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顧問推薦」、「我需要理財規劃師嗎」、「我需要收費理財規劃顧問」是大家常問的問題,但我們該如何尋找理財顧問,怎麼確定別人推薦的理財顧問適合我?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分享《理財盲點:有錢人不會做的13件理財決定》這本書,在書中第二章提到誰該尋求專家建議?誰不用尋求專業的建議?
作者吉兒.施萊辛格是CBS新聞網商業分析師,也是全國知名的「吉兒談錢」廣播節目主持人,她提供財務規劃和投資建議,將近三十年之久,客戶有心臟外科名醫、律師、科學家與資深的企業管理者。
三種不需要付費尋找理財規劃顧問的情形
作者吉兒.施萊辛格(Jill Schlesinger)認為以下三種情況是不需要付費尋求客製化的理財規劃,分別是:
- 你有消費性債務,例如信用卡卡債沒還完、就學貸款、汽車貸款。
- 你沒有盡量增加退休儲蓄金的提繳金額。
- 缺乏緊急預備金。
作者認為這些問題大多只需要15分鐘就能回答,只要建議一兩次,找出揮霍無度的部分、分享縮減開支的方法等等就能改善這些狀況。
很多人是高消費的生活過習慣了,難以駕馭自己的金錢習慣,因此尋求諮詢,覺得只要雇用一個財務顧問手把手的教導就能改善這種情況。
這種往往是多餘的。
作者舉例:
若你有54萬元的卡債,這還有必要問顧問或是其他人能否購賣六十萬元的訂婚戒指嗎?
別鬧了!
如果你的問題只是自己的消費習慣所造成的,根本不需要財務建議,反而浪費錢。
什麼時候會需要理財顧問的建議?
吉兒.施萊辛格(Jill Schlesinger)認為:
不管你的經濟狀況如何,當遇到非比尋常的狀況,而我們又缺乏專業知識時,請務必諮詢他人。
舉例來說:
- 當國稅局找上門,請立刻尋求建議
- 當跟新雇主協商時,對方讓你選更多股票或現金時,請立刻尋求建議
- 繼承了一大筆錢,但不知道怎麼處理,請立刻尋求建議
- 被債權人追討,請立刻尋求建議
- 面臨喪失房屋抵押品贖回權,請立刻尋求建議
另一個情況是:
當你一再為錢煩惱,常常擔心帳戶餘額?擔心開銷太大?做決定覺得心力憔悴。
就算你有能力處理,但是付費請人能夠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
如何挑選投資理財顧問?
要先找到真正以你利益為優先的顧問,然後找一位你覺得不錯的人,他的工作安排、服務費及對金錢的整體觀念要讓你覺得合情合理,也能處理你所需的金融商品。
另一個挑選顧問的方式,可看你的顧問是否遵守財務顧問的十一項守則。
我是一個被動式投資顧問,專長在協助客戶投資心理、資產配置以及財務規劃,我也撰寫過《什麼是財務規劃?如何自己做財務規劃?》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我想分享我自己在投顧工作的觀點,從我的角度與你分享理財顧問在做的事情。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