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在多頭市場冒更多的風險,碰上空頭市場又變得更為保守?進而做出追高殺低的行為?
《非理性效應》這本書從人腦以及情緒來探究追高殺低的原因。
這與人腦的運作機制有關,這全是因為我們有個本身就有缺陷的大腦。
大腦會在風險真的很高時,讓我們主觀地認為風險不大。
這卻違反「買低、賣高」的原則,進而做出「追高、殺低」的行為,造成虧損。
大腦的獎勵系統
神經病理學家兼交易員李察.彼德森(Richard Peterson)博士解釋說:
大腦的獎勵系統,是從中腦部位延伸到邊緣系統一直到新皮層結束。
在大腦獎勵系統各部位傳遞訊息的神經元主要是跟多巴胺有關……多巴胺(dopamine)是讓大腦感受到「愉悅」的化學物質;
若對大腦多巴胺中心施以電流刺激,據稱會帶來強烈幸福感。
吸毒嗑藥也可以打開獎勵系統的多巴胺通路,所以大家才會戲稱吸毒叫「dope」。
刺激獎勵系統會導致「升高冒險、升高衝動……以及更大的生理刺激」,這些對做出跟金錢有關的重大決策都不合適。
恐懼、損失趨避
「恐懼」則可以理解為具備相反效果,讓我們「膽怯、恐懼、尋求保護,而且厭惡風險」
這跟人行道上長出花朵一樣,我們的大腦雖然很棒,但就投資而言,其實是用在不合適的地方。
簡單來說,塑造出我們大腦的時空環境早就不在,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創造和維持財富的能力,就必須從了解這個錯誤開始。
我們生來並非是為了追求快樂,或做出很好的投資選擇,而是為了求生存和繁衍後代。
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Daniel Crosby)說:
你叫這些時時刻刻只想到活下去的人,變成什麼長期投資人,就好比要你拿把榔頭為牆壁刷油漆一樣。
也不是不行啦,但絕對不漂亮。
我也聽到許多朋友跟我說,他知道ETF是個好東西,也知道自己要投資,但是一聽到要把錢放那麼久,心中的想法又退縮回去。
人類的另一個求生本能,就是厭惡虧損(損失趨避),這是發生壞事時的不對稱恐懼。
虧損厭惡由兩顆小小的杏仁核(amygdala)驅動,這是大腦掌管情緒的部位。
情緒如何產生?
情緒產生有兩個歷程,一個是自動化、另一個則是非自動化。
自動化歷程常常沒有被意識到的,它的歷程如下:
由視丘接收到感覺訊息,經由杏仁核傳到下視丘,啟動自律神經系統(緊急應變)及內分泌系統(長期抗戰)作反應。
另一個是意識的歷程(使我們能控制情緒的路徑):
視丘接收到的感覺訊息,先傳到大腦皮質,再傳到杏仁核,接著傳到下視丘,啟動自律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作反應,同時把訊息回報給大腦皮質。
大腦皮質的介入,可使我們有意識地調控情緒帶來的自動反應。
損失趨避的本能讓我們持續進步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虧損厭惡極有意義,許多科學家也認為這就是智人得以超越其他物種,邁向食物鏈頂端的原因。
麥德摩(R.McDermott)、佛勒(J.H.Fowler)和史米諾夫(O.Smirnov)二〇〇八年的研究指出:
等到食物吃光才反應就來不及,這種虧損厭惡的傾向讓我們遠古的祖先懂得未雨綢繆,會預先儲存糧食,提早探索新地點來覓食。
雖然厭惡虧損的人在投資界被嘲笑為不夠理性,但是不厭惡虧損的遺傳特性恐怕也沒機會流傳下來,也沒機會看到冷靜派能夠占上風的一天。
事實上,規避虧損對人類的確非常重要,所以生理上已演化成這些神經特徵是由大腦的特定部位來處理。
當我們預期會有財務收益時,毫無意外的是大腦腹側紋狀體的伏隔核變得活躍,因為這個部位跟正面刺激有關。
但預期虧損的思考是在前腦島進行,前腦島是身體疼痛、焦慮、針對負面刺激起反應的大腦部位。
也就是說,光是思考財務虧損,跟身體實際上受到傷害的感覺很可能是一樣的。
史丹佛大學的布萊恩.克努森指出:
在碰上虧損之前,投資人都會以理性而自利的方式來交易。
克努森在實驗中讓受測者從三種投資選擇其中一種:低風險債券和兩種風險與報酬都不確定的股票。
- 債券很簡單,每次都有保證報酬一美元。
而股票的變化就大得多:
- 其中一支股票是有較大機率可賺十美元、較小機率會賠十美元;
- 另一支股票則剛好相反,賠錢機會大於賺錢。
虧損讓投資人趨於保守,引發他們對於穩定債券的非理性偏好,這對整場遊戲的報酬帶來破壞性影響。
這真是非常奇怪的轉折,原本讓我們具備優勢的特質,竟然變成我們在投資領域吃癟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這個實驗我們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有許多投資人在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從此不再投資,或者產生對於債券等固定收益商品的偏好。
取得本書:《非理性效應》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