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財務所有文章

我們如何做決策?依賴的是什麼?前景理論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在學習行為財務學知識中學到的精華,相關的知識點來源於行為金融學家陸蓉在《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理查 ‧ 賽勒的《不當行為》一書。

透過瞭解決策背後的理論發展進程,來認識我們進行財務決策時需要注意什麼以及會有什麼偏誤。


人如何做決策?

17世紀的時候,當時公認人會依據財富最大化來做決策,如果有幾個選項,那麼能獲得最大財富的選擇就是最好的。

就像是我們選工作,會選收入最高的。

但是數學家尼古拉・伯努利(Nicola Bernoulli)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

並不是財富最大化就是最好的選擇,人在做決策時,金錢的作用是會變化的。

因而提出「聖彼得堡悖論(St. Petersburg paradox)」。

圖片來源:不當行為

什麼是「聖彼得堡悖論」?

假設你參與一場擲硬幣的遊戲,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地丟,只要硬幣出現正面,遊戲就結束。

如果是第一次出現正面,可以獲得2美元;

如果是第二次出現正面,可以獲得4美元;

以此類推,當第n次才出現正面,獎金就是2的n次方美元。

這個遊戲的價值是他的平均收益,也就是正無窮大。

期望收益無窮大,理論上大家應該要拼命參加這個遊戲,但奇怪的是人們並不會這麼做。

為什麼呢?


從「聖彼得堡悖論」衍伸出「期望效用」

1738年,伯努利回答這個悖論,他認為:

錢不是愈多就越滿足,隨著財富增加,滿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斷下降,人們對金錢的期望效用會遞減,產生風險厭惡的現象。

雖然財富剛開始的誘惑力很大,但是風險會讓人停下腳步。

這也是「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的第一次出現,這個理論是在說:

在風險情況下,個人所作出的選擇是追求某一數量的期望值的最大化。


直到1944年,數學家約翰·馮紐曼(Von Neumann)與經濟學家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才正式出「期望效用理論」,解釋「期望收益無窮大,但人卻不會這麼做」的這個疑問。

約翰·馮紐曼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籍猶太人數學家,理論電腦科學與賽局理論的奠基者,被稱作「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

「期望效用理論」認為:

人關心的不是財富的絕對值,而是財富所能帶來的效用。

效用是財富的增函數,雖然邊際效用遞減,但財富水平高時的效用肯定比財富水平低時的效用高。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期望效用又受到阿萊悖論的挑戰,發現其中邏輯不一致

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的標準看,人的偏好應該一致,但是實際卻又不是。

1952年,法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主莫里斯·阿萊(Maurice Allais)作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來證明預期效用理論以及預期效用理論根據的理性選擇公理,本身存在邏輯不一致。

這個實驗結果也被稱為「阿萊悖論(英語:Allais Paradox)」,是決策論中的一個悖論。

阿萊對100個人做了實驗,第一次實驗給出兩種選擇:

  • 賭局A:100%的機會得到100萬元。
  • 賭局B: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89%的機會得到100萬元,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賭局A賭局B
100%的機會獲得100萬89%機會獲得100萬
10%機會獲得500萬
1%機會什麼都得不到
一個確定拿錢,一個是有可能不拿錢

按照「期望值」來看,應該是選B比較高,奇怪的是實驗結果中絕大多數人選擇A而不是B,明明是理性人應該選擇B,可是大多人選擇確定的A。

賭局A賭局B
100%的機會獲得100萬89%的機會獲得100萬
10%的機會獲得500萬
1%機會什麼都得不到
期望值低
100萬元
期望值高
139萬元
期望值低,但卻是多數人的選擇
代表效用高
期望值高,卻只有少數人選擇
代表效用低
明明是理性人應該選擇B,可是大多人選擇確定的A

阿萊覺得奇怪,繼續使用新賭局對這些人進行測試:

  • 賭局C:11%的機會得到100萬元,89%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 賭局D: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90%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賭局C賭局D
11%的機會得到100萬元
89%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
90%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實驗結果:絕大多數人選擇D而非C。

賭局C的期望值(11萬元)小於賭局D的期望值(50萬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於D的效用值。

賭局C賭局D
11%的機會得到100萬元
89%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
90%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期望值低
11%x100萬=11萬
期望值高
10%x500萬=50萬
多數人在金額高的時候反而會改變原來的習慣,會選擇賭一把

此時人的選擇跟第一次就不一樣,想一下,按照期望效用理論,討厭風險的人應該會選擇更確定能拿錢的A與C,因為拿到確定賭金的機率比較高。

而喜歡風險的人應該會選擇B與D,畢竟他的期望值較高。

然而,實驗中的人大多數選擇A與D。

這意味著人的偏好是會改變的。

阿萊悖論的出現原因是確定性效應(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決策時,對結果確定的現象過度重視。

後來,丹尼爾·卡內曼與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確定性效應,來解釋阿萊悖論形成的原因。


探討人如何決策的「前景理論」

後來,經濟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與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Nathan Tversky)提出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來解釋人的實際決策,也因此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展望理論的四個基本結論是:

  1. 確定效應:處於收益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厭惡者。
  2. 反射效應:處於損失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喜好者。
  3. 損失規避: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敏感。
  4. 參照依賴: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由參照點決定。

前景理論最知名的觀點是:決策仰賴參考點

前景理論最知名的觀點是:決策仰賴參考點

康納曼與特沃斯基指出:

人做決策時會依賴某個參考點,可以通過改變參考點來操作人們的決策。

假如你拿到年薪百萬,你可能會很開心,因為你比大家數人薪水都來得高。

但是當周圍的同事年薪都是五百萬,那麼可能就變得不開心起來。

這個參考點,就是從大家改成了同事。

跟更有錢的人比,就顯得自己窮。

跟比較窮的人比,就顯得自己富裕。

財富帶來的感覺並不取決於他的絕對值,而是取決於比較的對象,這就是改變參考點帶來的效用改變。

關於這個展握理論,我先前在理查 ‧ 賽勒的《不當行為》一書中也有讀過,這個理論假設每個人基於初始狀況的不同,會對風險會有不同的態度。

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時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前景理論後來也啟發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 ‧ 賽勒(Richard Thaler),讓他因為行為經濟的研究獲得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延伸閱讀:人類總是害怕損失,喜歡風險?什麼是展望理論?


歷史資料會參考點

在投資時,我們會根據過去的數據進行決策,例如投資的成本價,大盤水位的高低。

在台股萬點時,大家會覺得高點到了,這個參考點便是依據前幾年的觀點進行決策。

人總會「往回看」,將現在的價格與成本價比,但理性來講應該往前看,特別是在投資時,看的是未來的預期收益。

我遇到一些朋友總說,我手中的部位等他回來,我就轉到ETF。

這種不願意實現損失的心理因素,除了損失趨避外,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的參考點是自己的「成本價」,理性來說,他做決策應該是依據預期報酬與風險才對。


人對風險的偏好會如何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

人在賺錢的時候,會風險厭惡,不願意冒險,會選擇「落袋為安」。

但是在另一面,面臨虧損的時候,人不喜歡接受確定性的損失,總是會想再等一等,搏一把,會選擇「凹單」。

行為金融學家陸蓉在《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舉了個例,說明人在面對獲利以及虧損時有不同心理。

請在A1、A2中做選擇:

A1:50%得到1000元,50%什麼都沒有。

A2:100%得到500元。

你會怎麼選?

你會選賭一下的A1還是確定賺錢的A2?


接著,請在B1、B2中做選擇,這次是反過來

B1:50%虧損1000元,50%什麼都沒有。

B2:100%虧損500元。

你會怎麼選?

你會選賭一下的B1還是確定虧損的B2?


試著感受一下,面對賺錢與虧損的感覺。

大多數人在A1、A2中選擇A2;

B1、B2中,選擇B1。

「喜歡確定性,不喜歡冒險」,在金融稱為「風險厭惡」,但是這種風險厭惡往往只出現在賺錢時,當面對虧損時,人卻沒有選擇確定性的損失,而是選擇賭一把。

透過這個過程,會更了解賭徒的心理。

他會說:「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有可能扳回來。」

要賭博的人別賭了,就像讓他接受確定性的損失。

我常聽到有人說現在是不是高點,我想有部分原因也是在於盈利的狀態加強了投資人的風險厭惡。

另一方面,我遇到一些朋友說投資了某某標的,目前虧損50%,我該怎麼做?要止損的感覺就像是割肉一樣痛,裡面絕大多數人都是選擇繼續放著不要管。


關於決策,我的三個思考

一、了解自己的行為偏誤

首先,損失厭惡的心裡會讓我們盡量避免做出讓自己損失的決定,理性投資應該只看投資對象,盡量不要參考他人的決策或是將錯誤歸咎於他人。

善用損失趨避的心理,可以委託他人投資,這樣責任就在別人,可以減少自己因為決策失敗產生的內疚,或是結伴投資,當大家一起賠錢的時候,心裡就不會那麼難受。


二、市場高低依據過去數據,但投資看未來

投資要忘記買入價位,只要忘記成本,就不會存在賺錢與虧錢的概念。

看成本價,就像是往回看,正確的投資應該是看未來,根據預期做決定。

預期將上漲,就買入或持有,預期將下跌,就應該立即停損。

另一個方式是專注在資產累積上,而不是賺錢的盈虧上,我想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行為偏誤的影響。


三、忘記參考點,盡量向前看

致虛極,守靜篤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虛極,意味著可以接納任何事情。

守靜篤,意味能清晰看見自己的念頭和表象。

投資時我們容易沈迷其中,時刻提醒自己別作劇中的主角,而是應該做觀眾。

讓自己的內心空無一物,接納萬物、考察萬物。

我在警校練射擊時,我們每一次舉槍,只要專注在當下的動作,準心罩門、控制呼吸、板機、直到自然擊發,只要動作對了,自然彈著點會在範圍內。

如果上一個動作不好,往往會受影響,我記得那時候教練說,不要打完就看一次彈著點,而是把動作做好,彈著點自然集中。

把參考點決策應用在生活上面,就是謹記:永遠往前看,忘記得失

工作上,忘記前人怎麼完成這項工作,專注在如何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

感情上,忘記以前、前任是怎麼樣,轉住在現任的優缺點上,就像有句話說:去愛吧,就像從來沒有受傷過。

生活上,不要一直沈浸在過去,而是把焦點放在把現在跟未來過得越來越好。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