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所有文章

《金融創造文明》閱讀筆記:德國惡性通膨對美國人投資偏好的影響

1920年代,美國人與英國人對於投資上的偏好大不相同。

當時英國人創辦國外及殖民政府信託投資這家公司,是為了賺取相對高水準的平均債券殖利率,著眼點並非股票的資本增值。

比如亨利.洛溫菲德在倫敦研究全球分散投資時,多半是利用債券來說明何謂穩健的投資政策。

而在美國,因為一次大戰後德國的惡性通膨讓全世界為之驚恐的緣故,讓美國人投資偏好則大大偏向股票。(美國人還是會買債券,但是人們開始愈來愈擔心。)

1921至1924年,德國的物價暴增超過一兆倍

1918年至1924年間威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由於背負巨額的戰爭賠款,必須流出德國的資本金額太大,導致通膨如乘著火箭般飆升,走上嚴重的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之路。

自由時報王惠慧在《德國狂印鈔付一戰賠款 民生凋敝埋二戰種子》整理關於德國通膨的歷史。

20世紀初德國威瑪共和惡性通膨時期,大量馬克紙幣被堆在德意志帝國銀行。
自由時報王惠慧取自Bundesarchiv, Bild 183-21648-0429(CC-BY-SA 3.0)

1922年7月到1923年11月間,德國物價飆漲38.7億倍,通膨率達到36,000,000,000%。

失業率快速上升,實質稅收以令人警覺的速度消失,糧食愈來愈短缺,幾乎無法以馬克進行任何交易,整個國家的經濟機器形同停擺。

德國央行無限量的印鈔,結果造成馬克惡性通膨,商品價格急速上漲,一杯咖啡要價5000馬克,喝完結帳咖啡價格已漲到7000馬克;

有婦女用手推車載馬克現鈔去超市換食物,結果手推車遭宵小偷走,馬克現鈔被遺棄在原地,後代經濟學家因此以「手推車通膨」(wheelbarrow inflation)來形容那次災難。

The currency lost its meaning. A wheel barrel became a wallet.
惡性通膨讓貨幣失去了意義

當時食物消費佔德國家庭支出的比例,從原先的1/2增加至4/3,包括奶油、火腿、茶葉及雞蛋等價格暴漲30倍-40倍。

馬克等同無用的紙張,被拿來當作壁紙,甚至到冬天,整疊的鈔票被當作柴火丟進暖爐。

1923年4.2兆德國馬克 才能兌1美元,10月底危機結束前,德國的貨幣存量約只夠買1條1公斤的裸麥麵包。

1924年的貨幣改革就消去流通紙幣上的12個零。

威瑪共和國時期德國馬克貶值,紙幣被用作壁紙。
自由時報王惠慧取自Bundesarchiv, Bild 102-00104(CC-BY-SA 3.0)

一個接著一個的零不斷冒出來,處處可以看到人們帶著一車車的現金要進店裡買東西,或者是把紙幣當成壁紙,這些畫面威脅到人們對政府的基本信任。

1922年,紙鈔在孩子們玩耍時幾乎沒有價值
孩子們站在價值100,000美元的塔樓旁邊,價值一美元。 1923年。
1923年,孩子們站在價值一美元的100,000馬克旁邊

耶魯的經濟學家厄文.費雪(Irving Fisher)更進一步,他假定一般人可能無法認知貨幣貶值的可怕效應。

他給儲蓄大眾開的藥方是:遠離貨幣與債券。

因為他認為未來的錢可能毫無價值,比較好的做法是購買實質的標的,比方說實質的企業。

在30年代華爾街股市大崩盤之前,他認為股市仍可一直漲下去,之後出現經濟大蕭條,他個人的股票投資也損失慘重。

在1920年代無限樂觀的世界裡,費雪預見將以股票和投資信託為基礎形成新的金融秩序。

無論大小,所有投資人都將持有以廣泛分散的股市投資組合構成的投資信託,投資信託則將會為美國公司的股票帶來可長可久的需求。

遺憾的是,費雪提出這番預測的時間是一九二九年夏天,這是美國大眾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年。

這一年,費雪不僅失去了畢生的積蓄,也把岳家的資金賠光了。

耶魯大學救了他,買下他位在紐哈芬市(New Haven)前景街(Prospect Street)的豪宅再租給他,直到他一九四七年過世為止。

他對市場的預測對他造成了陰影,跟著他一輩子。實際上,連他過世了都還沒散去。

Dow Jones – DJIA

你好,我是蔡至誠PG,《阿爾發證券投顧》教育長,《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增加被動收入,我們公司推出的機器人理財平台能讓你一站式做好規劃,幫你追蹤財務目標達成率,幫你挑選低成本的ETF投資組合,投資之後24小時追蹤與自動再平衡

陪您一起安心達成財務目標,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官方LINE@預約諮詢,讓今天的投資更輕鬆,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來源
全球通膨史2》德國狂印鈔付一戰賠款 民生凋敝埋二戰種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