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所有文章

投資時,絕對不要低估複合成長的威力

2011年秋天,柏格承銷券商律師和承銷主辦人、先鋒公司同事在紐約市共進晚餐,一起慶祝1976年承銷先鋒500指數型基金的35周年。

這位律師在席上回憶起當初因為擔心沒有投資人購買第一檔指數基金,因此決定在首次公開發行的時候購買1000股。

當時承銷價一股是15美元,這位律師花了1萬5000美元買了1000股。

這位律師在用餐時站起來說到:

我希望讓承銷順利,就用包括6%銷售手續費在內的15美元承銷價,買了1千股,後來我把所有股息都在投資下去,稅負另外繳交。

來這場晚宴前,我看了一下最新的基金對帳單,看到的數字如下:

我現在擁有4493股,以今天250.99美元的資產淨值計算,這些股票目前的資產價值為1,127,704美元。

柏格在書中分享這個投資成功的案例,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卻是真實無疑。

這個故事透露的觀點是,絕對不要低估投資中複合成長的威力,因為股息再投資的方式,會讓投資效果更好,另一面,也絕對不要低估投資成本在複合成長的拖累。

現在投資指數基金就可以拿到那麼美好的報酬嗎?

很遺憾,並沒有。

指數的11%報酬率是根據2018年的名目美元計算,指數型基金的實質年度投資報酬還要再扣除4%的年度通貨膨脹率,經過調整後,指數報酬是7%。

未來的歲月裡,極不可能在出現標準普爾500指數11%的年度報酬率,因為1976年時,股票的估值相當便宜,現金殖利率高達3.9%;

2018年時,估值似乎偏高,現金殖利率卻相當低,只有1.8%。

取得本書:《堅持不懈》指數基金之父約翰‧柏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