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所有文章

基金是靠投資還是靠行銷?

基金怎麼樣贏過大盤?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透過投資策略的選擇創造超額收益,一種是從行銷面向,選擇比較偏頗的基準指數去做對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鉅亨買基金」整理,績效以新台幣計算至2021/6/30。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模擬回測,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

如果以台股基金在評估的話,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台灣加權報酬指數」還是「台灣加權報酬指數」。

加權報酬指數(含息)是假定把配息做再投資,對投資人能創造的報酬。

而「加權股價指數」因為沒有計算股票除權息(配股、配息、再投資報酬等),比較沒辦法反應台股市場的報酬率。

如果基金是以沒有還配息報酬率的「股價指數」去做對比,很容易營造出基金報酬勝過大盤的假象。

舉例來說,台大張森林教授從TEJ資料庫下載了群益馬拉松基金的淨值和台灣加權報酬指數的日資料。

台灣加權報酬指數從2003年1月2日開始編制,資料期間是2003年1月2日到2021年9月8日(約18年9個月的資料)。

在這段期間,群益馬拉松基金的報酬率為520.6%,而台灣加權報酬指數的報酬率為654.35%。

可以看出,群益馬拉松基金的績效比大盤的報酬還要差,而且從下圖也可以觀察到群益馬拉松基金的風險也比較大(價格波動高)。

雖然主動式操作的基金訴求在於長期勝過大盤,但從上面這段情形我發現不論在短中長期的績效表現,基金都未必能明顯優於緊貼指數的ETF及被動式基金。


【索引頁】投資理財心得、投資工具、學習文章、ETF文章一次彙整

【新手村】給0基礎投資理財新手的16週學習指南

如果你有投資理財上的疑問想要解決,我推薦你加入我的線上課程《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學習,我相信這門課可以解決你8成以上的問題,如果上完線上課仍有不了解的地方,歡迎你填寫表單預約諮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