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帳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是「具有自動對帳功能的電子帳本」。
這本電子帳本的特色:
- 只能一直增加紀錄,無法竄改。
- 分散。
- 用密碼學來保護。
只允許增加、不允許刪除的線性結構,由是一個一個區塊串聯起來,成為一條鏈,這也是其名字「區塊鏈」的來源。
增加紀錄
每一次交易,就是改變帳目,用戶會在本子上添加紀錄,記下我們做了什麼,數次交易後,帳目經大家共同認可後,產生的「共識」。
因此「區塊」代表用戶對於一段時間內交易的共識,例如:大家都知道我把一個東西賣給你這件事,我們可以把區塊想成一種狀態。
這樣理解:
(交易+交易+交易)=帳目
帳目經過共識後形成區塊。
(帳目+帳目+帳目)=帳本=區塊鏈
一本帳本,就是一條區塊鏈。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三個區塊鏈常用語:
- 交易(Transaction)
- 區塊(Block)
- 鏈(Chain)
區塊鏈的世界變成這樣:
(交易+交易+交易)=區塊
(區塊+區塊+區塊)=區塊鏈
交易(Transaction),是改變賬本狀態的行為。
一段時間後,紀錄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交易和狀態結果,大家共同認可現在這本帳本的紀錄,達成「共識」,這個達成的共識就是區塊(Block)。
每次共識生成的區塊,就是參與者重新確認區塊中所有交易、確認改變的狀態。
鏈(Chain)是由每一個區塊按照發生順序串聯而成,是整個狀態變化的日誌記錄。
加入意義後
- 交易(Transaction)是行為。
- 區塊(Block)是狀態。
- 鏈(Chain)是結果。
從生活化的角度來想,區塊鏈就像是寫共同日記,我們把每一天大大小小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後每天睡前校對,整理成一本日記。
分散
區塊鏈也是「去中心化」,其實是「多中心化」,不須中央組織來管理,改由所有參與者來管理,因此是「去極權中心化」,改為「參與者中心化」。
將認證權力分散到所有參與者身上,去除中央集權,每位參與者都是「中心」。
每位參與維護的人稱為「節點」,參與維護節點都能獲得一份完整記錄的副本。
區塊鏈的用途
區塊鏈是用來解決信任問題,不是用來儲存資料,因此把區塊鏈當成資料庫效率不是很高。
透過這種技術,能在陌生人彼此之間建立互信機制,而且不需要第三方擔保,當然現階段技術還不成熟,無法做到完全的無第三方擔保,例如法定貨幣轉換到區塊鏈資產上必須透過交易平台,或是透過代買公司等等,但這仍意味著具有很大的發展性,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區塊鏈不是要顛覆現有技術。
區塊鏈是源自於多項既有技術的新事物,與現有技術息息相關,只是在解決多方合作和互信機制上多走了一步,但並不意味著它將徹底顛覆已有的商業模式。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用戶仍需摸索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時機與場所,配合舊有系統以解決問題。
打賞作者
BTC:13C9cV6RjBaxekG3wby8AirtXVj8HjnW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