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財務

《金錢超思考》閱讀筆記:為什麼有錢之後並不會比較快樂?

為什麼我們擁有了更多金錢,卻沒有帶來更多快樂?

《金錢超思考》的作者喬納森‧克雷蒙( Jonathan Clements)曾寫過一篇專欄文章,說明金錢與快樂之間的關係薄弱。

結果有位讀者顯然無法認同,他的理由是「有錢可以買水上摩托車,你絕對不會看到一個不快樂的人騎著水上摩托車」。

但如果你每天都騎水上摩托車呢?這樣的喜悅可以持續多久?

這就是所謂的「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或「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ion)。

「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ion)意思是:

我們渴望獲得下一次的升遷機會,當我們終於等到了,一開始會非常興奮;但很快地,我們對於獲得改善的環境條件已經習以為常,將得到的新工作機會視為理所當然,過沒多久又開始嚮往另一個目標。

我們或許可以把這種努力爭取、適應與醒悟的循環,歸咎於以狩獵採集維生的人類祖先。

我們今天之所以面臨這樣的處境,正是因為他們永遠無法滿足所擁有的一切,為了求生存,他們必須永無止境地索求更多。

天下雜誌《白手起家千萬富翁:年輕人要快樂,不該目標千萬年薪》這篇文章分享44歲美國創業家范納恰(Gary Vaynerchuk)的觀點。

創業家范納恰(Gary Vaynerchuk)認為,年輕人應該不要再渴望賺到千萬年薪,因為他看過太多人為了追尋金錢,過著非常不快樂的生活。

范納恰說:

「我希望世界上每個16歲的人都以年薪7萬美元(約新台幣206萬元)而不是百萬美元為目標。」

「這樣一來你的世界會截然不同,不會為了錢去做你深惡痛絕的事。」

「我有很多年薪5.3萬美元(約新台幣156萬元)左右的朋友,真心享受著生活。」

「我也認識不少年薪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5億元)的朋友,過得並不快樂。」

「我想,我們真的必須重新定義『成功』。」

研究也證明:

賺愈多錢的人愈快樂,直到你的年薪達到7.5萬美元(約新台幣220萬元)。

錢能夠滿足你的基本需求如食物、居住場所與健康醫療需求,一旦超過這個數字,金錢與幸福快樂之間不再呈現正相關。

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要帶來幸福感,你的工作使命感或意義比高薪更加重要。


選擇機會變少時會比較快樂

快速適應的現象或許也可以說明,為什麼當我們的選擇機會變少時會比較快樂。

在西方社會,極為重視選擇的自由,但也因此產生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會阻礙快樂。

如果我們不滿意現在居住的地方,但又沒有錢搬到其他地方,我們就會逐漸適應現在的住家。

不過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錢,而且明天就可以搬家,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適應現在住的地方,每天陷入天人交戰的抉擇之中,不斷想著該繼續住下去還是花錢搬走。

快樂並非來自於有選擇,而是做出選擇,然後排除這個選擇。

如何離開享樂跑步機?

我們首先應該要放下對於所謂「幸福生活」的傳統想法,同時更加小心的去思考如何花錢,如何打發時間。

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21招理財建議教你過上一個不缺錢的人生》這本書作者提出六項建議,我選出其中五點我覺得受用的供參考。

一、買「體驗」而不是買東西

當我們思考如何花費多餘的錢時,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去買東西——新車、大房子、最時髦的器材、新衣服。

問題是購買這些東西的興奮之情不但會消退得很快,這些東西還有可能變成不快樂的來源。譬如說新車不小心遭刮傷了,房子的屋頂該換新了,器材用壞了,衣服開始變舊了。

這些我們在購買當時帶來巨大快樂的東西,最後卻變成了我們的煩惱來源。

但如果我們是把錢花在「體驗」上面,就比較不容易發生前述的狀況。

如果我們是和朋友一起出外用餐,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或者是和家人一起去歐洲旅遊。鈔票是不見了,前述的經驗也很快就成為過去,但卻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留下來。

這反而是一種優勢,因為「體驗不會變老、變舊,也不會變成一個人心中的煩惱,相反的,這些經驗都是彌足珍貴的回憶,甚至隨著歲月流逝,我們還可以反覆刷洗這些記憶,讓它們變得更加珍貴

二、珍惜所得到的恩典

珍惜恩典是把握每一次美好的時光,盡可能讓這個時光盡量延續,讓讓自己的感覺良好能更持久一點。

例如得知自己升遷之後,可以去餐廳慶祝。

在完成歐洲旅遊後,把一些照片裝框,然後掛在客廳裡。

買新房子之後,可以不時停步下來,好好的看一下自己的房子,欣賞一下它的美麗及優點。

這樣做,可以延緩對前述事物的適應、接受過程——因此也能讓你感受到多一些的幸福感。

三、要有目標

不要去幻想能永遠享樂,其實我們也並不真的想那樣,我們想要的是有生命的目標,希望每天都感到自己有進步。

我們如果去挑戰那些我們有把握做成功的事,可能會讓我們更加快樂,譬如說為參加馬拉松跑步而進行訓練、為自己喜歡的慈善機構盡些力、自己動手裝修房子、充當孩子運動團體的教練,或者是再回學校拿一個研究所學位。

四、不要吝嗇於付出

義務工作不僅僅是有利於社區而已,它也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

在遠古老祖宗還是獵人及採集者的年代裡,他們群聚的圈圈相對狹小,因此彼此善待、互相合作以維護個別的好名聲,相形之下就更為重要。

五、挪出時間陪伴家人與朋友

跟鄰居相約一起外出晚餐,搭飛機去看看孫兒輩,陪太太或先生去欣賞一齣戲,舉辦一個家庭歡聚,招待全家去佛羅里達州旅遊,或者邀請朋友來一場烤肉會。

研究結果表明挪出一點時間跟相愛的人相聚,可以帶來巨大的幸福感。

你在尋找一個善加利用時間以及金錢的方法?

試試看把錢和時間花在朋友或家人身上吧。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來源
白手起家千萬富翁:年輕人要快樂,不該目標千萬年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