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視野

成功的關鍵:巴菲特親授3大建議(Warren Buffett shares advice on becoming successful)

如何成為真正成功的人?3大原則+實踐方法

什麼是成功?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已經站在人生高峰的人,會如何定義成功並分享他們的建議?最近我觀看了一段關於波克夏海瑟威執行長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接受雅虎財經主編安迪·瑟沃(Andy Serwer)採訪的影片《Warren Buffett shares advice on becoming successful》,從中整理出巴菲特對成功的看法,並結合我自己的反思,寫下這篇心得。

什麼是成功?

巴菲特認為,真正的成功不是取決於擁有多少財富,而是當我們年老時,身邊真正重要的人是否依然愛著我們。他說,成功的核心在於「愛」。他見過許多腰纏萬貫卻不快樂的人,即使他們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學校或紀念建築,卻沒有人真正關心他們。這讓我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或許可以簡單到「擁有愛與被愛」。

從巴菲特的建議中,我歸納出三個面向來理解成功:自我投資、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接下來,我將分享他的三大原則與具體實踐方法。


巴菲特對成功的三大建議

原則一:進行自我投資

巴菲特認為,最值得的投資是對自己下功夫。他將自我投資分成三個層面:溝通技巧、金融知識、自我教育

  1. 溝通技巧
    巴菲特強調,提升溝通能力是最好的投資。他說,學習複雜的商業公式固然重要,但如果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如同「在黑暗中對一個女孩眨眼——什麼也不會發生」。他認為,良好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能讓一個人的價值提升至少50%。
    實踐方法:巴菲特曾參加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的演講課程來鍛鍊自己。我也因此受到啟發,開始經營自己的頻道,希望透過持續練習提升表達能力。畢竟,投資在自己身上的技能,是誰也奪不走的財富。
  2. 金融知識
    在投資股市時,巴菲特建議不要頻繁交易,而是選擇長期持有美國大盤股。他說:「你不會每天查看農場或公寓的價格,但股市的流動性卻讓人們忍不住頻繁買賣,這往往是錯誤的。」這和我過去在部落格、書籍中分享的理念一致:高流動性和低交易成本讓人容易過度操作,但長期投資才是明智之舉。
    實踐方法:專注於整體市場的長期成長,例如投資指數基金,而非短線投機。
  3. 自我教育
    巴菲特認為,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因人而異。有些人能從進修中受益,有些人則未必。他甚至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大學學歷,许多高薪工作靠的是能力和經驗,而非文憑。
    實踐方法:在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前,先問自己是否有充分的理由,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原則二:照顧身心健康

巴菲特提醒我們,人只有一個身體和一個大腦,必須好好珍惜。他用汽車比喻:「如果這是你一生中唯一的一輛車,你一定會小心保養,不讓它損壞。」同樣的,身體和心靈也需要從年輕時就開始呵護,到了50歲才重視就太晚了。

實踐方法

  • 做自己喜歡的事:巴菲特坦言,他愛吃熱狗、漢堡、可樂和巧克力冰淇淋這些「六歲生日派對食物」。他說,即便有人告訴他吃健康食品能多活一年,他也不會改變,因為犧牲生活品質換來的壽命不值得。
    這一點啟發我,健康固然重要,但快樂同樣不可或缺。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平衡身心,才是長久的之道。

原則三:選擇與對的人相處

巴菲特認為,與誰交往會決定你的人生方向。他建議我們選擇比自己優秀的人作為朋友與榜樣,因為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他特別提到,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是配偶,一位比自己更出色的伴侶能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

實踐方法

  • 主動尋找值得效仿的楷模,並與他們建立連結。
  • 在人生關鍵決定上(例如婚姻),選擇能互相提升的對象,而不是只看表面條件。

我的反思:如何走向成功?

因害怕而開始,因執行而接近

看到社群媒體上人人展現成就時,難免會感到焦慮,覺得自己是否落後。但我認為,能有這樣的反思已經是成功的開始。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曾在一場與紅杉資本的採訪中提到,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害怕倒閉」。當年Nvidia曾面臨「只剩30天就要破產」的危機,但正是這種危機感讓他們保持敏捷、追求成長。

有句話說:「害怕不會讓你成功,行動才會。」有了意念後,將行動融入每天的生活,就能逐步接近目標。例如我在準備CFA Level 1考試時,每天利用通勤時間學習,一天一小時,一年累積365小時,終於通過考試。成功像馬拉松,不是短跑,貴在堅持。

大量嘗試

致富心態》一書提到,成功的藝術品收藏家並非靠運氣,而是大量嘗試。研究顯示,高明的收藏家像投資指數基金一樣,買進所有能買的藝術品,而不是只挑選單件作品,然後等待少數「黑馬」脫穎而出。這啟發我,成功需要勇於試錯,透過大量實踐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總結:成功的真正核心

巴菲特讓我明白,成功的本質不在於財富多寡,而是身邊重要的人是否真正愛你。他的三大原則——提升自己的技能(特別是溝通)、照顧身心健康、選擇正確的同伴——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

  • 投資:專注長期價值,而非短線投機。
  • 生活:忠於自己,而非盲從社會標準。
  • 堅持: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安比·波爾富說:「無論跑步還是人生,只要你不停止,就沒有失敗。」

成功的路或許漫長,但只要每天踏出一步,就離目標更近一些。

你認為成功是什麼?歡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看法!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