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投資
講者介紹
想靠投資賺取理想的報酬嗎?但績效總是起起伏伏,常常落後大盤指數嗎?
現在市場上出現一種能追蹤指數表現的投資工具─ETF。
ETF,又名「指數股票型基金」,不需付出高額的管理費也能取得與指數同樣的報酬。
越來越多的ETF產品,除了追蹤股票指數外,目前也有追蹤債券、原物料、外匯的ETF。
PG為財經部落客,定期在「PG財經筆記」發表文章,內容涵蓋ETF投資、資產配置、理財觀念等。
想了解ETF投資的優點及跟其他投資工具的差別嗎?歡迎大家來聽聽PG的分享吧!
時間
2017年9日27日(星期三)18:30至21: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新生302教室
介紹
ETF背後的概念是指數化投資,這是一個連大師都推薦很多次的方法。
指數化投資很簡單,是一種簡樸的投資方法,俗稱:
站著不動,靜靜的待在市場上就好。
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買進後,長期持有,不隨意賣出
有趣的觀點,指數化投資通常是躺著賺(賠),為什麼呢?
因為ETF多數在美國交易,而這時候正是台灣晚上的時間。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他的話都被奉為圭臬,所以向他學習一定可以吧。
巴菲特說什麼呢?
在2008年5月3日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一位名叫Tim Ferriss的人提問:
巴菲特先生、蒙格先生,如何你們只有30歲,只能靠一份工作來謀生,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沒辦法每天研究投資,如果你存夠了未來一年半的生活費,那麼你賺到的第一個一百萬會如何投資?
麻煩請你告訴我們具體資產種類和配置比例。
巴菲特回答:
我會所有的錢都投資到一個低成本、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指數型基金,然後繼續努力工作。
因此,把你所有的錢都投資到像先鋒500基金那樣指數型基金。
第一支指數型基金的創辦人是John Bogle,柏格先生與巴菲特兩人他已經80多歲了,可以說是看盡了市場的興衰,經驗豐富。
John Bogle說:
「長期而言,一般投資顧問無法超越整個大盤」,許多經理人終究淪為平均。
基金經理人很難和大盤打平,因為基金有管理和營運成本,一般的共同基金更不用說了,其中肯定有人可以超越大盤,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卓越的經理人,他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可以表現地很優異。
約翰‧柏格(John Bogle)假定他們有一些特殊才能,但長期而言,多數將淪為平庸。
投資是為了未來做準備,你想像你的未來是如何?
對於一般大眾,最佳的策略是透過「廣泛的投資組合並長期持有,取得市場平均報酬」。
簡單就對了,不必想太多、太複雜。
這種ETF投資的方法,就是:
用ETF進行指數化投資,搭配資產配置,投資不同類型的資產、市場,接著持續工作、儲蓄,產生雙重的複利效果。
簡報
課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