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動投資學》這本書的第一章作者除了介紹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優劣比較外,也介紹了被動投資較為細節的部分:指數。
指數是什麼?
指數(Index)是一種金融的通用術語,用來描述按照指數發行公司提供的一套規則,所選擇出來、給予權重的一系列有價證券。
會以有價證券稱呼,而不是股票,是因為指數也可能包含債券、波動率、房價等項目。
指數是誰開始計算與編制?
指數的發想源自於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查爾斯・亨利・道是一位美國記者,也是美國道瓊公司、華爾街日報的共同創辦人。
他在1884年計算12支鐵路股的單純股票平均價格,首創了運輸類股的平均數。
不過由於計算的過程麻煩,道的平均數只是價格指標,不過這也帶來頗具意義,因為這已經是一種能夠初步衡量股市的方法。
後來這個指標每天都會刊載在《客戶下午通訊錄》這份報紙,後來更名為《華爾街日報》。
1986年,道建立了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簡稱DJIA),並將他的原始指數改為道瓊運輸平均指數。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目前仍是我們在新聞媒體與投資研究中會使用的指數。
指數發行公司會做什麼?
指數發行公司會公布構成指數的有價證券名稱,以及這些指數成分的變化,也會每天更新有價證券的價格以及指數的走勢表現。
介紹完指數以及指數公司後,作者說明了指數的用途。
具有代表性的指數會被稱為標竿指數(Benchmarks)。
標竿指數(Benchmarks)是什麼?
標竿指數(Benchmarks)是大多數人所知的市場追蹤指數,也有人稱為基準指數、指標指數等。
標竿指數是能代表廣泛市場的代表,可用來衡量、追蹤金融市場價值,或某一個特定市場的價值。
舉個例子:
對象 | 說明 |
---|---|
整體市場 | 整體台股、整體美股、全球股市 |
特定市場 | 電動車、小型股、成長股、高股息 |
標竿指數是根據指數當中有價證券的市值,進行加權計算,稱為市值加權(Capitalization weighted),這樣的計算方式能集合市場上所有投資人的配置。
市值加權是什麼?
市值加權指數會依照每一家公司流通在外股數的總市值,依比例給予該公司權重。
由於這樣的方式需要大量運算,在過去電腦計算不方便的時期其實不容易做到,在19世紀末,市場上只有簡單的「價格加權」,直到1950年代晚期能夠代表複雜市場、追蹤廣泛市值資料的標竿指數才出現。
這本書所傳達的投資理念也正是環繞著追蹤標竿指數的低成本、被動指數型基金與ETF。
標竿指數的演進
標竿指數最重要的創新是 1923 年標準證券公司(Standard Securities Corporation),這間公司現在已經更名為標準普爾(Standard &Poor’s)。
衡量市場價值的第一個市值加權指數,就是由標準普爾公司所編製。
這具備劃時代的 2 個意義:
一、更精:相比原本只有「價格」加權,標準普爾公司演進到運用「市值」加權。
二、更廣:相比原本只有「30」家公司,標準普爾公司演進到追蹤「90」家;隨後在1957年擴大涵蓋到500支有價證券。
標桿指數的演進影響了「指數型基金」與「ETF」這兩種金融商品的創新。
1976年領航集團的第一檔指數型基金,以及1993年道富環球投資人所發行的第一檔ETF,都是以標準普爾500指數作為基礎。
指數的發展與種類越來越多
隨著金融的演變,指數也越趨於多樣化,任何事情都可以指數化,因此現在有許多高度客製化、非標準指數編製方法的ETF。
這是因為指數發行公司的工作就是進行有價證券選擇、設定權重以及交易,因此會創造出一系列機械式的規則。
例如台灣特別多以股息為標準的指數,由支付高股利的股票構成,這些股票的權重是股利殖利率(Dividend Yield)。
只要ETF發行公司或是金融機構認為這樣的指數有足夠多人會買單,這樣的指數就會出現。
指數的用途是?
一、衡量主動型經理人績效。
二、衡量市場活動的水準時,用於作為經濟分析的標準。
三、學術界用於定義市場行為到標準。
四、投資人可用於制定資產配置策略的標準。
指數如何選擇?
了解指數是什麼以及其背後的原則後,對於我們來說要了解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指數,進而運用在投資上。
在書中作者也分享了如何選擇到好的指數進行投資,買進指數這種投資方式,稱為被動投資或是指數投資。
這樣的指數,就是標竿指數。
在 2003 年勞倫斯・席格(Laurence Siegel)的著作《標竿指數與投資管理》(Benchmarks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中,席格表示編制好的標竿指數,體現了主動型機領人必須選擇的機會集合。
意思是:如果整體市場是一個魚池,經理人在做的是從者些魚池當中,挑選好的魚(魚池為PG自行解讀)。
整個魚池的價值,則是標竿指數的報酬,代表全體資產類別可以獲得的報酬,與被動指數型基金在扣除成本前能獲得的報酬。
在扣除成本之前,標竿指數同時也代表參與同一資產類別所有主動型經理人的綜合。
席格捍衛所有標竿指數都是市值加權指數的概念,市值加權也是代表可投資領域的方法。
席格也納入其他標準,提供確認標竿指數是否適當的方法,標準為:
編號 | 標準 | 內容 |
---|---|---|
1 | 清楚 | 指數成分的證券名稱、權重都有清楚描述。 |
2 | 可投資 | 具備不主動式管理,可以單純投資指數的選擇自由。 |
3 | 可衡量 | 指數報酬可以計算 |
4 | 相對應 | 指數與主動式經理人的操作風格一致 |
5 | 反映目前投資選項 | 主動型經理人可以從指數取得相關有價證券的最新資訊 |
6 | 事前指定 | 衡量績效前,指數已經編製完成,並指定追蹤 |
對於被動投資人來說,標竿指數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向。
只要標竿指數持有足夠的有價證券,就可以產生緊密追蹤市場的狀況,而且是採取市值加權的方法。
只要有工具能投資到這樣的指數,就是被動投資組合得一種可行選擇,被動投資人就可以進行投資管理。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