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時,我們會直覺地認為當經濟衰退發生,未來的投資就不會很好,此時會想撤出市場,賣掉股票,持有現金。
一直以來,我也好奇經濟衰退與股市之間的關係,我找了些資料看看經濟衰退前、中、後股市的表現。
經濟衰退前股市的表現
1953 年以來,美國發生 11 次經濟衰退,平均持續時間為 10.3 個月。
在過去69年中,股市在衰退前一年的表現反而比衰退期間更糟,正報酬比率是45%。
在經濟衰退前一年,股市平均表現是 -3%,前半年是 -2 %。
所以說即將衰退前股市甚至已先行反應,股市反而更像是經濟衰退的領先指標,呼應了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曾打趣說過的一句話:
股市預測了過去 5 次衰退中的 9 次。
Economist Paul Samuelson famously quipped that the stock market had predicted nine out of the last five economic recessions.
他的意思是,股市往往對經濟前景過於悲觀。
經濟衰退期間股市的表現
下圖是Invesco統計從1957年以來,9次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定義經濟衰退時股市的表現。
過去9次經濟衰退中,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平均跌幅為 1.5%,中位跌幅為 3.4%。
從次數來看,有 5 次股市下跌,4次市場是上漲的。
每一次經濟衰退期間,股市並不總是下跌,所以衰退的確會影響股市,但不盡然造成股市下跌。
經濟衰退結束後股市表現
經濟衰退結束後,股市普遍都回歸上漲通道。
- 經濟衰退結束後3個月,股票市場平均上漲12.9%。
- 經濟衰退結束後1年,股票市場平均上漲15.3%。
- 經濟衰退結束後3年,股票市場平均上漲40.1%。
- 經濟衰退結束後5年,股票市場平均上漲78.3%。
所以即使面臨衰退,後續的市場也是值得期待的。
關於現況,有些人會思考現在接近過去哪什麼年代?希望從過去的事件中借鏡處理的經驗。
現在我聽到也有些人覺得當前的情況與1973 年類似。
1973 年市場面對的是高通膨、聯準會反應遲鈍、國際危機加劇。
股票市場經歷過1973-1975年這種情況後,後續 3 個內也上漲 23 %、1年後上漲 28.3 %、 3 年後上漲 21.6%、5年後上漲 54.8 %。
歷史績效從不能預測未來表現,不過歷史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是合理期望。
投資領域裡沒有必然的事,它就像醫療及許多科學領域,講求機率。
從這個角度來想,如果後市從中短期的 3 個月來看,上漲的動能反而比其他經濟衰退來的強烈。
總結
美國股市自 1926 年至 2021 年以來 16 個衰退期的長度、經濟影響和衰退期與長期市場的數據。
儘管我們經歷過多次衰退,但如果你看 Fama/French 美國市場研究指數所代表的股票回報率,它仍然是一條向上傾斜的線。
所以說,即使經濟活動放緩,世界各地的市場通常會獎勵持續待在場中的投資者。
經濟數據是向後看,市場是向前看,這稱為市場的前瞻性,股市漲多於跌,隨著走出經濟衰退,股市累積的報酬也越來越多。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建議可以統計經濟衰退前的最大跌幅
以及經濟衰退期間的最大跌幅
不然這樣的數據有點無意義
以1973例子來看 期間也跌幅超過50%
股市長期向上走 但期間的跌幅也是很重要的加碼點 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