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伯南克(Ben S. Bernanke)就任聯準會主席,然而就在次年,美國就爆發了金融危機,經濟學者出身的伯南克一上任就要面對來勢洶洶的局勢。
當危機來臨之際,伯南克他果斷採取措施,實施有效的政策,進一步遏制了金融危機的蔓延。
在這場金融危機過去幾年之後,伯南克把聯準會九十多年的歷史和他對於這次金融危機的理解集結在了一起,寫成了這本書《金融的本質》,英文書名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這本書裡面主要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講的是美國聯準會的起源以及使命。
第二部分作者講述二戰以後到最近一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聯準會。
第三部分主要講述作者在金融危機以及聯準會的應對措施,而第四部分在講述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這篇文章是我閱讀這本書後的紀錄,我想從這本書了解作者對於央行歷史的解讀,也從本書去了解聯準會的使命,並瞭解通貨膨脹對於經濟、投資的影響。
二戰以後到最近一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聯準會
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聯準會在戰爭期間的角色在於發揮管理利率的職能。以二戰分水嶺,大蕭條已經結束,美國失業率大幅下降,人民投身於製造業,製造彈藥、保家衛國。
二戰期間,美國發行大量國債來籌措戰爭經費,聯準會也與美國財政部聯手將利率維持在低位,幫助政府用低成本的方式籌措二戰資金。
低利率維持久了,在面臨經濟增長和復甦時仍未調升利率的狀況下,就可能造成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
1951年,財政部與聯準會簽署了《美聯儲—財政部協議》,達成央行獨立運作的共識,從而避免政治壓力。
20世紀的50、60年代,聯準會主要關心維持宏觀經濟穩定。
1951~1970年間,時任聯準會主席的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就對通貨膨脹風險相當關注。
他曾說:
「通貨膨脹就像夜晚的盜賊一樣。」
在當時經濟保持增長的情形下,聯準會試圖遵循「逆風向」的貨幣政策,經濟快速或過過增長就緊縮貨幣政策,抑制經濟過熱;
當經濟增長放緩就降低利率、採取快張姓的刺激手段來避免經濟衰退。
然而到了60點中期,貨幣變得過於寬鬆,導致通膨和預期通膨激增。
在1960-1964年間,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略高於1%,但是在1965-1969年間,通膨增長的趨勢開始出現(越戰期間)。
1970年末期,以消費者物價指數衡量的通貨膨脹率攀升到13%。
延伸閱讀:通貨膨脹高的時候,股市表現如何呢?(1928-2020的數據)
為何1970年代的貨幣政策讓通貨膨脹成為問題?
為什麼1970年代的貨幣政策寬鬆到讓通貨膨脹成為問題?
作者認為比較專業的解釋是:「貨幣政策制定者過於樂觀,認為經濟過熱並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一般來說,失業率維持在3%~4%的低水平,透過保持稍高的通貨膨脹率就業水平就會更高。
1950-1960年代聯準會就保持這樣的做法維持經濟繁榮,這種做法也被當時許多經濟學家的所接受,但隨著環境變化,繼續採用這樣個做法就未必適當。
著名的貨幣經濟學家彌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在1960年代中期就曾預言,這種政策會引起麻煩,他認為:
「提高通貨膨脹率可能會降低失業率,但只是暫時會起到效果。
提高通貨膨脹率就好比吃糖:你吃了一塊糖,在短期內它能給你充沛的能量,但過了一段時間,它只會讓你發胖。」
事實證明,傅利曼很有先見之明,試圖通過貨幣政策來維持過低的失業率,最終會引發通貨膨脹。
傅利曼另一個著名論述是:
「通貨膨脹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小字典:
彌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第二代芝加哥經濟學派領軍人物。
傅利曼以研究總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給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複雜性等範疇的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不過考量當時的時代背景,政府必須為越戰、偉大社會等計劃籌資,這也可能影響到聯準會的決策。
當時石油與食品的價格受到衝擊,1973年10月贖罪日戰爭在中東爆發,為了報復美國支持以色列,石油輸出國壟斷權力禁止石油出口,導致石油價格快速翻漲。
人民蜂擁到加油站排隊加油,當時甚至規定車牌號碼尾數是偶數的車輛只能在週二、週四加油,基數只能在週一、週三去加油,日益增加的油價導致人民怨聲載道。
另一個問題時薪水以及物價管制政策,1970年代初期,當通膨率上升到5%時,尼克森總統頒布一系列法律禁止企業提高商品售價。
但這個政策卻是失敗的。
價格是經濟的溫度計,也是經濟賴以運行的機制,管制售價就像是破壞溫控計去調節一個過熱的鍋爐。
事實上根本的問題在於需求太大,推高了價格,單靠法令並沒辦法解決。
當最後發現管制並沒有用而鬆綁時,物價就會像彈簧一下被釋放導致通貨膨脹率飆升。
作者總結這段時期的經驗是:政策制定者必須要保持謙虛,這也適用於任何複雜的工作。
時任聯準會主席的亞瑟·伯恩斯(Arthur F. Burns)後來總結這段時間的政策指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犯錯的機會實在太多。」
美國如何走出1970年代的高通膨?
1970年到,繼任的聯準會主席保羅·沃克(Paul Adolph Volcker)是一位鐵碗式的中央銀行家。
1979年10月,他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也就是美聯儲的決策委員會,制定了一系列意在打破既有貨幣政策的措施,主要內容是允許聯準會大幅提高利率。
通過提高利率來收縮經濟,從而降低通貨膨脹壓力,效果非常有效。
保羅·沃克說:「打破通脹週期,我們必須依賴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如他所願,在採取了這一系列措施幾年之後,通貨膨脹率急劇下滑。
從1980~1983年間,通膨率從12%~13%下降到3%,通膨獲得控制,但對於企業以及消費者來說,利率大幅提高了,也帶來例如失業率增加的嚴重副作用。
作者在書中寫道:
我還記得我剛剛博士畢業,當時大約是1981-1982年,我想買一套房子,但是30年期的房貸利率是18.5%,如此高的利率對於冷卻經濟以及減緩通膨壓力的效果顯而易見。
這一連串的鐵腕政策導致舉國撻伐,要彈劾保羅·沃克、要他下台,鬧得非常大。
後來情況一百八十度大改變,結果證明沃克的判斷與做法是正確的,所有的批評好像一夜之間都消失了,大家對於沃克又一片讚揚之聲。
令人感嘆的是,社會好像得了失憶症,大家完全忘了不過半年、一年前對他的批評,記憶好像一筆勾銷。
經濟大緩和時期(1987-2006)
保羅·沃克(Paul Adolph Volcker)的繼任者是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從1987年到2006年,葛林斯潘總共在任接近19年,葛林斯潘重要的成就是在任內保持美國整體的經濟穩定。
1987年8月11日就任後,他漸進式的將聯邦基金利率降到1%,之後漸進式的回升到5.25%。
利率的升降,為葛林斯潘一貫的主要經濟政策手法。
他導引下的美國經濟經歷過兩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歷史上最長的增長期。
一九九○年代到二○○○年代初期被稱為「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也稱大平穩)時期,當時通貨膨脹低、經濟維持穩定。
沃克的接班人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被封為「大師」,葛林斯潘不但沒有受到總統們的欺負,總統們實施的政策還會尋求他的認可。
葛林斯潘在柯林頓時代創造出「零通貨膨脹型」經濟奇蹟,成為一個「一打噴嚏,全球就得下雨」的「財神老爺」。
美國的一家媒體在1996年美國總統選舉時說道:「誰當美國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葛林斯潘當聯準會主席就行。」
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太大,為了不至於給市場帶來太大的衝擊,葛林斯潘講話一直都很含糊,他的名言因此而產生:「如果你們認為確切地理解了我講話的含義,那麼,你們肯定是對我的講話產生了誤解。」(If I seem unduly clear to you, you must have misunderstood what I said.)
之所以被稱為大緩和,是因為這時期的GDP增長率以及通貨膨脹率都相對之前更穩定。
為什麼1987-2006年這段時間經濟穩定呢?
原因一、貨幣政策帶來穩定的低通膨
作者在書中寫道: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貨幣政策在其中發揮作用。
前任聯準會主席沃克在1980年代早期降低通貨膨脹的努力,雖然導致嚴重的經濟衰退和短暫陣痛期,但事後卻來來一個經濟的更穩定。
這個穩定包含了穩定的低通膨率、更加穩定的貨幣政策以及企業主和家庭對政府的信任。
長時間穩定的低通膨會讓經濟更加穩定,有利於保持健康的增長率和生產率,維持經濟活動。
作者認為低通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1980年代正是低通膨現象遍及全球。
原因二、經濟結構的轉型
除了低通膨以外,經濟結構的轉型也是原因,企業在庫存管理上變得更加有效率,懂得在需要生產時再補充庫存,而不是推積一堆庫存。
原因三、美國沒有爆發大規模、高破壞力的金融危機
大緩和的第三個原因,是因為美國沒有爆發大規模、高破壞力的金融危機。
即使在1987年股市曾出現下跌,但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1990年代後期的網路泡沫,觸發了2001年一場溫和的衰退。
《柏南克的四堂課:聯準會與金融危機》這本書讀到這裡,作者認為幾次股市下跌的狀況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甚至認為2000年的網路泡沫並不是嚴重衰退,著實改變了我的觀念。
以往人們看到股市下跌時,往往會擔心受怕,生怕經濟受到影響,蕭條要出現了。
但這本書讓我得以用聯準會的視角看經濟,作者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著墨太多在股市的變化,而更關注於大環境宏觀調控,順便才帶到一點股市。
我並不是經濟學專家,也不是金融學專家,但我試圖從這本書理解聯準會主席是怎麼看事情的?經濟學家是如何看待過去歷史的?從文字中理解政策制定的邏輯是?聯準會他們注重的是什麼?
從聯準會的角度來看,股市或許很重要,但影響股市並不是聯準會的職責以及使命。
經濟、金融與股市這是三個詞彙,並不是說彼此之間的關聯不重要,但我想背後也代表這是三件事情。
許多人試圖找尋這三者之間的關聯,但就經濟與與股市之間,時不時會出現不同步的情況。
原因就在於,經濟數據反映的是過去,但股市是前瞻性的指標,反映的是眾人的預期。
《Making Sense of a Stock Market That Doesn’t Make Any Sense》文中列出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與股市表現不匹配的年度,例如經濟負成長,但股市卻上漲的年度,或是經濟成長股市卻下跌。
星展銀行基於1955年以來的數據,回歸研究顯示,多年來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與標準普爾500指數之間的關係偏低(圖1)。
研究股票市場與經濟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明顯。
所以,當我們持續替換指標,直到我們找到想要的現象,這樣的結果會不會反而替自己帶來過多的雜訊?
在這個世界,使用單線的思維可能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期盼找到一個模型能套用也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
先前我在讀書會分享查理蒙格的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提到「多元思維模型」。
「多元思維模型」講的是能夠將不同學科的思維結合到一起去思考。
如果依靠單一的學科去解決問題,那麼得到的解決方案也會是單一的。
就好像在經濟學家的眼中,一切都是經濟學的聯繫,然而在工匠的眼裡,世界又變成了一堆材料。
蒙格認為,由於人類始終都是在對宇宙這個複雜的整體進行研究,所以各學科之間並不是壁壘森嚴,而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並且各學科是可以相互影響的。
如果一味以單一的思維模式思考判斷,我們極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思維模型模糊事實真相,在這過程中,往往會犯不該犯的錯誤。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
讀者優惠:
- 我使用的筆記軟體為Heptabase,使用我的專屬連結註冊,你我都可以獲得$5美元的折扣。
- 本站使用Sugarhost架設,限時特賣購買三年贈送兩年,最低159/ 月,並提供30天退款保證。
On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