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看不太懂棒球,覺得要看很久,所以始終是個門外漢,看棒球甚至會讓我想睡。
隨著年紀增長,我試著從投資領域切入去理解這項運動,我發現棒球這個領域跟投資有些類似,也帶給我一些新想法。
原因在於棒球領域除了技巧,運氣似乎也是重要的一環。
運氣會帶來不確定性,棒球的不確定性在於把球打出去後,還會有「人」這因素。
只要是打進場內的球,除了打出去那瞬間可以多少控制球的路線,剩下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
(不像籃球,球框是固定的。)
棒球你打得再紮實再強勁,被敵對球員一個美技接殺,再美的球路都沒用,更別說美美的Ending pose了。
就算真的一棒打到全壘打牆外,都可能被敵對球員爬牆美技沒收,一起來看看,那些年被沒收的全壘打。
不只打擊如此,投球也是。
除非你能完全三振,不然只要隊友一個守備失誤,所有努力直接化為烏有。
甚至有時候你投球表現極好,但隊友表現沒跟上或是打不回分數,一樣沒勝投。
我想這也是棒球迷人的一點,在場上沒有絕對的事情,有許多的可能性,比如對手可能漏接而讓比賽反轉,任何事都有可能。
投資也是,可能你看中了一檔股票,各項數據指標都很完美,但只要市場沒有認同,給予的評價就不高,量沒起來就是不會漲,就算漲上去,也可能被空軍壓下來。
有可能隨便買,過幾天就爆衝狂噴。
任何有點經驗的投資人都會承認,運氣也扮演的一部分的成分,甚至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投資與棒球,兩者都是充滿不確定性。
兩者都是有人,是眾人的決策。
兩者都是有可以控制的、以及不能控制的。
這就像我們的打擊技術很好,但我們卻不能控制對手、也無法確保隊友能夠正常發揮。
在投資領域,儲蓄率、財務目標、資產配置是我們能控制的,市場表現、群眾意識則不行。
就像上面這張圖講的,我們能控制風險(Risk)、成本(Cost)、時間(Time)、投資行為(Behavior),但是我們不能控制投資報酬(Return)。
但人有趣的在於,我們只會關注報酬,很少關注風險、成本、時間、投資行為。
即使是我剛開始投資,好像也是從右邊開始,先看能賺多少,再來決定後面的事。
一般來說人的思路會是由右而左,比如說:為什麼做個股呢?一般人會說因為報酬高啊!我為什麼要追求平均的收益呢?
過幾年之後,我才發現這是一件可惜、可怕的事,也可能讓自己鑄下大錯。
隨後,我發現從左而右,好像會更好一些,而且最右邊的報酬好像只要把左邊顧好,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成功的正確途徑就是把事情變單純,專注在我們能做的事情就好了。
這其中的原理就像是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說的:
「逆向,永遠逆向。」
「正向思考問題是不夠的,你也必須逆向思考,就好像一個鄉下人想知道自己將死在何處,目的是為了永遠避免到那個地方去。事實上,很多問題無法以正向的方式來解決。」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