場時,要提高現金權益比,以減少投資損失。
如果不具有擇時的能力,利用定期定額投資法,就能避開錯誤擇時的風險。
選股策略
選股的基本原則是挑有上漲潛力、或是目前價格被低估的目標。
簡單講是找好標的。
由上而下選股法,是要挑對類別、產業,當產業有前景,即使績效低的公司仍賺錢。
在選股方面,要避免選擇太多性質類似的個股,因為這樣無法降低投資風險。
當發現有利、不利消息時,調整持股可以賺取享有因題的上漲,降低可能下跌股票的比重。
小型股成長潛力較佳,適合能承受風險,以及希望能賺取較高報酬的投資人。
大型股獲利穩定,股價較不具爆發性,適合穩健型投資人。
主動式的資產配置策略
依照投資目標改變而改變配置
投資目標改變,將會影響原先的資產配置策略。如果目標是賺取穩定收入,會提高固定收益證券的比重,降低風險高的資產比重。
依照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配置
承受力大,股票配置會增加,固定收益或是低風險資產會降低,獲取較大的預期報酬。
會考量流動性
如果需要較高的流動性,會增加現金的比重。
被動式投資組合管理介紹
被動式的投資組合管理,在完成投資組合後,會維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不會經常調整原本設定好的投資組合。
這種方式並不會隨著市場,或是其他環境臨時改變而立即調整投資組合。
這麼做的目的,並不在想透過擇時(Market Timing)、或是選股來擊敗市場。
被動式投資組合管理何時調整組合?
以人為本,從自己出發。
當創建投資組合時,會考量許多因素,包然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能忍受多大的風險,甚至是考量市場組合的風險與報酬之間的關係。
如何打造自己的被動式管理投資組合?
主要的方式是透過持有多種股票,來做出一個與整體市場相同或類似的投資組合。
實務上,僅能做出接近的投組,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指數型基金」、以及「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
不管用哪種方式,都要考慮到交易成本以及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
如果為了節省交易成本,只用簡略的方式建構投組,之後與大盤指數的追蹤誤差就會很大,進而影響投資績效。
比如說從台灣五十指數中挑選幾支成分股進行模擬大盤,這種方法不僅費時也費工。
如果希望自己模擬大盤,當管理數量一大,也必須耗費相當多的成本、交易費用,必須具備雄厚的資金以及專業團隊。
綜上,如果要自己打造,以現在的工具已經不符合時間成本效益,直接購入指數型商品是比較可行的。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On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