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關鍵的投資原則
為什麼大多數投資人賺不到大錢,而少數人能獲得財富自由?為什麼有些人投資年年賺翻,而有些人只能勉強打平甚至虧損?投資成功是靠運氣、天分,還是方法?
我整理了10條關鍵的投資原則,這些原則幫助我在市場中少走很多冤枉路,讓投資體驗變得更好。
1、擁抱並接受當前市場的價格Embrace Market Pricing
2023年平均每一天成交量高達6330億,每秒鐘都有數百萬筆交易發生,每個成交的價格,都是全球投資人根據所有已知資訊決定的結果。市場如同一台超級電腦,價格已經反映了一切可知的資訊。所以,試圖透過預測市場來獲利,其實是與市場對抗,勝率極低。
你認為你能比市場更聰明嗎?
華爾街的老手不試圖預測市場,他們順應市場並從中受益。你也應該如此。
2、不需要試圖預測市場Don’t Try to outguess the market
想像一下,如果有 2,860 個人參加一場投資比賽,10 年後,只有 45% 還活著,而真正打敗市場的人,只有 18%。
這場比賽殘酷嗎?沒錯!這就是為什麼試圖預測市場很難贏。
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
■股票基金開始時有2,860支註冊基金,結算時只有45%倖存,其中只有18%跑贏基準指數
■債券基金類別,開始時有1,655支註冊基金,結算時只有49%倖存,其中只有15%跑贏基準
3、別追逐機過去績效Resit Chasing Past Performance
你有沒有買過一檔績效超好的基金,結果一買就跌?
研究顯示過去績效突出的基金在未來仍表持突出的比例,多數績效表現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基金都沒辦法在未來五年內持續保持。
股票型基金當中,只有22%的基金在未來仍保持前四分之一。
債券型基金中,只有31%的基金在未來仍保持前四分之一。
投資就像開車,盯著後照鏡是開不好車的。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盲目追高可能讓你錯過真正的機會。
4、讓市場為你工作與服務Let Markets works for you
投資就像跑馬拉松,不是衝刺 100 公尺,能堅持到終點的,才能拿到獎牌!
畫面上這張圖顯示過去百年來股票與債券的長期增長走勢圖,從歷史數據顯示,股票與債券市場都提供了比通貨膨脹更高的增長,意思是金融市場會獎勵耐心的長期投資人。因為提供了資本,給需要資金的對象,人們可以預期可以獲得正的報酬。
政大周冠男教授所說:「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要在正確的道路上耍廢。」
5、掌握帶來投資報酬的驅動關鍵Consider the drivers of returns
學術研究發現是什麼因子帶來了報酬,預期報酬取決於當前的市場價格與未來預期獲得的每一筆現金流。
統整在股票與債券中三個帶來報酬最關鍵的因子
- 股票:
- 規模因子:小公司股票長期優於大公司股票。
- 價格因子:價值型股票長期優於成長型股票或是價格高的股票。
- 獲利因子:高獲利能力的公司股票優於低獲利能力的股票
- 債券:
- 期限因子:長期債券相對於短期債券的額外報酬,補償投資者承擔的較高利率風險,歷史數據顯示,當較長期與較短期債券之間的殖利率差距(期限利差)擴大時,較長期的債券報酬潛力通常會提升。
- 信用評等因子:低信用評等的債券通常提供更高報酬,以補償違約風險。歷史數據顯示,當美國中期公司債與公債之間的殖利率差距(信用利差)擴大時,公司債的報酬潛力會提升。
- 貨幣因子:全球貨幣提供更高預期回報和降低波動性的機會(Global currencies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higher expected returns and reduced volatility)
6、明智的實施多元化投資Practice smart diversification
以台灣為例,只持有0050,那麼就只投資到1個國家50檔股票。
如果0050不夠分散,你覺得持有什麼比較好?
以美國為例,只持有SP500指數,就只投資到1個國家500檔股票。
但全球指數可以投資到47個國家,超過8000檔的股票。
光是買 0050 或 SP500 還不夠!如果你真的想分散風險,至少要考慮全球市場,例如 VT(全球股市 ETF)或 ACWI(全球指數 ETF),這樣你的投資就不會只受到某一個國家影響。
7、避免挑選進出場的時機Aviod market timing
你認為自己能挑中未來十年最強的標的嗎?
過去 15 年,每年表現最好的投資標的都不一樣。試圖預測市場,就像試圖預測接下來哪隻麻雀會飛起來。
2009年是新興市場表現好,2010-2011是美國房地產,2012變成國際小型股,2013又是美國小型股,2014-2015是美國房地產,2016是美國小型價值股,2017-2018是新興市場與債券表現好,2019-2023有時是美國股票比較好。
這就像是追流行一樣,去年流行寬褲,今年又變成直筒褲,明年可能又變緊身褲! 與其猜哪個標的會流行,不如直接多元投資,什麼都持有一點!
8、管理你的情緒Manage your emotions
許多人都很難將自己的情感與投資區分開來。
當我們投資的時候,市場會上上下下的波動,當看到帳戶金額漲跌時,情緒也會隨之波動。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投資人,會根據這些情緒行事,這意味著市場上升時傾向加碼,而在市場下跌時則贖回。
但這對累積財富是有害的,因為會長期處於買高賣低。
如同世界有著春夏秋冬,在投資的過程中,市場將上漲和下跌,
因為每次市場下跌,在感覺上都會覺得自己變得貧窮,但實際並非如此,即使在短期表現不佳的時期,我們其實都比起剛開始時更富有。
從情緒主導的決策轉為紀律思考的差別,在於:
- 耐心
- 紀律
- 優質的建議
- 精準的規劃
隨著時間經過,我們的財富將逐漸成長,每經過一次市場循環,都將比之前更富有,距離財務目標更近。
9、看清新聞標題之外的東西Look beyond the headline
每日的市場新聞和評論可能會挑戰您的投資紀律。有些資訊激起人們對未來的焦慮,而有些資訊則誘使你追逐最新的投資時尚。當頭條新聞讓您感到不安時,請考慮其根源並保持長遠的眼光。
10、專注於你可以控制的事情Focus on what you can control
金錢是結果,投資是一種習慣。投資時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可以分成五步驟:
- 制定適合您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計畫。
- 根據預期收益的維度建構投資組合。
- 全球多元化
- 管理費用、週轉率和稅。
- 在市場低迷和波動時保持紀律。
真正的富人不是靠運氣,而是靠紀律與策略。
想在投資市場勝出,就要擁抱市場、分散風險、長期持有,讓資產為你工作!
曾管理耶魯大學超過 140 億美元的校務資產大衛.史雲生(David F. Swensen),曾說:「不要嘗試任何花俏的東西。堅持簡單的多元化組合,保持較低的管理費用,定期對組合中的資產配比進行調整,以保持你的資產分配符合你的長期目標,你最終會擊敗金融市場絕大多數的投資人。」
投資不該是個複雜的遊戲,而是遵循簡單但有效的原則。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