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在2023年3月10日(週六)停牌交易後宣布破產倒閉,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銀行規模最大的倒閉事件。
美國監管機構短暫關閉SVB,接管了其資產,並宣布2023年3月13日周一重啟營運。
這篇文章,我整理了矽谷銀行SVB為什麼會倒閉、危機從哪來、哪些ETF持有最多SVB股票、對我的投資影響是等常見問題。
SVB是什麼?
SVB是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主要服務科技與新創公司,美國的第16大銀行。
SVB的商業模式是吸收矽谷新創公司的資金,例如新創公司完成募資後,會將資金存放到SVB中,由於新創公司。
SVB為什麼會倒閉?
SVB的倒閉是因為出現了擠兌(run on the bank)潮。
擠兌的定義是,當存款人聽到銀行出現問題的傳聞並開始提取存款,迫使銀行出售其國債並實現虧損,從而引發惡性循環。
SVB面臨的危機從哪來?
SVB崩潰的源頭來自於利率上升引發的壓力。
對於美國矽谷的新創公司,受到利率上升帶來的經營、募資壓力,矽谷的公司募資變得非常困難,這使得更少的資金存入SVB,新創公司很難募資,也變得需要將存款取出。
在總體資金淨流出的狀況下,SVB營運逐漸出現問題。
當這些新創公司口耳相傳聽到SVB的營運即將出現問題,就更容易出現要移轉資金、提款的想法。
根據加州監管機構的一份文件,截至週四,客戶總共提取了 420 億美元的存款。
SVB在2023年3月8號(週三)晚些時候表示,它被迫出售所有可供出售的債券,實現 18 億美元的損失。
總結來說,SVB危機源自於三個面向:
一、集中的存款來源基礎:SVB業務著眼在科技新創、綠能產業多,客戶較多是未上市創投、私募基金、衍生的新創。
從2020年過後美國採取擴張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並以量化寬鬆(QE)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大量的資金流入市場。
對於新創公司來說,這是非常好的養分,有資金就能請人、開發用於創新,公司在募資成長也更容易。
2020年、2021年這期間,共有1300億美元的資金存入SVB。
二、銀行存款之間的時間錯配:銀行存款都是短天期性質,若投資長天期債券太多就會導致「以短支長」,當收入固定,但利率一直上升、成本一直墊高時,就會產生很大問題。
三、利率升高,導致固定收益資產帳面出現損失:
SVB將吸收的資金投資到公債上,佔總資產的55%,是100大銀行中排名第一。
但是自2022年3月FED快速且激進的升息後,債券收益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降。
當過去低利率時期購入的長天期債券會出現價格損失,當沒有到期時,想領錢的新創公司會迫使SVB提早賣出債券實現損失。
我的投資組合是否暴露於 SVB?
對於投資組合來說,不同的ETF對SVB有不同程度的暴露風險。
以下是對SVB有最高曝險的ETF,例如XLE、VFAIX、KRE、KBWB、FXO等,比重落在0.37%-2.93%。

以投資美股市場的VTI或是SPY為例,SVB佔ETF的比例約0.02%,其實是相當低的。

先前在《分散投資能避開單一公司破產的風險》提到即使巴西最大電信商Oi SA破產對於ETF的影響。
如果你是指數化投資者、被動投資者或者有使用機器人理財,又有做到全球多元資產的分散,那麼投資組合對 SVB 股票和債券的曝險又會更低,這個也是分散投資的效果。
擔心銀行倒閉嗎?
類似銀行倒閉的情形並非第一次,先前我在《柏南克的四堂課:聯準會與金融危機》文章中有提到30年代早期美國的失業率峰值接近25%,在經濟一團糟的情況下有許多存戶到銀行擠兌,上千家的銀行因而倒閉。

資料來源: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銀行和貨幣統計》,1914~1941年,表66
參考資料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