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所有文章

《非理性效應》閱讀筆記:投資人的大腦,又老、又餓、又不耐煩

丹尼爾.克羅斯比(Daniel Crosby)在《非理性效應》這本書中把大腦比喻成是任性的糟老頭。

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想像一下,大腦是一個下午四點鐘在自助餐館排隊領餐的七十幾歲老人:又老、又餓、又不耐煩

丹尼爾.克羅斯比博士先後在楊百翰大學及愛默里大學接受正規教育,畢業後成為專業心理學家、行為金融專家及資產管理人,將所學運用在金融產品設計到選股上,以市場心理學的觀點加以分析研究。

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Personal Benchmark》的共同作者,也是 Nocturne Capital 公司創辦人。

在行為金融領域,他一向站在最前端,經常在《赫芬頓郵報》、《風險管理雜誌》以及網路媒體「WealthManagement.com」及「Investment News」專欄發表獨到心得和想法。

年老

人的大腦也並非完全的「老」,因為人類在演化史上並不算是老資格的物種。

但是跟我們現在要面對的環境相比,大腦的確是太老了。

傑森.兹威格(Jason Zweig)在《投資進化論》(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中說的:

智人的發展還不到二十萬年,從那時候開始,人類大腦幾乎就沒再成長過。

1997年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一個15萬4千年前的智人頭蓋骨,它的腦容量據估計約有1450立方公分……並不小於現代人的平均腦容量。

可是這樣的大腦,卻要面對只四百年歷史的股票市場。

配備老舊的後果之一,是我們的大腦一次可以進行兩種任務。這個原始構造原本是為了分析風險與報酬,但現在被用來處理跟原本設計完全不一樣的工作。

透過大腦掃描可知,過去用來指導原始行為——例如躲避攻擊——的情緒中心,現在也會處理有關金融風險的資訊。

全世界的哺乳動物也都有類似的大腦區塊,但這是為了產生快速反應,並不是用來進行精密思考。

快速而果斷的行動,很可能讓松鼠躲開貓頭鷹的攻擊,但對於投資人卻沒什麼用。

事實上有大量研究顯示,投資人的行動頻率降到最低時,獲利反而最高。

行為經濟學家梅爾.史塔曼(Meir Statman)引用瑞典的研究指出:

進出最頻繁的交易員因為交易成本和挑錯進出場時機,每年虧損帳戶總額的4%,而且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幾乎都一樣。

在全球19個大型股票交易所中,買賣頻繁的投資人比買進後長抱者,其投資報酬率每年大約落後1.5%。

不耐煩

不耐煩的意思是,由於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設定好要採取行動,因此對於控制貪婪等短期衝動的能力很有限,或多或少都傾向於選擇立即獎勵

這是我們會見到投資人在投資股市一段時間後,當有獲利時,會起了「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的心思。

基於這種想法,投資人會認為:「股票沒賣不就沒有賺?」,殊不知倘若是長期目標,現金才是最不應該的規劃。

關於這個觀點,麥克勒爾(S.M.McClure)及其團隊讓受測者進行一連串能夠獲得立即或延遲獎勵的財務選擇,再檢測他們大腦的活動狀況。

檢測結果顯示:

當選擇涉及立即獎勵時,腦腹側紋狀體、中央眶額皮質和中央前額葉皮質都有活動跡象,這些部位都跟藥物上癮和衝動行為有關。

立即獎勵的期望會帶來大量多巴胺,讓受測者感到難以抗拒。

另一方面,延遲獎勵的選擇會刺激前額葉和頂葉皮層,這是大腦進行思考活動的部位。

飢餓

我們的大腦不僅太過老舊也太沒耐心,更糟糕的是它還是身體中最耗能、最飢餓的部位。

就跟「iPhone」手機的老舊機型一樣,不但功能有限,電池續航力也很差。

大腦雖然只占體重2%-3%,但就算是處於休息狀態,也會消耗掉全身能量的25%

正因為耗能如此嚴重,所以我們的大腦總是在尋找節能模式,並不想努力工作。

在許多狀況下,都可能導致我們以極少精神能量來做出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品質不算太糟,但也不會是最好。

儘管這種不算太糟的決策捷徑絕大多數不會帶來損害,就好比你下班後依靠自動駕駛開車回家,不必自己注意路況,但是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這種情況還是可能造成極大損失。

取得本書:《非理性效應

我的出版著作:《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

預約顧問服務:《開啟資產倍增之路

來源
非理性效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