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錢是什麼?這一兩年來我陸陸續續閱讀到多種解釋,有許多種切入的思考點。
有些人說錢是「價值」的載體,有些人說錢是「信用」,也有人說錢代表的是一段歷史,也有人說錢是一種刺激物,會影響腦袋。
錢也是一面鏡子,研究錢也能更了解自己。
首先,錢是價值載體。
我們之前在《錢的歷史》中談過錢的傳統定義,載體這個切入點歸屬在傳統定義中,錢是交易的媒介、計價的單位,也是價值的保存工具,這個定義很貼切描述金錢的經濟功用。
錢可以交換許多東西,帶來方便,從這個角度想,錢其實也代表著時間。
錢能夠交換實物,可以換到糧食、換到交通工具,甚至能換到「方便」,舉例來說Uber eat、Food Panda的興起,讓我們不用出門就能吃到各地的食物,只要我們的單位時間大於運費,那麼叫賣外就是一筆值得的交換,因為本質上我們在這段時間的產值更高。
錢也是時間,這說法其實挺玄的。
時光不會重來,所以錢是無法交換已經逝去的時間,但錢卻能夠節省現在,或是未來的時間,比如說我們剛剛談的外賣,所以有些人才會說用錢能解決的事情是最簡單的,因為用錢能把一些工作外包出去,換取他人的時間,例如請人裝潢、購買專業服務。
另一方面,錢本身蘊含著時間的價值,這在金錢的時間價值(Time Value of Money)談過。
金錢具有時間價值的原因是因為人們希望現在就馬上得到,而不是未來才取得,鑒於此,當金錢用於存款或投資時,理所當然的獲得補償。
思考金錢與時間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把100元跟10年結合起來會產生什麼?
在利息2%的情況下,把這個$100放到銀行10年,最後會變成$120。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利率2%的情況下,十年後的$120等於現在的$100,從而在不同時間點上的金錢便可以互相比較。
老高在新的影片中談到錢是信用,賺取信用,就能賺到金錢。
錢也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個人在累積金錢的時候可能迷失自己,但是在研究金錢時卻會記住自己。
典型的經濟學模型假設金錢具備間接效用(indirect utility),意思是說錢的好處其實就只是因為它能買到東西而已,但神經科學對它的理解卻完全不同。
神經醫學的證據顯示,金錢跟那些原級增強物,例如美麗臉孔、有趣漫畫、酷炫跑車或毒品一樣,可以產生多巴胺獎勵。
所以我們愛錢可說就是愛「金錢」本身,不是因為它能做什麼或帶來什麼。
錢是一個刺激物,預期會獲利時,錢會影響腦內的獎賞中心─依伏神經核(nucleus accumbens),這時候掃描大腦的話會發現跟即將吸入古柯鹼的人的反應,幾乎無法分辨。
金錢之於我們,就和巴伐洛夫(Pavlov)和他的狗一樣:期待有所收穫,會刺激和制約大腦。
哈佛大學另有一項研究是檢測玩遊戲輸錢時的大腦活動,發現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有大量活動的現象,這是涉及動機、獎勵和成癮的部位。
這狀況和吸食古柯鹼藥癮正發作的大腦最接近,從大腦掃描來看幾乎是一模一樣。
跟那些主張提高賭注就會變精明的說法剛好相反,哈佛大學的克努森(Brian Knutson)博士說:
「我們很快就發現,金錢對人的影響力是沒有其他任何因素比得上的。裸體不行,屍體也不行。它會讓人馬上興奮或激怒,對人類的作用就像食物對狗的刺激一樣。」
預期可能會虧損時,則會啟動大腦的恐懼中心─杏仁核(amygdala)。
錢也代表著歷史以及文明,我們放到錢幣上的符號幫我們我們訴說著人類集體的故事,錢幣上的符號表徵,敘說著我們一部分的生活和文化史,也成為我們國家價值的表徵。
錢也是藝術,錢幣上面的藝術可以告訴我們共有的歷史故事,打印在錢幣上的符號表徵不僅反映價值,還反映在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整個人類現代文明所珍惜的東西。
那反向思考,錢是快樂嗎?
經濟學家理查.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首度指出金錢與快樂之間關聯薄弱。
一九七四年,他提出了如今已是眾所周知的「伊斯特特林悖論」:
雖然數十年來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變得更為富有,但是人們的快樂程度並沒有跟著提升。
如此看來,更多的金錢似乎無法帶來,或是買到更多快樂。
錢還是錢,他有許多用途,但對我們來說,也代表這更多的意義。
我們的生活環繞著錢,是追求它?還是追求它能帶給我們的東西?
我們最後會發現,追求金錢增加,並不會直接帶來快樂。
佛陀(後來獲得的尊號)觀察到,生活匱乏時我們會盼望更富足、更充裕的日子,然而等到充裕富足的時候,我們的滿足很快又變成厭膩,渴望更加刺激的強烈體驗。
人的苦難往往不是來自天意降咎,更多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思,萬般煩惱都是自找的。
這就是因為我們自私而不知饜足,欲念無窮無盡無止無休,這就必然帶給我們痛苦。
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紀的佛陀早就準確預見大腦的科學事實:我們對於金錢就是永遠不會感到滿足。
我的出版著作:《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
預約顧問服務:《開啟資產倍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