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2025年是AI大爆發時代,我的3個想法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AI帶給我們的一些轉變,以及在這個快速AI快速成長的階段,我的現在的想法,並整理成三點。

今年以來,Elon Musk推出了Grok。最近,我基本上都在使用Grok,之前我使用的是ChatGPT,每個月都有訂閱,但現在暫時把ChatGPT的訂閱暫停了,當然是在體驗不同的AI模型,可以運用在我們什麼樣的方面。

像我現在工作、整理資料或者在寫作上,都會運用到這種AI,特別是Grok,它在寫作上面真的比自己寫得更快更好,雖然有時候AI還是會有些空泛,但在整個進步的速度上,還是令人有點覺得不可思議跟畏懼。

但在這浪潮中,還是要盡可能接觸並適應,所以後來我特別喜歡嘗試把自己的想法條列式地整理,再提供給AI,讓它幫我寫成一篇文章。

這些事情讓人覺得非常畏懼,會覺得說自己的存在價值是什麼,它什麼都會,那我們還要做什麼樣的事情?不光是我,甚至我們公司的董事長都覺得這進步太快了,也覺得在未來五年十年內,我們這個世界會迎來飛速的成長。

回到AI大爆發,我的三點想法分成個人層次、職場層面和快速進步上的反思。

首先,個人層面,AI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

我的想法是,它是一支很厲害的筆,就像iPad和筆一樣。我們有筆和紙,但如果想畫畫,它可以幫我們畫出不同的畫像。在臉書社團上,有些AI創作的畫真的非常厲害,但會有不同樣的東西。所以,在個人層面上,思考和擁有自己的特色會在未來非常重要。同樣的AI,不同指令會產生不同結果,就像不同風格的畫家一樣。

第二點是保持持續的好奇心和自學能力,多針對延伸資訊做研究、查證和比對。

我覺得現在有了AI的輔助,我們進步比以往更快。像我的小朋友們今年就要出生了,如果他們以後問到天空為什麼是藍色或為什麼會下雨,不需要太擔心,所以後來,我也把AI工具分享給周邊帶小朋友的家長,減輕育兒上的負擔。

接著是職場層面,也分成兩點。

第一點是累積軟實力和建立關係,這些暫時還是AI沒辦法取代。例如在人與人之間互動上,在談生意或談判時,還是傾向與人建立關係,特別是在金融業更是如此。因為金融業本質上建立在人與人的信任上,而AI是一個很好的助手。

我們是否要與某人建立關係,人格特質和人品在未來更重要。例如未來可能透過AI分析某人的人格,看是否值得合作。所以,在建立軟實力和長遠關係上,可以多花時間。

第二點是人才招募和技能培養。

我與Youtuber囧囧聊到人才招募,她提到中階人才可能會消失。高階人才可以做到無可取代功能,而初階人才成本較低但透過AI可以迅速達到中階效果。他認為中階人才對企業來說可能不再需要。而我目前看法還沒有定論,但確實覺得生產效率提高了,例如寫作或研究上的速度都有提升。

最後反思則分成三部分

首先,好像沒有什麼是無可取代的,那該怎麼辦?

我開始轉向追求真實、不完美的東西,更喜歡看一些真實而非完美的事物。例如短影片中日本單親爸爸帶女兒成長故事,很感動也讓我眼眶泛淚,這些情感仍然是我們身為人能做到的。

其次,即使AI再強大,有些東西始終屬於我們人類。例如旅行中的隨機插曲,如大學時與同學去日本自助旅行,下雪夜晚不能看東京鐵塔,但我們一行人就在東京鐵塔旁的路邊堆雪人,這個回憶對我來說非常珍貴,且無可取代。

第三,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AI解決更多問題或創造更高價值,目前我還沒有答案,只是先盡可能地關注新應用,用在我們的工作當中。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不知道你在這個AI時代中的感受如何?你覺得它會不會搶掉很多人的飯碗?或者它幫助你很多?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我對未來非常樂觀,也很感謝有這些科技。但身處大浪潮之下,希望能享受衝浪過程,那當然是最棒的。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