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芳(2000)歸納37位飛行技停生的晤談資料,有關「技術停飛」的自我歸因或分析可分9類:
- 內向不主動。
- 易緊張。
- 身體不適合飛行。
- 教官因素。
- 能力不足。
- 缺乏動機與信心。
- 壓力大。
- 外在因素。
- 過度自信。
其中「身體不適合飛行」是指個案於飛行時會有身體不適,例如嘔吐、腹痛或懼高等現象產生。
「教官因素」包括了與教官的溝痛不良、不適應教官的教學與帶法、主考官的主觀評定。
「缺乏動機或信心」則包括對飛行興趣不大,沒有期待或動力去學習新的技能,或是在飛訓時沒有信心通過檢定,而影響其飛訓投入與飛行表現。
「外在因素」則包括因天候影響學習或考試、課程順序的安排、政策因素影響評定標準的嚴格或鬆散,以及家庭因素,例如為了照顧家人而放棄飛行,或是認為上帝旨意要其離開飛行線等等。
「過度自信」則是有些學員,因為不了解飛行或是覺得自己很輕鬆的通過「鑑定飛行」(10小時的初級飛行課),而低估飛行所需的能力及該投入的準備程度。
技停因素排名
40%以上的人意識到或歸因其技停原因主要是受到外在因素影響,有部分人認為他們的飛行能力的確較差,有些則認為因為遇到比較嚴格的淘汰政策,或是因為天候不佳,導致自己的課程安排比較不理想。
35%的人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或是容易緊張。
飛行員的特質─情緒穩定性
「容易緊張」的性格特質在此驗證了與適航性格是背離的,容易緊張的個性可能會影響飛行表現,更嚴重者會影響飛行安全。
也因此在探討適行性格時,非常強調飛行員的情緒穩定性。
教官與學生的性格契合程度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教學品質、學習效果、評鑑制度、溝通順暢性,尤其在一對一飛訓中,更能彰顯性格配對的重要性。
缺乏信心、動機、內向不主動、過度自信可歸屬於性格因素;壓力大屬於情緒管理問題;身體不適屬於生理問題。
綜合整體的結果,都支持性格因素與飛行表現的重要關係,也間接反應出性格因素對飛航(適航與否)安全的重要性。
程千芳建議,飛航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動機都能關鍵性的決定工作表現,因此在提升飛航安全的水準,並企圖降低人為錯誤時,如何提升飛航人員的工作動機,確保表現的品質,是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