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投資理財入門所有文章

比起財富自由,更該追求變現能力

如果對於「財富自由」的定義是:「被動收入>生活開銷」如此簡單,要達到這種狀態只要壓低生活開銷即可輕易達成,然後就可以宣稱達到「財富自由」,滿足於自己的小確幸。

這種模式顯現給常人看的樣態是:獲利遠超生活所需開銷,Covrer消費型負債綽綽有餘,逍遙出國行,創造美滿生活的形象,然後開課收費,教你怎麼達到「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要教嗎?水到渠成而已

「被動收入>生活開銷」這種「財富自由」只是隨時會被打破的狀態,對你毫無意義。

因為採取被動投資後每一年的投資報酬率無法預測,報酬率也不穩定,除非將資產轉為債券報酬鎖住在固定的區間,但一般人投資並不會先接觸固定收益資產,此外對於年輕人,有大把時間來拚一波爆發性成長,沒必要把自己全部的資產鎖在一個特定區間的報酬率。

雖然數據顯示長期年化報酬落在特定區間,但未來變化越來越大,我不覺得有什麼是穩定的,尤其整理完《就業的終結》這本書的心得後,更是如此。

現在我認為如果要定義財富自由,應該是「腦袋的變現能力遠超於一切開銷」,這個概念也是某神一年前分享的概念。

「財富自由」=「腦袋的變現能力」>>「一切開銷」。

變現能力(Liquidity),指某項資產轉換為現金或負債償還所需之時間,因此現在的概念是:「被動投資金錢,主動投資腦袋」,多開發「腦袋的變現能力」,增加蓄水能力才是根本。

重新定義資產配置包含「腦內資產」以及「物質資產」,彼此間的再投資與平衡都十分重要。

另外,在尚未找到爆發性獲利模式前,別辭去工作,乖乖地掙一分錢一分錢、穩穩的長期獲利才是王道。

再次複習:

「財富自由」=「腦袋的變現能力」>>「一切開銷」。

「被動投資金錢,主動投資腦袋」。

「資產」=「腦內資產」+「物質資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