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法則」可以推估退休後每年可以花多少
4%法則,是一個讓退休人員估算每年可以、應該從退休賬戶中提領多少錢的經驗法則。
根據這條規則,退休人員可以推算自己擁有多少穩定的退休收入來源,額外的功能是退休人員可以同時保持賬戶餘額的穩定,保有退休資產流動。
由於提領金流的來源主要包括利息和股息,因此許多財務專家認為4%的提領率能提供退休金流一定的安全性。
「4%法則」的起源
4%法則是基於1926年到1976年美國股市跟債券的報酬推算得出,1990年代以前,許多專家認為5%的提領率對於退休者來說是相對安全的提領率。
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則對這個提領率感到懷疑,因此他在1994年研究20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初的嚴重市場低迷時期時這個經驗法則是否行得通,William Bengen最後認為,即使在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在歷史案例中,即使每年從退休資產中提領4%,也能不用擔心資產耗盡至少33年以上。
深入了解「4%法則」
「4%法則」不僅僅是退休人員有用,更可以幫助理財規劃人員替客戶設定合理的提領率,不過就我個人來說,考量預期壽命對於這個比率是否可持續時扮演很大的影像力,我會採取更保守的提領率、更高的退休準備金、更多元的收入來源以確保退休生活無虞。
隨著科技進步與人均壽命變長,醫療費用和其他費用也會增加,在加上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股債報酬都不如以往來得高,我認為要設定更保守的提領率(4%以下)搭配更多的退休金準備,預估退休後會活得更久,才能更安心。
調整式退休法則,謹慎估計未來,以防萬一
考量未來的變動性,我會希望將「4%法則」打9折、8折的方式來計算,也就是將提領率降低到3%左右,同時讓退休準備資產多出30%以上(打個比方,多多益善),提供巨變的緩衝。
另外,考量生涯規劃,未必要選擇無收入的生活方式,調整生活方式、作息,選擇適合自己的職場生涯規劃,也能讓自己不需提領本金就能支應生活費用,更能維持財務狀況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