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迷思

需要因為市場不明朗改變投資策略嗎?

最近,股市上衝下洗,相信許多朋友對於投資出現了一點疑慮,突然心中有種聲音詢問自己:

「是不是該繼續堅持?」

「該等等嗎?」。

今天這篇文章將透過一篇奇幻故事,一起來思考我們需要因為病毒疫情、或是政治動盪改變投資策略嗎?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富人李奇與窮人普爾的區別

「普爾」(Poor),一貧如洗,某天他在森林通道中遇見一名男子,男子身著勁裝,所攜裝備隱含貴氣,唯獨眉宇深鎖,似乎迷失了方向。

普爾趨前詢問,看能否給予幫助。

原來,這位名叫「李奇」(Rich)冒險家身負重任,急需前往目的地,但因路況不熟迷失了方向,正心急如焚,如果不能如期抵達,將損失信用以及造成任務失敗。

普爾在這區域土生土長,便帶領他穿梭捷徑,順利離開森林,甚至節省李奇許多時間。

李奇為表感謝,便給了普爾一張「和牛飼養禮包」的兌換券,這券能在全國牲畜市場對換「一隻和牛」以及「飼養指南」。

對於普爾,這根本是天上掉下來的巨大禮物。

李奇囑咐普爾:

「先好好地耕耘、除草,等春天來臨時再撒上種子,秋天開始,就能開始過上比現在好的日子,牛隻能更繁衍,假以時日,就能成為一方領主,擁有這區域最多的牛隻。」

普爾滿心期待,充滿鬥志的耕耘,可過沒幾天,他發現飼養、耕耘這些活實在是太累了,居然比以前還累。

又見和牛珍貴,真想吃吃高級和牛。

普爾就想:

「不如吃一些和牛,再把牛賣掉,換成幾頭羊,這幾頭羊可以先吃一隻,這樣能免去的飼養耕耘之苦,剩下的羊還能生小羊,等小羊長大,就能賺更多錢。」

普爾當機立斷,以牛換羊,並享用了一頓全羊大餐。

然而天不從人願,小羊遲遲未出生,普爾的生活一日不如一日。

某日,普爾驚覺自己僅剩一隻羊,不可能再生小羊了。

為了生活,普爾只好以羊換雞,因為雞能生蛋,這些蛋能馬上賣錢,困頓的生活馬上就能好轉。

買雞群後,難以堅持計畫的普爾又重蹈覆徹,最終只剩一隻雞。

然而這時瘟疫爆發,大家對肉類食物充滿恐懼,謠言滿天飛,廣播、報紙充滿感染人數創新高的訊息,肉類價格在短短幾日跌去大半,普爾徹底絕望。

在鄰居恐慌的建議下,他把最後一隻雞賤價換成一瓶劣酒。

普爾心灰意冷,覺得自己什麼都沒了,與其費力飼養牲畜,還不如一開始就把錢都拿去換酒喝。

數年後,李奇與普爾再次相遇,但李奇卻發現普爾居然沒有過得更好,一問之下才知這幾年間的原委。

普爾也向李奇請教為何換來一場空?

李奇說道:

「我自己出生鄉村,也是獲得貴人相助才有今天。機遇難得,有緣人需用力把握。

那個貴人告訴他,致富的秘訣是平時要未雨綢繆,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儲蓄以及投資,這道理非常簡單,但執行起來卻困難無比。」

李奇又說:

「堅強實力的累積並非一夜產生,而是透過一點一點的打磨,忍著無聊、甚至是痛苦的鍛鍊,才能產生實力的蛻變。越是能沉心靜氣,堅持計畫的人越能成功,焦躁不安、急於求成的人,反而容易半途而廢。

有時候,也要勇敢背上出乎自己預料的沙包進行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卸下之後,就能發現自己比想像中優秀許多。」

臨別前李奇遞給普爾一只捲軸,普爾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四字:

「堅持不懈」

上述的故事中,經濟條件較差的普爾,原本有一個很好的計畫,能夠讓他逐漸富有,卻因為耐不住辛苦、耐不住等待,因為逐漸做出一連串錯誤行為,導致錯失改善自己財務的機會。


我們從故事中整理出幾個觀點與大家分享:

1、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忍一下,然後吃一點犒賞自己,其他的以後吃

普爾因為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慾望,忍不住把和牛都吃了,這是人腦的正常反應。

人腦構造有理性,也有感性。

一邊就像追求享受的蟋蟀,另一邊則是勤奮工作的螞蟻,大腦邊緣系統內部的「杏仁核」 (英語:Amygdala)組織會讓我們想追求快感,前額葉皮層則讓我們能理性思考,擁有「延遲享樂」的本事。

普爾的享樂思考在佔據優勢後,害得普爾只顧眼前的和牛,忘了未來將有滿坑滿谷的牛群。

在現實生活中,儲蓄、投資是在兼顧當前生活品質下,將現在的資源存起來,以後再用。

所以,現在以及未來都很重要,時光不復返,我們要珍惜眼前,也要替未來做準備, 這樣也能兼顧人性,避免短視近利,落入貧窮的陷阱,也能讓未來過得很有保障。


2、當看到股市下跌時會害怕,請別看盤、關掉電視、深呼吸、遠離驚慌失措的人

因為股市下跌感到害怕、恐懼嗎?

你並不孤單,這是正常人的反應。

如同普爾害怕之後手上的雞連一塊麵包都換不了,這種感覺是我們身為人而擁有的。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恐懼和焦慮有其功用,這些情緒保護我們祖先不受捕食者影響,增加生存機率。

但是在現在,面臨一些「看似危險」的情形時,這種情緒會改變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做出不理性的行為,比如說因為下跌就賣出持股。

從生物的角度來看,當我們遭遇傷害性刺激後,大腦杏仁核的特定區域會「因為學會害怕」,從而產生恐懼的記憶。

「杏仁核」體積不大,卻對「恐懼」十分重要。

如果杏仁核變得興奮,那麼說明眼前的東西很重要,神經信號就會發送到自主神經系統,心跳開始加速,掌心開始出汗,肌肉開始收縮。就像巡邏員警發現嫌犯一樣,他會進入戰鬥狀態,繃緊神經。

投資人現在的情況也是很緊張,彷彿需要做一些事情來保護自己一樣。

我們該如何克服恐懼?

很簡單,只要少看新聞媒體少看盤就好,自然能降低憂慮、避免恐慌;

遠離充滿恐慌的人,避免看這些「擔憂」之人所發的社群動態。


3、計畫一定會遇到困難,即使如此,也要堅持下去,因為計劃是用來執行的

投資時,除了要訂一個合理可達成的目標外,也要把目標細分切割,將大目標分成好幾個小目標,一步一腳印地完成。

就像普爾,該把整理環境、飼養等等的工作分成小工作、分成好幾天來做,一點一點完成。

投資規劃中,真正重要的是我們離目標還有多遠,現在計畫的執行率是多少?總資產累積多少?還有多久能達到我們的目標,藉由累積完成許多小任務來達成大目標。

只要持續做,一定可以完成。


4、要堅持等待複利,透過長期投資指數型產品,終將能慢慢變富有

在2019年的一個早晨,著名跨國公司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給巴菲特通了一個電話。

他問巴菲特:

「您的投資邏輯如此簡單,為什麼您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您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說:

「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在投資的世界當中,時間扮演與金錢同樣的角色,大多數的獲利,是「等」出來的。

隨著時間過去,能夠消彌市場帶來的波動,進而帶來報酬。

短中長期的投資都應該有搭配不同的資產配置,當您做好配置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開花結果。


5、投資並非順風車,股市下跌是正常現象,過程中應該要堅持

市場的漲跌是正常現象,在投資的過程中報酬率肯定會起起伏伏,如果在下跌時因為恐慌而殺出,那麼將錯失低檔買進的時機。

股市的下跌,一如精品難得一見的特賣會,下跌時能夠買進更多的單位數量,也能得到較高的預期報酬,透過持續的儲蓄、定期投入,可以在市場起伏同時讓資產增加。

透過資產配置,運用防守性債券也能降低跌幅,讓我們的投資更心安,更容易堅持原本的投資計畫,也不須因為病毒疫情而改變投資策略。

最後,我想留一道思考題:「有什麼策略是可以讓你度過任何恐慌的呢?」歡迎你留言與我分享。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來源
你需要因為病毒疫情改變你的投資策略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