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財務所有文章

《非理性效應》閱讀筆記:為什麼人會不斷證明自己很厲害?

金錢遊戲》(The Money Game)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說: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華爾街就是發現自己的好地方,只是代價很高。」

這句話透露了投資的風險除了大盤波動以及個股漲跌外,另一個風險便是投資人自己的行為。

若用較為嚴格的歸類來講,上面三種風險其實是:

  • 市場風險:純粹來自大盤的波動,並不是什麼特定產業因素造成投資人虧損。
  • 非系統性風險:也稱為「業務風險」,是個別股票因為產業因素而下跌。
  • 行為風險:這個才是最重要的風險,常常被忽略。

非理性效應》的作者總結四大類行為風險,總共找到超過117種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的偏誤或是認知錯誤。

這些偏見說穿了,都是讓驗證自己相信的,讓自己過得舒服。


人喜歡「膨風」─自我和諧滿足

沒有一個人會想承認自己只是「一般」或是「平均」,大多數人可能是自信太多,而非太少。

自從一九六九年出版《自尊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以來,拿撒尼爾.布蘭登(Nathaniel Branden)就認為自尊是個人福祉最重要的一面,自尊運動也始終是最深遠的影響之一。

我們之前已經說過,因為大腦太飢餓、太耗能,身體為了節能減碳,只會做出「還算可以」的決策。

在許多情況下,提升決策品質的成本會超過收益,所以我們用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來簡化抉擇:利用「自我和諧滿足」(egosyntonic satisficing)。

所謂的「自我和諧」,就是跟理想的自己形象一致,相信這是最好的自己,「滿足」是指在所有的選項中挑選一個「還算可以」的,而不是追求卓越。

所以,「自我和諧滿足」就是輕鬆做決策的過程,讓你自以為是個善良的好人,通常還會覺得自己是在一般平均水準以上。

很多的人類行為,包括政治、宗教、金融等方面,都可以透過以下事實來解釋:我們都以為自己最棒,又不想付出努力去實踐。


不斷證明自己很厲害─「選擇支持偏誤」(choice supportive bias)

我們一旦做出決定,馬上就會開始為自己找理由,強調自己是正確的。

舉例來說,要你挑選六件藝術品,並排名次。

你排出第一到第六名之後,排完後,你可以把你評比為第一名的帶走。

但是我會短暫離開一下,回來跟你說:

「第一、二、五、六名都被其他人挑走了,只剩第三、第四。」

你肯定會挑第三名吧?畢竟第三比第四好。

過了兩個禮拜,我們再進行一次測驗去排名六福畫,你覺得會有什麼改變?

通常是,之前排名第三的畫作會變得更高,而排名第四,那幅沒被選中的畫作,評價會變得更不好。

這個實驗通常稱為「自由選擇範型」(Free Choice Paradigm)。

人再度回來以後,大都會改變偏好。

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呢?

答案就在於我們會維護自我意識,要認定自己最厲害、是根據理性標準做出選擇,是個有能力的決策者

哈佛大學教授兼「幸福感」研究專家丹.吉伯特(Dan Gilbert)博士如此描述受測者的思維過程:

「我得到的那個,真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好。

另外那個我沒選的,就真的爛透啦。」


人人都愛舒適圈─確認偏誤

人的本性就是會想要去證實現有信念,而不會去懷疑它。

俄亥俄大學在二〇〇九年的研究指出:

對於與自己觀點一致的文章,我們的閱讀時間會增加36%。

替先入為主的信念找尋配合資訊的傾向,是我們維護自我的重要部分,而心理學研究就把這個狀況稱為「確認偏誤」。

我們其實都一樣愛待在同溫層,是非對錯不重要,讓自己覺得舒服最重要。

跟擁有共同文化、宗教、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的人在一起,會更加強化我們擁護自己的觀點。

要變更一個人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政治、投資觀點也會顯得很困難。


你可以保持理性,是因為不關你的事

信念,為什麼會讓人變得固執?

美國2004年的總統大選,小布希總統尋求連任,和民主黨候選人凱瑞(John Kerry)捉對廝殺。

研究人員對一批有特別政治偏好的選民,給他們閱讀一份似乎出現矛盾的聲明。

受測者還會得到更多資訊,讓前述矛盾聲明看起來似乎更合理。

然後研究團隊會詢問他們,會不會覺得發表聲明的候選人其實已經做出前後不一致的陳述。

在思考和評判過程中,科學家透過核磁共振成像(MRI)監看受測者,觀察他們的大腦活動。

當受測者評估看似矛盾的聲明,來自不支持的候選人時,他們大腦中的情緒中心可以保持平靜,所以他們能夠冷靜、理性地評判這些聲明。

但若聲明來自偏好的候選人,他們大腦的情緒中心就會變得非常活躍。

對於跟我們看法不相干的事物,我們都可以保持中立理性客觀;

但要是跟我們看法一樣的,情緒馬上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這正是我們維護自我意識「正確性」的一部分。


逆火效應

當你站上體重計,看到那個數字覺得很高興,再來你會怎麼做?

大概是馬上跳下來,因為知道自己達到減重目標而雀躍一整天。

但要是磅秤上那個數字很不友善地瞪著你呢?

你可能會先下來,又再站上去試一次,而且是小心翼翼、不偏不倚地站在正中央,以免對那個顯示壞消息的傢伙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我們天生就是設計好來接收肯定自我的好消息,對於任何冒犯都深表懷疑

要是原本深信不疑的信念遭到挑戰,很可能反而讓這些想法更為堅定,而不是毫無罣礙地調整改變。

李.羅斯(Lee Ross)和克雷格.安德森(Craig Anderson)運用「任務報告範型」(debriefing paradigm)的方法進行幾個實驗,檢測我們面對新資訊時有多頑固。

受測者在實驗中閱讀某個想法的假證據,等到他們的態度因此改變之後,才揭發所有偽造的過程和細節。

然後再次測量他們的態度,找出那個遭到揭發的想法是否仍有殘留影響。

雖然很詳細地告訴他們說,原先提列的證據都是假的、完全都是虛構的,儘管真相已經如此大白,錯誤信念還是會殘留下來。


總結

「相信自己」,這對投資人是非常糟糕的建議。

人總是想看自己熟悉的東西,最想搜尋的資訊,只是能再次證實自己早已相信的事情。

你無時無刻都想拍背稱讚自己,做了明智決策。

對於既有信念受到挑戰時,我們的反應激烈,而且可能更會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參考

  1.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THE BEHAVIORAL INVESTOR)
  2. Lee Ross and Craig Anderson, ‘Shortcomings in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On the origins and maintenance of erroneous social assessments,’ in Daniel Kahneman , Paul Slovic and AmosTversky (eds.),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29–152
  3. Justin Kruger and David Dunning,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6 (1999), pp. 1121–34.

你好,我是蔡至誠PG,目前在金融業從事投資顧問工作,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一書,也曾擔任政府機構、多家企業和大學的講師。

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增加被動收入,我們公司推出的機器人理財平台能讓你一站式做好規劃,幫你追蹤財務目標達成率,幫你挑選低成本的ETF投資組合,投資之後24小時追蹤與自動再平衡

陪您一起安心達成財務目標,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官方LINE@預約諮詢,讓今天的投資更輕鬆,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