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所有文章

《一本書學識投資》閱讀筆記(2):專注在會永久持續的東西

 

只有指數型基金能夠撐下去,但絕大多數的顧問和基金卻不能。

統計1970年至2005年間355支參賽的股票基金中,只有3支在生存的同時保持良好成績,這機率只有0.008%,分別為Davis New York Venture、Videlity Contrafund、Franklin Mutual Shares。

每35年的存活率是0.008%,投資越久的話機率只會越來越低。

《赫伯特金融摘要》(Hulbert Financial Digest)編輯赫伯特(Mark Hulbert)觀察新聞訂閱文章中投資顧問給予的紀錄,在這26年間,出現在1980年的35則新聞中,只有13則在2006年仍在營運,只有3個建議在隨後的時間中跑贏大盤,另外22名顧問中,只有2名在他們終止出版的時候表現領先標準普爾500指數。

假如在一開始投資10萬美元在赫伯特所追蹤的投資顧問所管理的基金,26年後值140萬美元,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則值250萬美元。

赫伯特因而得出一個結論:

只要簡單地投資於指數型基金,便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贏過八成的投資者。指數型基金能夠撐下去,但是絕大部分的顧問和基金卻不能。

專注在會永久持續的東西

只要不再集中看無法保持的過往表現,專注在會持續的東西,投資成功的機率便能增加。那什麼是一直存在的?持有共同基金的成本,而這些交易成本通常會傾向不變。

成本有兩大類,一是基金的開支比率、二是買賣股票的銷售費用。另外依據作者的經驗,交易成本通常等於周轉率的1%。如果投資者只可單憑一個因素選取將來會跑出並可避開表現差的基金,這因素就是基金成本,基金經理獲得得越多,投資者獲得的越少。

那些交易成本,包括基金開始比率、銷售費用、交易手續費、稅務成本,甚至生活成本(通貨膨脹)長遠來看是會侵蝕我們投資的消費力。

簡單是賺錢的王道

簡單的投資方法是什麼,是持有整個股市的指數型基金。我們使用非常簡單的算術,就可以得知一年以上的時間,有29%的主動式基金能跑贏指數;五年以上,估計有15%會勝出;十年以上是9%;二十五年是5%;五十年以上的話,只有2%主動基金經理是預期會跑贏大盤。

標準普爾公司將指數回報與美股主動式管理基金進行比較,單單2002年開始的五年,標普500指數跑贏67%的大型普通股基金;標普中型400指數亦跑贏84%中型股基金;標普小型股600指數跑贏79%小型股基金,大盤指數的出色表現毫不意外。

如果通往成功的投資路上充滿急彎及深坑,簡單的算術可以讓我們穩過急彎及避開深坑,因此盡量讓投資組合多元化、減少開支、信賴投資常識、著重「全市場」指數,小心考慮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以及配置股票部分的投資比率,最後堅持到底。

指數化投資策略毫無問題,這是必然的結果,無論市場有無效率,投資者整理在市場就是會賺到市場的報酬,在沒有效率的市場,最成功的基金經理會取得異常大的回報,但整體而言,所有投資者在股市任何部分必定是平等的,為什麼?

再思考一次這句話:

投資者整理在市場就是會賺到市場的報酬。

市場報酬就是平均報酬,是由報酬較高的投資人與報酬低於平均的投資人所共同組成,有人高,也就有人低。但即使在低效率的市場,成本極微的指數型基金仍然穩操勝券。

在國際市場也一樣,標普解釋,國際指數(非美國的全球市場)在2001年到2006年,領先主動式管理的股票基金幅度達80%,標普新興市場指數亦跑贏新興市場基金88%。

雖然透過指數很有效地投資特定區塊,但押注在會勝出的板塊其實是賭博,而賭博是一場輸家遊戲,無論所壓住的板塊是否勝出、落後指數,情緒會對投資者產生強大的負面衝擊,不少案例的顯示投資者壓住的市場是進入表現最好的那些,而是後追捧熱門板塊正是投資失敗的秘方。

如果想壓注特定的市場,投資人要先回想一下,傳統股市指數基金是終極策略,在數學上的必然性會讓他成為投資的黃金標準,雖然主動式管理基金也想成為煉金術師,但始終未能將他們的鉛銅鐵鍊成黃金。

只要避免複雜,一切從簡,從方式程中拿走成本因素,並且相信算術便行了。

取得本書:《一本書學識投資》(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