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認對愛不擅長,尤不善表達,當今天把線上課的錄製告一個段落,趁著空擋,在Goolge搜尋打上「學習愛人」這件事。
再不補救一下,我想可能賺了金錢,賠了感情。
找到《「愛人」是需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出自《辛老師的私房國文課》一書。
對於愛這件事情,是人天生就有、就需要,這是一種出於本能的能力。
但當不懂「愛」是什麼,人就容易混亂。
好,不懂就嘗試弄懂它。
什麼是「會愛」呢?
會愛,指的是能「愛的適當」。
什麼是「愛的適當」?
「愛的適當」是讓被愛的人,因愛而成長得更好。
就像種花,可以讓花開得更為美好;
種樹,可以讓樹長得更好。
簡單來說,因愛,而讓被愛者滋長,這即是「愛的適當」。
愛從哪開始?
一般的愛,從動物本能開始,這是生命衝動所帶來的。
但若沒有自無提升,佔有性的衝動、醋意、控制欲說不定會把人嚇跑。
作者從《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引出真正愛的開始,是從對別人的尊重以及體貼別人的需要開始。
一個適當的愛,得從一種適當的尊重中開始,所以適當的愛不是黏在一起,反而是在適當的距離中相互尊重,雙方才能夠共同成長相伴。
另外這篇文章在後半部提到《中庸》。
什麼是中庸?
中這個字,在古代都指「不偏不倚」,除了四書五經讀過之後要曉得是孔子所說的「仁」字上,「中」還有另一個意思,「中」可以通這個「衷」。
「衷」是什麼?
「衷」是指「心之中」,也是指「情」,所以說「中庸者,情之用也」、「中庸者,用衷之道也,及用情之道也。」
用情之道用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之意,也即是在日常、日用生活之間,我們的情感都能恰到好處。
「庸者,用也」,指日常生活之所用,或問為什麼不直接用這個「用」字而用「庸」呢?
因為是強調日常生活所用之故,日常就是指日常生活。
《中庸》裡面有許多偏重感情的討論,作者說這成了《中庸》的特色。
多數宗教與哲學都認為感情是一種非理性且具有危險性的東西,但《中庸》認為感情是生命的中心。
以前沒想到可以從古典中學習情感的東西,今天因緣際會下發現人的情感自古以來就有,所以從古籍中學習,體驗古人所展現的生命情調,不失為另一個學習的好管道。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