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所有文章

《夠了,回到理財初衷跳出金錢困局》閱讀筆記(4)超級多的財富,是福,還是禍?

關於本書

夠了,回到理財初衷跳出金錢困局》的作者是約翰‧柏格(John Bogle),柏格是美國共同基金公司先鋒集團(或稱領航投資,The Vanguard Group)創辦者,也是世界上第一檔指數型基金 ──Vanguard 500 Index Fund的發行人。

《夠了》書名來自於作家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對說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說富翁一天賺取的財富遠多於他的版稅,但海勒只回了:

這話沒錯,但我擁有他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夠了(Enough)。

用什麼來衡量成功?傳統上,定義成功的三大要素分別有:

  • 財富
  • 名聲
  • 權力

這並非全無道理,也非有道理。

疑?好像有點奇怪,但其實柏格希望我們知道財富並不是只能用「金錢」來衡量;名聲並非只能用「掌聲」來判斷;權力,更不只是控制他人的力量。

用錢來衡量成功,是膚淺。

用金錢當唯一追求的目標,是愚蠢。

用金錢來論成敗,是可惜。

那我們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財富?可以試著追求幸福美滿的人生,用家庭幸福的程度來衡量財富,或是像有些人的工作,他們對人類、同胞、社區居民有很大的貢獻,還有誰比他們更富有呢?

金錢仍然很重要,因為有了充裕的金錢,便能充分享受人生,充分享受自由,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了達成種種目標,我們到底需要多少財富?

我們該思考擁有超級多的財富,到底是福,還是禍?

如果我們從事某個工作,心中想的僅僅是為了發財、出名或是濫用權勢,那麼這個工作就是不對的工作。

如果這工作只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也一樣。

如果我們的成功會為這個社會帶來損失,那麼這就是不對的成功。

至於該如何衡量成功?可以從這有沒有符合我們自己的期望,還有有沒有充分發揮我們的才能來看。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說:

成功不是幸福之鑰,幸福才是成功之鑰。

心理學家們也提出三個要素來定義人類的幸福,事實證明,金錢雖然能帶給我們幸福,但我們很快就會提高我們的物質標準,最後使得財富帶給我們的幸福十分短暫。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雜誌的權威性文章,決定我們是否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以下三點:

我們能夠掌握自己的人生,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我們能否與人交流,關心家人、與朋友同事來往,結交各種朋友。

我們能否運用我們的天賦才能,和學習而來的才能發憤學習。

因此,幸福源自於三點:自主權、人際交流、發揮所長。

《華爾街日報》曾刊登過一篇《節儉出了什麼事》(Whatever Happened to Thrift)的書評,該書評的結論是:

不管用什麼標準,我們存下來的錢都太少了。

儲蓄,早點存、經常存、規律存這三個行為是累積財富的關鍵,不管對誰來說都一樣,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想多存一點錢,就盡量把第一次領取退休金的時間點延後,專心投資,別搞投機。

《華爾街日報》還提供兩項法則:

重要的是,要選投資費用很低的基金,更重要的是,我們只要做一些非常簡單的事情,就可以成為更明智的投資人。

規劃財富時,不要只看股票債券名目上的毛報酬,而是要把你所知道的費用扣除掉,再來看淨報酬。

除此之外,還必須假設,淨報酬也會隨著通貨膨脹而縮水,自己選定一個通貨膨脹率,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這樣才有可能達成。

夠了》這本書並不完全是教導投資理念,而是要我們記住人生這場遊戲,關乎的不完全是金錢,而是如何用盡全力,來打一場革新自己、社區、國家、世界的戰役。

取得本書:《夠了:約翰‧伯格談金錢的最佳策略》(Enough:True Measures of Money, Business, and Life)

延伸閱讀

你的費用,他的薪水

約翰‧柏格的五個夢想

最重要的事往往無法計算

超級多的財富,是福,還是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