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行為財務所有文章

《理財盲點》閱讀筆記:為什麼很多人不想做長遠的投資?近因偏誤(Recency bias)

千萬年前,人類大腦的演化環境,與現在情況大不相同,現在人類平均壽命動輒七八十歲,但那時候山頂洞人的壽命大多只有三四十歲。

因此,以當時的狀況來看,人類的大腦演化並不是為了理解長時間發展的現象。

這就像是要跟三四歲的小朋友講解「複利」或是一般加乘概念一樣困難。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會更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一聽到投資必須持有五年、十年會立即反應:「蛤,要那麼久喔?」

我們會覺得這些概念有點違反直覺,有點點不自然。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很善於做短期目標的規劃,但對於長期規劃卻不怎麼再行。

認知科學中有一項稱為「近因偏誤」(Recency bias)的現象,這又稱為「近因效應」,這個效應解釋了人們會被最近發生的事情所影響。

近因偏誤是指:人們在判斷事物發展趨勢時,會認為未來事件將會和近期體驗高度類似。

我們的爬蟲腦(reptilian brain,即腦幹)傾向注意近期發生的事件,容易把焦點放在短期的時間範圍,而且還會假定這些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

舉例來講,很多人一想到故事就會想到2008年金融海嘯全球股市下跌41.38%,卻忘了2009年股市最後上漲41.02%。

或是看到市場漲好幾年之後,就假定接下來一定會繼續漲。

近因偏誤讓我們產生盲點,看不清既有模式的變化,讓我們採取不理性的行為,無法反映真實的風險程度。

這裡要補充一下,關於爬蟲腦,是由美國神經科學家 Paul D. MacLean 在 1960年代提出的三腦理論(Triune Brain Theory),不過近期一些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新研究已經指出該理論的眾多錯誤跟過度簡化。

例如人的大腦並非真的就簡單分三層(爬蟲腦、舊哺乳類腦、新哺乳類腦),而且大腦並非互相競爭,而是統合運作。

爬蟲類也有像是皮質這樣的區域,只是比較小,沒有那麼複雜。

所謂的爬蟲腦是出現在更古老的脊椎動物共祖身上,並非真的率先由爬蟲類演化出來,然後哺乳類出現後再往上加一層,然後靈長類再加一層。


錯誤的風險認知

風險有兩種,一種是短期風險,另一種是長期風險。

短期風險是當我們看到投資組合價值在一下子減少30%-40%的狀況,長期風險則是由於收益不足或是投資成本,導致每年報酬率的落後。

財務顧問兼作家法蘭克・阿姆斯壯(Frank Armstong)曾經擔任過戰鬥機飛行員,他觀察自己的同袍發現雖然他們在空中沉著穩靜,但是一但面臨投資組合虧損5%時,卻會緊張到引響健康。

這十分奇怪,明明在空中冒著生命危險卻能冷靜,在陸地面對金錢損失卻會緊張得手足無措。

在1929年大蕭條過後,許多人選擇退出股票市場,只願意接受一點點、幾個百分比的報酬率。

威廉.伯恩斯坦 William Bernstein在書中寫到:

由於投資人盡可能避免投資股市,以至於每年損失3%的預期報酬長達30年。

透過複利計算,這個決定會讓最後的財富累積比原本少了59%。

換個角度,由於害怕30%-40%的短期損失,最後卻錯失更大的59%,這種現象在學術上便稱為「短視損失厭惡症」(myopic loss aversion)。

「短視損失厭惡症」是因為人太過重視短期損失,以至於忽略更嚴重的長期損失。


為什麼我們害怕短期損失?

我們害怕短期損失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我們只能感知到比較近期的風險,很久以後的風險對我們來說太不切實際、太模糊了。

對於遠古的人類來說,比起能夠做長期策略分析,擁有短期規避風險的能力更實用,更能增加自己的存活率。

可惜的是,現在的自然環境已經變化,這種本能的強迫症(Visceral obsession)用處大為下降,如果不小心用在投資領域,就更可惜了。

因為害怕短期損失也會讓投資人不敢購入股票,讓股價維持在較低價的位置,讓股權溢價(Equity risk premium)持續存在。

延伸閱讀:為什麼無論如何都該買股票?為何買股票會有比較高的報酬率?股權溢價是什麼?(Equity risk premium)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