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聯絡到一位朋友,先姑且稱她小文,在電話中我們聊了小文的投資理財。
小文想投資的原因想要旅遊,覺得工作就是為了要出去玩,是因為疫情無法出國,才開始存點錢投資,一開始存9千,後來又拉高成1.2萬。
現在的投資理財方式,就是看大多數投資人投什麼,自己就跟著投資。
主要的持股以金融股、兩三檔ETF為主。
其實已經算是相當穩健的策略,我也提醒小文,目前她的投資都是布局在同一個區域根類似的產業,好的時候很好,但可以思考有什麼潛藏的風險是自己沒有考慮的。
剛好小文自己是住在空軍基地附近,常常聽到飛機起降,在兩岸緊張的時候更甚。
到這邊小文自己就知道,自己在投資上可能面臨什麼風險,我也分享了其中的緣由,以及如何補強。
不過我好奇小文有遇到什麼困擾。
小文說:「說實在,有點點擔心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畢竟也不想自己被割韭菜(笑)、也會擔心熊市套牢,所以也想幫自己做一下整體的檢查。」
另外我了解了小文的年齡,小文說自己40歲。
說到年紀,小文又說這年紀比很多人晚開始,語氣聽起來有點點嘆息,自己存到100萬就很不錯了。
我這邊也鼓勵小文,40歲能有準備投資的意識,已經是很好的時間點了,特別是準備退休金,算是能超前部屬了。
總比好過50多歲才開始,真的來得及。
我說以同樣每個月1.2萬的,60歲可以存到600萬。
聽到這個數字,從聲音就能聽出小文的驚訝,她說這是她從沒想過的金額,聽這個聲音,我都替她開心。
一來開心是她對這個金額滿足,那麼這樣的規劃就很適合她,否則如果不滿足,那麼還有許多環節需要調整。
能夠滿足自己能達到的目標,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也補充說明,現在的科學化的投資管理應該如何進行,是她後續可以多思考的。
有目標的規劃,小文感覺人生頓時有了方向,不會只在是工作、花錢的循環。
有了方向,就知道自己60歲時不包含勞保勞退帳戶多600萬,每年多20萬的出國旅費,這種感覺,真的是很不錯,在電話中我們彼此都開心了起來。
彼此約定好後續的行程,我們結束了通話。
這也是我的工作日常,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每一通電話所談的,都是規劃更美好的前景。
用剛好的金額在最佳的時間點達成目標,我想這也是我能提供的協助。
提醒自己,我們的職責在於當人們過度樂觀的時候提醒風險,謹慎以待;
當人們深陷無助與恐懼時,帶給他們希望。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