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所有文章

只投資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的缺憾

 邱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說:

完美主義等於癱瘓,苛求完美只能造成殘缺。

一次擁有的方便,亦伴隨著缺憾

我在許多文章講過投資ETF的好處,也以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實際進行測試,的確,ETF很方便,對於投資理財是好工具沒錯,但這個工具並不完美,是有缺憾的。

建構投資組合,簡單的不代表最理想。

這篇文章中,我撰寫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的殘缺,讓大家理解,只投資VT,或是單一ETF,會有什麼缺憾?

我得到什麼?我失去了什麼?

看了正面的部分,也要認識事物的另一面,惟經這樣的理解,方知適合與否。

VT,簡單來說,是一次擁有全世界的方法,仔細一點,是讓投資人以低成本的方法取得大多數市場的指數型投資工具。

投資VT,抑或考慮投資VT,這次別問報酬率如何,先看認識投資VT的不足。

市值加權的缺憾

VT怎麼決定投資?VT所追蹤的指數是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是一種「市值加權指數」。

「市值加權指數」是按「成份股市值加權」計算得出的股價指數,成份股在這種指數中的權重,取決於市值規模,市值愈大的公司,股價波動對指數的影響愈明顯。

市場可以為資產衡量價格,但價值並非一定正確,萬一大型股股價下跌,因為權重較高的關係,對指數的影響更明顯。股價是影響市值的要素,持有市值加權的投資工具,容易導致我們持有較多高價、或某些被高估的股票。

簡言之,我們可能變相地追逐市場中高市值之標的,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有些公司股價總是長期疲弱呢?

說到這裡,我想許多「價值投資者」的朋友可能對此表示不同意見,「價值投資」的理念是找出內在價值被低估、或是低於帳面價值之標的,於適當時機買進,並長期持有直到持有條件不存在,透過價值投資,成功者往往獲得豐厚的超額報酬。

市值相對小的公司,特別是內在價值較高那些,從記錄來看能夠產生跑贏廣泛市場指數的回報,而這往往是VT不會做的,當市值一年一年地減少,VT追蹤的指數就一年一年的減少持有該股票,指數會減持規模較小的公司,減低它們對整體指數的貢獻,隨之而來的就是投資人減持該股票。

減持市值減少的公司

股價為什麼上漲,其中一個因素是市場認為公司有前途,有發展,獲利成長能持續,抑或公司表現超乎預期的好,公司展現了爆發性成長。

有許多因素影響股價下跌,股價尤似市場對公司的估值,可能反映了公司獲利不如預期,或未來前景看淡。

公司的競爭力轉變是逐步、緩慢地,市場對公司估值的轉變亦如是。

因此,當市值逐漸降低,持有指數的投資人是逐步、逐年地降低的公司持股比重,但同時也會減持某些具有內在投資價值的公司。

追蹤市場的指數型基金,依據不同市值、不同的時程逐步調整持股,即使買高賣低、追高殺低的轉換持股的變換並非如此劇烈,但確實是逐漸減持。

對於各別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指數的做法是「減持、但不出清」,除非公司下市,亦或規模不足以納入指數的編制,否則指數投資人仍然持有這些股票。

如果市場是有效率的,過一時日,市場對於這些有價值的公司之估值會再次回歸,指數對於這些公司持股比例亦隨之調整,逐漸增加。

而那些一去不復返,市值逐漸減少的公司,則隨著市場的評價,逐年一點一點地在市場消失,在指數中的份額也同時一點一點地減少,直到這些公司在市場上消失,在投資人手上消失。

市場偏重無法自行調整

接續著市值加權的方法,不只個別公司,連持有市場也是同樣會有上述的現象。

來張去年VT的圖,按照2016年VT的數據:

(2016年VT先鋒集團官方網站市場占比)

市值最高是深藍色的北美地區市場,佔指數55.9%;接著看黃色的歐洲市場,佔指數21.5%;再來是紅色的亞太市場,佔13.9%;淺藍色的新興市場,佔8.5%。

對於只投資VT的投資人,如果看壞「北美市場」怎麼辦?沒能怎麼辦,因為市值權重就是55.9%。

對於只投資VT的投資人,如果看好「新興市場」怎麼辦?沒能怎麼辦,因為市值權重就是8.5%。

如果你是以其他方式投資全球,以複數ETFs進行股票市場的配置,例如:

「VTI+VXUS」2種ETF

「VTI+VEU」2種ETF

「VTI+VEA+VWO」3種ETF

「VTI+VGK+VPL+VWO」4種ETF

同時持有不同指數型ETF,你就可以避免這些缺憾,可以自己調整各區域比例。例如個半持有兩種ETF,單一市場最多佔50%;平均持有3種,最多佔33%;平均持有4種,最多佔25%。

如果想要掌握不同市場的權重,那麼我們必須捨棄單一ETF的策略,轉而以多種ETF進行配置。

只投資一檔ETF,當我們看壞市場,減持ETF,同時也減少了其他市場的持股,這就是只投資VT的缺憾。

這種區域市值加權,其權重是由市場上群眾智慧來決定。

基金持有成本

除了交易手續費,如果長期持有股票,我們不用付給公司費用,基金則相反,基金的持有成本,我們稱總開支費用,或是內扣費用,是與基金管理及運作相關的支出,一般計入管理費及其他所有開支包括交易費、法例相關費用及其他運作及行政費用。

購買ETF、共同基金等,持有的是基金公司推出的商品,而基金公司要向使用者收費。VT目前的費用是0.11%,萬分之11,投資1萬元的持有成本是11元。

基金公司針對這個服務,收費有高有低,上至3%,下至0.05%。

投資10萬元台幣購買股票,不用付費給股票公司。

投資10萬元台幣購買內扣0.05%的基金,每年要付出50台幣。

投資10萬元台幣購買內扣3%的基金,每年要付出3,000台幣。

以50元一杯珍珠奶茶來說,3%的費用是每年60杯珍奶,0.05%則是每年一杯珍奶。

買ETF不比買股票,持有成本比股票高。

殖利率與現金流

如果你喜歡高利息的商品、高殖利率標的,持有優質公司債到期你可以獲得7%以上的利率;挑選REIT,可以獲得5%以上利率;持有國債到期可以獲得3%以上的利率;持有封閉式基金,可以拿到6%以上的利率,還有有更多商品可以產生現金流。

現金流投資人,喜歡每月、季、年領取利息,用利息再投資滾雪球,只要配息穩定甚至成長,每個月領到了錢很安心,是比等待一年更快獲得的果實。

攤開ETFs列表,單純追蹤市場指數的基本型ETF,如Vanguard追蹤美國市場的VTI、歐洲的VGK、亞太的VPL、新興市場的VWO等,清一色的發現近幾年殖利率都僅2%至3%左右,非美國市場甚至要針對股息預扣30%。

低利率時期,多數時間持有VT殖利率不到2%,試算一下:

2%利率,投資100萬台幣,每年利息2萬,月均1,666。

3%利率,投資100萬台幣,每年利息3萬,月均2,500。

5%利率,投資100萬台幣,每年利息5萬,月均4,166。

7%利率,投資100萬台幣,每年利息7萬,月均5,833。

9%利率,投資100萬台幣,每年利息9萬,月均7,500。

以每月領到的現金流來說,持有單純追蹤市場指數的ETF的表現真的是不夠看,2017年7月10日1股67.5元的投資100萬VT,殖利率不到2%,月均現金流不到2,000。

回顧過去,想要比較好的殖利率買VT,VT殖利率最高的時候發生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最高達到5%多,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也不一定能出手。

低利率時期,投資ETF要產生符合預期的現金流,本金要很大,更重要的是投資的總報酬,如果只追求配息,卻賠了本金,或是資產漲幅跟不上基準指數,那麼也只是換得自己的心安而已,更可能是風險承擔能力的關係。

「平庸」的報酬率

指數是市場中的股票經過加權方式而產生,ETF或是指數型基金追蹤特定市場的指數,如果市場整體上漲,代表指數也上漲,追隨指數的ETF、基金淨值亦跟著上升,這是我們投資ETF或是投資指數型基金獲利的方式之一。

下列兩張圖表顯示VT的自2009年來的報酬,全世界的平均報酬率。近3年,年化報酬5%;近5年,年化報酬10%。

VT報酬表一

 

VT歷年報酬

 

如果自行選股,或是擇時操作,許多投資人報酬勝過指數許多,拿波克夏的績效來與VT相比,VT真的是輸慘了。

對於指數的平均報酬,許多人持不同觀點。

即使指數報酬十分平庸,巴菲特仍然推薦一般人投資S&P 500,不厭其煩的推薦指數型基金,但為什麼主動投資還是受到散戶歡迎呢?

或許,承認自己是「一般人」是件困難的事吧,投資ETF,獲得的就是市場指數的報酬,簡單又平庸,失去證明自己的機會,平淡的投資對於許多成功的投資者來說,投資像尋寶遊戲。

主動選股,配合勝過指數的報酬率,常能為投資人帶來一種成就感,證明自己眼光是正確的,激勵自己,我能打敗大盤,我的績效領先平均值。

也有些人認為,投資過程中最有成就感、最令人興奮的是調查研究的過程,而非最終找到投資的對象,對這類朋友來說,結果是次要的,他們享受著研究的過程。

投資ETF,就直接跳過選股的階段,也沒了尋寶的樂趣,沒辦法向親人、朋友分享自己賺錢的過程,炫耀自己過人的策略。

如果採用定期買入的策略,怎麼跟朋友分享致勝的策略?朋友問:「怎麼投資呢?」,我們回答:「就存錢每年買ETF阿」。

That’s it,投資理財的聚會中,不小心成了句點王。

工作、儲蓄、定期購買,如此單調的策略,賺錢的過程實在是太乏味了,投資人甚至會連看盤這件事情都索然無味。

我們難以證明自己的成功策略,獲得報酬率不是因為自己慧眼如鉅,看見被隱藏的價值,相反的,這些報酬率都是各行各業的人們努力付出的結果。這個獲利過程,如同湖泊一般,十分靜謐。

結語

如果看完上述的觀點,覺得自己能接受這些缺憾,再好好考慮一下指數化投資是否適合自己。

即使我投資了ETF,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進一步?這個方法適合自己嗎?未來呢?投資理財的過程包含了決策,如果連基本功課都無法靠自己完成,在未來,恐怕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任何一種投資方法都有它的優勢與劣勢,即使是指數化投資,也並非能迅速累積財富,能夠迅速累積財富的只有自己的收入,我們可以選擇成為專業人士貢獻所長,才能成為高薪人士。或是解決需求,換取財富。

綜觀財富排行榜,靠投資致富的不多,但靠專業、眼光創辦企業的卻很多,指數化投資、ETF這些都只是追求財富的工具而已,能帶來財富的還是我們自己本身,共勉之。

責任聲明

本文僅為作者本人自行蒐集之資料,並不保證資料正確無誤,亦不構成投資的意見或建議,或招攬投資該類基金,任何人觀看本部落格之文章而欲從事投資行為,應自行考量本身財務狀況、投資目標、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及理解相關基金、ETF及產品的性質與風險,並應自行對所有責任負責,與本人無涉。

延伸閱讀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分析(VT)

4 Comments

    1. 看你如何進行配置,基本上股票型的我會建議VT。

      如果想控制個市場的比例,追蹤標普五百指數的ETF還必須搭配其他市場的ETF。

      AOA則是子母ETF,也是一個簡單完成股債配置的ETF,也易於管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