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

《柏南克的四堂課:聯準會與金融危機》:金本位制度的利弊(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2006年,伯南克(Ben S. Bernanke)就任聯準會主席,然而就在次年,美國就爆發了金融危機,經濟學者出身的伯南克一上任就要面對來勢洶洶的局勢。

當危機來臨之際,伯南克他果斷採取措施,實施有效的政策,進一步遏制了金融危機的蔓延。

在這場金融危機過去幾年之後,伯南克把聯準會九十多年的歷史和他對於這次金融危機的理解集結在了一起,寫成了這本書《金融的本質》,英文書名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這本書裡面主要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講的是美國聯準會的起源以及使命。

第二部分作者講述二戰以後到最近一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聯準會。

第三部分主要講述作者在金融危機以及聯準會的應對措施,而第四部分在講述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這篇文章是我閱讀這本書後的紀錄,我想從這本書了解作者對於央行歷史的解讀,也從本書去了解聯準會的使命,並瞭解通貨膨脹對於經濟、投資的影響。


從了解金本位制度的利弊到放棄金本位

從南北戰爭結束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一直實行金本位制度,後來卻因為金本位制度上存在一些缺點而放棄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是什麼?

金本位制度是什麼?它是一種以黃金的重量來衡量貨幣價值的體系。

例如在20世紀初,法律規定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20.67美元,所以黃金跟美元的價值是連動的。

這樣會讓黃金和美元之間掛勾,反過來也設定了貨幣的供應量,好處是這樣的關係有助於確定市場上的價格,幣值會相對穩定。

當各國的貨幣都錨定黃金價格的時候,匯率的變化也比較穩定,這有助於彼此之間的貿易,一個國家貨幣急升或是急貶的情形也會較少。

然而,這樣的制度並不是完美的。


金本位制度的缺點

缺點一、黃金開採耗費資源

金本位制度並不是完善的貨幣體系,因為黃金在開採以及儲存上需要耗費較多的資源。

例如開採黃金時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開採後也需要運送到紐約聯準會的地下室進行儲藏。


缺點二、貨幣的供給有限,央行的手段受到限制

由於金本位制度決定貨幣供給,央行能夠透過貨幣政策來調控的空間就受到限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經濟強勁的時候,貨幣供給增加會導致利率下降,這與現在央行的做法恰恰相反。

另外由於央行被限制住,因此不能靈活調控利率,沒辦法在不景氣的時候下調利率,或是在通膨時期調高利率。

書中寫道:

相較於現代經濟,在金本位制下,經濟產出和通膨水平的波動性都更大。


缺點三、各國間的匯率強制綁定

金本位制度另一個問題是各國間的匯率是一個固定的體系,如果一國的貨幣供給量出現變化、受到衝擊或是採取錯誤政策,會透過這樣的連動傳導到其他國家。

可能一個國此時應該要降息,卻因為連動的狀況沒辦法做出相對應調整。


缺點四、投機活動

在金本位制度下,央行只需要持有一小部分黃金就能支持整個貨幣供給,英格蘭銀行就以這種低存量著名,被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稱為「黃金薄膜」。

英格蘭銀行持有的黃金數量雖然較少,在多數情況下仍具有維護金本位制的公信力,就不會有太多人會因為政府只持有少部分的黃金而對其進行投機性衝擊。

現實總是殘酷的,但如果出於某種原因,當市場對於央行維持金本位制的意願和承諾失去了信心,那麼其貨幣就會成為投機衝擊的目標。

1931年,這樣的情況就真實在英國上演。

當時,由於種種原因,投機者對英鎊失去了信心,於是,就像銀行擠兌那樣,他們帶著英鎊來到英格蘭銀行,吵著要兌換成黃金。

因為沒有足夠支持其全部貨幣供給的黃金儲備,沒多久,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就兌換告罄,這在很大程度上迫使英國宣佈放棄金本位制。

當時有一個故事。

一位英國財政部官員正在洗澡,一個助手跑來報告:「我們脫離金本位制了!我們脫離金本位制了!」

而那位官員回答說:「原來金本位制是可以放棄的啊。」

是的,他們可以放棄,而且由於英鎊受到投機衝擊,他們也別無選擇。


缺點五、會讓短期內通膨或是通縮更容易發生

假如在加州發現金礦,那麼經濟中的黃金總量就會上升,進而導致通貨膨脹;

如果經濟快速增長,黃金就會短缺,從而導致通貨緊縮。

因此短期內金本位制度會讓國家頻繁發生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不過長期來看物價是相對穩定的。

但是在歷史上,美國在19世紀後期,將較於經濟增長,黃金的總量是相對少的。

貨幣供給不足,導致供應開始相對緊縮,美國經歷了一次通貨緊縮。

對於那時候的農民來說,假設跟銀行貸款生產,每個月要還20美元,那麼透過種植農產品然後到市場上出售。

如果發生通貨緊縮,這意味著生產的玉米、棉花價格是下跌的,這時候農民就會想:我辛苦工作,怎麼賺得更少,還款壓力卻維持一樣?

金本位的這些問題也成為了推動美國成立央行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金融的本質》閱讀筆記:聯準會的起源以及使命(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我們有可能回歸到金本位嗎?

在書中第一章後段,附上的學生提問的問題:「為什麼有人會倡議回歸金本位?」、「我們有可能回歸到金本位嗎?」

贊同的論調是一是為了維持美元的價值。

因為紙幣本身就具備通貨膨脹的傾象,只要回歸金本位,就不會有通膨了。

作者認為這種觀點某種程度是正確的,但這金本位制度會取代央行的自由裁量權,也讓央行無法運用貨幣政策去應對繁榮或蕭條。

從實踐以及政策的角度切入,金本位制度都不可行。

原因是因為黃金的總量不足以支撐國際金本位體系,要獲得這麼多量的黃金代價也很高。

從歷史的角度看,以前的環境要維持金本位還行,因為雖然銀行的儲備不多,但大家都知道政府的目標都是要維持金本位,一但大家知道政府不會為了維持,就會發生前面提到的投機性攻擊。

一戰以前,人們不怎麼會衡量失業率,但在一戰過後,人們開始關注失業率以及經濟週期。

在如今的世界,承諾保持金本位制就意味著,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無論失業情況變得多糟糕,央行都不會採取任何貨幣政策進行干預。

這意味著,你失業了政府也不會採取任何措施,經濟不好政府也不會發消費券去影響大環境。

書裡面寫道:

實際上,有證據表明,金本位制是導致「大蕭條」如此嚴重、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驚人的事實是,那些較早脫離金本位制並採取靈活性貨幣政策的國家,要比那些到最後仍在堅持金本位制的國家恢復得更快一些。

備註

關於金本位,讓我聯想到的是比特幣,這一個被一些人認為是數位黃金的產物。

從金本位的角度去看,比特幣要取代紙幣成為主流貨幣是有難度的,因為本身供給有限的角度就代表著他難以彈性的應對景氣收縮與擴張。

比特幣在此時更像是一個投資產品,而不是貨幣。

對於這個議題,我可能需要尋求其他對於經濟或是貨幣政策的專業見解,所以也許我的觀點還需要再修改以及精進,等未來在做更深入的研究。


你好,我是蔡至誠PG,《阿爾發證券投顧》教育長,《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增加被動收入,我們公司推出的機器人理財平台能讓你一站式做好規劃,幫你追蹤財務目標達成率,幫你挑選低成本的ETF投資組合,投資之後24小時追蹤與自動再平衡

陪您一起安心達成財務目標,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官方LINE@預約諮詢,讓今天的投資更輕鬆,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