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中提到,巴菲特談到指數型基金並認為指數型基金是眼下最好的投資策略之一,值得一般投資人採用。
巴菲特預期從非常長期來看(20–30年),股市的年化報酬率大約5–7%。
現在投資人只要利用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就能投資整個股市,享受複利的效果。
「什麼都不做」的投資方式,長期持有整個市場中的股票,是眼下最好的投資策略之一。
如果市場表現接近7%,那股市每10年左右會上漲約一倍,買指數型基金、ETF,就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取得這樣的報酬。
基金的功能
巴菲特認為基金的優點並不在於有較好的績效或較強的抗跌能力。
相反的,他認為基金的存在價值在於方便管理、使投資人不必做投資決定、自動提供分散投資,以及可能最重要的一點:
「可以避免一些似乎對投資新手有很強吸引力的拙劣操盤手法。」
眾多共同基金的平均表現就代表著基金經理人的表現,他們領取高薪管理大量證券
高成本共同基金的末日
我個人認為,若是共同基金沒能找到其超越大盤的獲利模式,在未來會逐漸式微。
因為共同基金能做到的,指數型基金、ETF都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更便宜、更方便、更透明。
作者的觀點指出:
道理很簡單,過去這些金融商品的存在價值在於提供投資人「方便管理」與「廣泛分散投資」,如今指數型基金更勝一籌。
現在所有採取主動式投資的投資人,無論是專業者還是散戶,都必須打敗指數基金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許多積極型投資人並不能打敗指數基金,同樣的許多基金同樣看來正固守一種似乎必將滅絕的業務模式。
台灣共同基金近幾年全面的落敗,絕大多數的基金績效不如費用較低的指數型基金,將加速自己的式微。(參考:基金經理人的落後表現)
投資的世界裡買貴不會退差價,誰會想支付較高的費用,換得較低的報酬呢?
很長時間以來,巴菲特一直教導投資人:
「你從市場得到的,不可能遠遠超過你投入的。」
如果你沒興趣、沒能力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管理自己的投資,那就應該投資在大盤指數上。
On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