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基礎知識

再平衡是什麼?再平衡多久做一次比較好?Rebalance)

再平衡(Rebalance)是什麼?

再平衡,英文是Rebalance,意思是把投資組合重新平衡一次。

投資的過程中,投資組合比例會隨著市場波動而有所變化,這個變動會導致原本的投資設定偏離原先的設定。

當股市上漲造成股票比例上升,往往讓自己的投組曝險增加,在下跌時因為股票比例增加,而導致波動程度更大。

以搭乘飛機來舉例,飛行過程有時並不是直直飛就能抵達,中途會遇到惡劣天候而更改航向、遇到逆風、側風,當航向過度偏離而不修正,就可能無法抵達、燃油提前耗盡的問題。

回歸投資,再平衡就像是「讓偏離航線的投組回到原有航線」。

製圖:PG財經筆記

為什麼要再平衡?

再平衡並不是要極大化報酬,而是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去管理風險。

做了再平衡,我們一籃子的雞蛋就不會摔得那麼嚴重。

風險與收益往往一體兩面,股票的比例越高,預期收益越高。

沒錯,但我們得承受的波動卻也越大。

下圖是統計1997年到2019年各類型股債比投資組合的最佳(Best)、最差報酬(Worst)、年化報酬(Average return),從這張圖我們能看到當股票比例提升,收益風險也逐漸增加。

資料來源:Vanguard

往往人們忘了思考,這樣的下跌真的是我們能承受的範圍嗎?

我們是不是在上漲中積極,在下跌中保守?

再平衡的優點

進行「再平衡」(Rebalance)會帶來以下幾點效益:

  • 確保投資組合保持在相對有效的配置
  • 確保投資組合能夠維持在適合自己的比例
  • 提升報酬,降低波動
  • 幫助我們控制情緒,減少不理性

當股債比偏離原有配置時,可能會造成投資組合的效率下降、產生額外的風險,如下圖所示:

  • 綠色資產:上漲
  • 黃色資產:下跌
  • 藍色資產:持平

三種資產彼此不同的走勢會導致原本「33%33%34%」投資組合,變成「53%13%34%」投資組合,讓理論上在效率前緣上的投資組合落入前緣之下。

製圖:PG財經筆記

再平衡是賣出部分上漲的綠色資產,將比例從53%降為33%,此時隱含著「高賣」的效果,但實際實行上會稍微違反人性。

你可能會想:這漲勢應會會繼續吧?居然要中斷這個繼續上漲的氣勢,去買下跌的資產?

沒錯,要這麼做,這就是需要機械式操作。

題外話,隨著金融科技發展,目前機器人理財能過協助投資人自動化執行這種些微違反人性的動作,投資人也能選擇自行定期執行。

製圖:PG財經筆記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The Rebalancing Effect》的研究顯示:

再平衡可以提升投資報酬,降低波動。

下圖說明有做再平衡累積的資產比起沒有再平衡來的更多,紫色線圖代表有進行再平衡,淺綠色線條則代表沒有進行再平衡。

有再平衡累積的資產比起沒有再平衡來的更多

下圖則說明「執行再平衡能降低波動」,橫軸代表資產配置股債比、縱軸代表降低波動度的程度,在股債配置的組合中,有進行再平衡都能降低年化的波動度。

執行再平衡能降低波動

再平衡的附帶效果:買低賣高

再平衡會賣出比例偏高的資產,附帶的效果就是以較高的價格賣出資產,買進同一時間比例偏低的資產,形同賣高買低的作用。

需要強調這是附帶效果,再平衡我們更關注的是風險控制而不是報酬提升,也並不是有做就一定能提升報酬。

再平衡要多久一次?

一般來講,高頻率的再平衡能確保更嚴密的監控投資組合,但伴隨著是更高的周轉率(turnover)、交易稅。

過去的研究發現,並沒有一個特定的再平衡策略能夠持續主宰市場,反而是選擇一個策略,持續去做就比沒做來得好

我比較同樣的投資組合過去十年間使用不同的頻率再平衡(每天、每月、每年、每兩年、每周、每季),同樣發現增加頻率的策略並沒有明顯差異。

雖然「不再平衡資產」看似漲幅最多,但是遇到市場下跌,因為股票比例逐漸增加,反而下跌程度更大,結果反而跟有進行再平衡差不多。

從有進行再平衡的線圖走勢來看,有進行再平衡的資產走勢也較為平穩,確實產生降低波動的效果

資料來源:Lipper、PG財經筆記自行統計

再平衡超過多少比例做比較好?

到底是要投資組合偏離幾 % 才再平衡?

1%、5%、10%?

Vanguard的研究比較不同的再平衡頻率搭配不同偏離比率,最後發現其實沒有太多的差異。

下圖左方為每月再平衡,並搭配偏離比例0%、1%、5%、10%額外再平衡的策略,沒有偏離的策略年化報酬為8.0%,而當偏離10%再平衡,年化報酬則為8.3%。

如果以「時間」作為執行再平衡的條件,每年做一次是個不錯的選擇。

再平衡有比沒有好,但要堅持去做

有句諺語說:

嚴格地執行再平衡,因為你不可能會比市場更聰明。

Rebalance, you are not smarter then the stock market.

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因此採用分散投資的方式,在這過程中的再平衡能保持投資組合盡量是在自己能承擔的範圍下,免於「小孩開大車」(持有一個超出能力範圍的投組)的情況。

股神巴菲特說:

「如果你在小事上缺乏紀律,在大事上也會一樣。」

If you let yourself be undisciplined on the small things, you will probably be undisciplined on the large things as well.

由小地方來培養自己練習長遠規劃,存錢從設立小目標做起:先存第一桶金,再來準備退休金。

先完成一個月的儲蓄,接著努力存下十萬元,再用這十萬元去存錢加投資,滾出五十萬;五十萬再重複執行,一百萬就不遠了。

財富初期的累積便是如此,強化自己的能力是累積財富最好的方式。

邊存錢變投資,先從維持簡單的長期持有指數型資產,搭配定期的再平衡,簡單的方法就能成為非常優秀的個人投資者。

原文:阿爾發機器人理財再平衡介紹-Alpha’s Portfolio Rebalancing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讀者優惠:

  • 我使用的筆記軟體為Heptabase,使用我的專屬連結註冊,你我都可以獲得$5美元的折扣。
  • 本站使用Sugarhost架設,限時特賣購買三年贈送兩年,最低159/ 月,並提供30天退款保證。

來源
How rebalancing can reduce your riskGetting back on track:A guide to smart rebalancing

5 Comments

  1. 想請問;
    以ETF作為長期投資,應挑選適合ETF,投資,定期再平衡,耐心等待享受複利息;

    但如有其一ETF表演不佳,比例在再平衡前相對下降,再平衡時便會反而投入更多資金?但如果不繼續投資,如何是好?
    又或繼續投入資金?ETF基本投資策略不是要保持作為長期投資的嗎?應否考慮沽出該ETF?

    感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