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宣佈美國SPAC上市,首先要恭喜台灣新創站上國際舞台,這是一條更寬廣的賽道。
因為在新創工作,我都會稍微留一下市場動態,包含競爭對手跟自我的檢視,也順便學習企業經營的面向。
在過程中,通常近期比較大的新聞是我會關注的。
近期我看的是幾個SPAC的收購案,包含Gogoro、Sofi。
在研究企業上市的過程中,我也有感主動投資的策略分析思維,用在自我職涯分析的賽道非常好用。
什麼是SPAC?
先說一下SPAC。
SPAC 是「空白支票」公司的總稱,在沒有預先確定的商業計劃之下,SPAC 使用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資金,以收購新創企業。
因為 IPO 期間購買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算是尚不清楚目的而投資的,因此才有「空白支票」一說,而 SPAC 的管理層必須在 24 個月內找到收購標的並同意收購,如果在目標日期前沒有達成收購目的,就要結束並返還投資人信託的資金。
一開始我們可能會覺得有上市就是好公司,但並不是,上市公司中絕大多數的品項都並不是那麼好,沒上市也未必不是壞公司,比如義美也沒上市、Vanguard也沒有上市。
上市只是公開籌資的一種管道,千萬別被上市公司股票就是好投資所迷惑了。
保持正直,用企業的角度永續經營自己
回過來投資,在自我投資上,團隊管理、創新思維、業績成長、溝通說服、商業嗅覺、決策分析,這每一個面向都是成為領袖的試煉。
負責人需有強大的自學能力,才能帶領組員跨部門激盪。
我就會想,如果是成為偉大的領導者,需要的是什麼?
這一點我在寧向東的管理學課中聽到一個特質——正直(integrity)。
Integrity一字源自拉丁文中的integer,即「完整」或「完全」的意思;
說一個人有integrity,是指這個人能夠保持品格上的完整無缺。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這個人都能夠持守一套做人的核心價值,並且確保思想、言語和行動一致,真正活出這套核心價值,絕對不會因爲任何誘惑或壓力而有所妥協,亦不會以利益去決定自己的言行。
在商場上,時不時會面臨道德上的決策,如果單純從利益考量,那麼即使短期是對的,長期反而可能是錯的。
在管理學課的案例中,講到一個中階主管因為道德上面的瑕疵,最後公司在找到替代人選後就請他走人。
正直,我覺得在財富管理領域也特別重要,以我自己為例,接受的都是客戶重要資金的委託,關係的是人生中非常大的項目。
除了投資收益外,我們可能需要兼顧退休能不能穩健?我到底能不能存到買房?
我能不能安心睡覺呢?
如果單純以自己的收入為出發點的話,很多策略思考面就會不同。
在這一點上,我們都會盡可能地以「我自己投資我會希望怎麼樣?」去思考,畢竟我自己就是客戶,我也需要代表客戶。
回過頭來,要如何做到估值超高速的成長?
怎麼樣謀求長遠、永續的經營?
中間會需要如何執行跟槓桿外部的資源?
如果說我的投資邏輯是指數投資,在這個核心觀念下,企業經營上我們必須更主動去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是我現在面臨的功課。
同樣的時間,用在分析股票,先分析自己我覺得會更好用也更實際,因為自己就是最大的主力,如何操盤自己這檔股票?
提醒自己,別把自己變成沒什麼成長性的股票。
企業的價值並不只是被投資,最終還是回歸能夠替客戶創造什麼價值。
我覺得現在我能做的是打造一個安全的區域,被我稱為Security Zones,只要資金進入這個區域,我能確保他是按照好的投資方式去運作、增長,這個區域也能延伸區許多值得發展的概念。
這個區域(Security Zones),之後會彼此連結起來,變成一個安全平台(Security Platform)。
Security是安全,也是證券的意思,這兩者結合再一起,挺有意思的。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