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

並非所有的成功都歸功於努力,也並非所有的貧困都歸因於懶惰

摩根豪斯(Morgan Housel)是Collaborative Fund的合夥人,也是《 The Motley Fool》和《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著有《金錢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Money)一書。

Morgan Housel寫了一篇給兒子的財務建議,內容談及我們關於物質以及心理上常忽略的觀念,他說:

你可能會想要一台昂貴的汽車、一條精美的手錶和一棟大房子。

但是我告訴你,這並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是別人的尊重和欽佩。

你認為擁有昂貴的東西會帶來幫助,但其實在你重視的人眼中,它永遠做不到。

當你看別開好車時,你不會想到「哇,那個人很酷。」

相反,你會想:「哇,如果我有那輛車,別人會認為我很酷。」

你察覺到不同嗎?

沒有人關心車上的那個傢伙。

就如同空軍一號之所以是空軍一號,並不是因為它是一台特殊的飛機,而是因為總統在上面。

你可以擁有這些東西,但是要意識到,人們真正追求的是尊重,謙卑帶來的好處最終會多於虛榮。

人們會敬重你,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你做過什麼事情,而擁有的東西能快速吸引三秒鐘的尊重,但尊重是否長久終取決於你的一言一行。

我們通常會認為只要在財務上的成就是爭取來的。

的確,大多時候是這樣,只要達到某個門檻大家會下意識認為你很成功,但其實這門檻比多數人想的還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事情。

人們現在的生活反映了他們過去的遭遇,有好,也有壞。

其中很多是由運氣、事件與機運驅動。

有些人出生在鼓勵教育的家庭中,有些人則是相反。

有些出生在繁榮的經濟體中,鼓勵創業,有些出生即面臨戰爭、飢荒與貧困。

我希望你成功,我希望你努力贏得它。

但你也要意識到,並非所有的成功都歸功於努力,並非所有的貧困都歸因於懶惰

在評判別人時,請記住這一點,包括你自己在內。

的確,我們有時下意識認為成功是因為天資聰穎,某人失敗是因為懶惰,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但有很多時候僅僅是運氣好或是資源多。

但世界正是如此搞怪,它是綜合的,沒有單一因素會決定結果。

這聽起來可能很刺耳,但我希望你在某些時候很貧窮。

當然,即使貧窮也不要掙扎,不要不開心。

但是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如果你無法感覺金錢的稀少性,就無法真正體會它的價值。

「缺少」,將教會你必要與想要之間的差別。

它將迫使你學會分配預算,學會享受自己擁有的東西,修復損壞的東西並在購物時討價還價,這些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

當學會有尊嚴地生活在貧窮中,你將能輕鬆應對金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伏。

金錢,能買到最好的東西就是對於時間的掌控

它為你提供了選擇,並讓你擺脫了依賴的麻煩。

有一天,你會意識到這種自由是讓你真正快樂的事情之一。

談金錢與時間,2020年我最有感觸的文章是Nick Maggiulli的《Running Out of Time Before Running Out of Money》,內容略以Nick在他23歲的時候,告訴自己希望到30歲時擁有50萬美元,結果在今年31歲時,身家還不到50萬美元。

幾天後Nick收到讀者的Email:

我已經讀了多年您的文章,但是您的最新發文促使我回覆。

我30歲才開始投資。

現在則接近70歲。

很快的,在花光金錢之前,我將盡我的時間。

本來應該、本來可能、本來可以,都不重要了。

做出決策時,我們只能根據已知事項做出決策。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如果那個時間點做什麼,現在就不一樣。

例如如果在200元買台積電,現在就賺多少;如果不要賣那麼快,現在多賺多少。

如果終究是如果,過往的事件不能影響我們對未來的決策,我們只能相信:過去的選擇都是當下能做出的最好決策。

你的儲蓄率與收入與支出有關

Morgan Housel認識一個以薪水為生的牙醫,收入頗豐,但總是在財務危機的邊緣。

也認識另一個人,他的收入從未超過50,000美元,卻靠著節省累積一筆財富。

兩者的差異完全取決於他們的支出。

你賺多少並不能決定你有多少。

而你擁有多少並不能確定你需要多少。

學會減法的生活,這樣是控制未來財務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但也不要因而成為守財奴或吝嗇鬼,而是取得兩者的平衡點,讓人生各階段的快樂值極大化。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2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