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筆記
《大多數股票是不賺錢的-台灣個股Lifetime績效實證》
這篇報告是由元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陳煖婷和鍾俊文。
先前我閱讀國外的研究報告,認知到美國大多數股票是不賺錢的,當時就希望能有台灣版本的研究。
因緣際會下發現居然也有台灣版本的,因此跟大家分享,很值得大家閱讀。
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探討台灣股票市場的投資,並提供了一些統計數據,報告指出,大多數股票在長期投資中是不賺錢的,而只有少數股票能夠帶來高回報。
台灣六成股票會賺錢,但賺得少於大盤
這份報告對於在台灣做主動選股的投資人來說,送來第一個好消息。
台股有64.6%的股票創造正報酬。

但如果跟大盤相比,情況就顛倒了。
只有34.6%的股票檔數贏過同時期的大盤。
作者說到:
另一半的股票,雖有正報酬,卻不如市場的表現,讓投資人沉浸於聖禮的假象,錯過以市場組合獲得更優異報酬的機會。

作者也比較了「由體質較佳或專業機構挑選後的股票群選股」是否能提升績效,結果也發現在台灣股市中,主動式選股要能成功優於被動式策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無論是從全市場的股票中挑選,或是縮小股票群(選股POOL)要贏過大盤的機會都不高。


在這份報告的結論中,作者也是支持被動的指數化投資策略,透過ETF或是指數基金,投資權市場的股票,就能降低選錯股票、錯過報酬、少賺的風險。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法人金融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