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所有文章

《投資金律》閱讀筆記(3)盡可能壓低開銷,並透過指數型基金投資整個市場

觀念重點

嘗試利用效率市場理論來檢視「經過訓練、練習能打敗市場」的論點是否穩固,以及理解債市、股市中的投資行為。

作者說基金經理人就像是黑猩猩,要避開昂貴、奢侈黑猩猩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壓低開銷,並透過指數型基金投資整個市場。


燒死統計學家的有錢人:阿佛列‧考列斯三世(Alfred Cowles Ⅲ)

阿佛列‧考列斯三世有錢到難以想像的地步,1913年大學畢業後,考列斯先擔任記者,沒多久後因並進入療養院休養,由於空閒時間很多,有錢又有閒的他開始研究財務數據。

他訂閱許多期刊、收集數據並分析,並在1932年成立考列斯基金會專注投入財務資產的統計研究。

他的第一份研究成果標題非常簡單:「股市預言家真的能夠預言嗎?」(Can Stock Market Forecaster Forecast?)

答案在文章開頭摘要中的四個字:「萬分可疑。」

他分析當時最大投資法人團體(火險公司)的投資行為,發現他們挑選股票的能力荒謬透頂,在多數情況下,投資者丟銅板決定投資標的都比股市老師好很多。

考列斯發現績效表現最好的投資建議跟隨機亂選的結果差不多,更難以置信的是:最差、最糟糕的投資建議居然不是隨機挑選的結果?

考列斯表示這是我們經常遭遇的情況:在那些專業顧問身上,最好的表現通常是運氣所致,但最糟糕的表現似乎來自令人難以理解的低能。

根本沒有證據可證明操盤技術真的存在,他的研究也證明了有許多基金經理人笨拙不堪,這些經理人和亂丟飛鏢的黑猩猩差不多,他總歸出幾項結論:

  1. 平均基金經營績效的毛利正好等於市場盤勢
  2. 一般投資人所獲得的報酬淨值正好等於市場的最低費用
  3. 最佳經理人的績效表現為全歸功於運氣

除此之外,考列斯的預測也被後續數十篇論文證實:「過去的優異表現根本無法用來預測未來的發展。」

比較績效表現前三十支的基金、共同基金平均以及標普五百指數從1970到1994年的報酬表現,發現這三十支當時被認為是絕佳投資標的的基金在績效表現上,僅比平均值高一點,有些時候甚至比平均表現還要糟糕,而且無論什麼時候,這些基金的表現都不如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有些時候甚至大幅落後。

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過去優異的成績不代表未來的良好表現。

尤金‧法瑪(Eugene Fama)的偉大創見

居於二十世紀後半段領導地位的尤金‧法瑪加入考列斯的團段,他發現雖然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可應用在歷史紀錄上的完美選股策略,卻沒有一個能應用在未來。

法瑪同時懷疑股價其實是隨意變動且不可預期的,因為所有可取得的公開資訊及大部分私人資訊都已被當作影響股價的因素計算進去,由於有太多極具才能的分析師在檢驗市場表現,以致沒有人能夠居於優勢,因為股價幾乎會在同一瞬間反應出這些人的集體判斷結果。

數據還顯示,不同領域專家的集體判斷事實上會比個別投資專家的判斷要準確。

當某分析師發現一家公司的股價值五十美元,而現在只有四十美元,他會不動聲色的快速買進直到股價升到五十美元,其他分析師看到價量齊揚的狀況也會開始研究這家公司,進而發現真實價值,並跟進買進。

這個過程就是「效率市場假說」,全部的關鍵資訊都已經被估算在股價之中,而所有的分析都毫無用處。

此外,多數人不了解,只有當你了解的資訊超過交易對手時,才有機會獲利,但更多人是連自己面對的對手是誰都搞不清楚。要知道,你的對手非常有可能是富達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或高盛證券,總有許多人以為訂閱股市快報、遵循某些基本的選股原則就能打敗市場,這種方式猶如小舢舨對抗第六艦隊,結果可想而知。

對於共同基金經理人來說,優異的績效難以持續,選股報酬很可能為零,到最後徒勞無功,這些經理人就是市場的組成分子,你不能期待所有人都能打敗市場,除此之外,交由這些你經理人來管理,還得必須付出昂貴的成本。

談到成本,投資基金時,你必須付出的費用有:費用比率、傭金、買賣價差、市場衝擊成本,這些都是你的花費。

為什麼我們不該自行選擇股票長期持有就好?

談到分散投資,你會看到許多人自己建構分散的投資組合就好了啊,事情沒那麼簡單,自行選擇股票分散投資,你可能會遇到買錯股票的風險、手續費太高的風險、以及難以管理的問題。

如果你買錯股票並長期持有,最大的風險不在於短期的跌幅,而是只獲得極低的長期報酬,賠了夫人又折兵。

集中在少數幾支股票的方式固然可以提升獲得超高報酬的機會,但相對地變得一文不值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再來看看美國大型資產是如何管理的,美國國內最大的投資基金是由大型企業與政府部門組成的退休基金,例如加州公務員退休金管理超過1700億美元的資產,這些退休基金的資產配置狀況大致維持六成股票,四成債券,最佳的對照基準是六成標準普爾指數加四成雷曼兄弟綜合債券指數。

對照下來的結果是九成以上的退休基金績效比不上比較的基準點,由於受到主動經營方式的挫敗,現在有半數的退休基金改採被動經營的方式,或稱為「指數式操作」。

變成指數化投資人並擁有整個市場,將同時減少報酬與風險的機會,確保可以得到應該有的市場報酬。

擇時進出很難

絕對沒有證據足以證明有任何人可以準確掌握市場時機,沒有人有能力預測高低點。

經理人不一定可靠

投資經理人所賺得的毛利加總起來就是市場報酬,因為他們就是市場,也沒有專業投資經理人擁有所謂的「正確選股技術」,投資經理人的績效表現一直不穩定,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市場報酬本來就不穩定。

成本影響實拿績效

投資人的平均淨報酬等於市場報酬減去積極選股的成本,由於平均成本大約在1%到2%之間,因此一般投資者的獲利比市場報酬要低1%到2%。

幾乎沒有任何經理人有能力持續打敗市場,更糟糕的是,幾乎沒有經理人可維持高於市場1%到2%的績效,以支付必要的開銷。

選擇指數化最實在

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持有整個市場,指數化投資最可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