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晨星公司的分析師 Jeffrey Ptak 寫了一篇關於基金報酬的文章–《What to Expect From Funds After They Gain 100% or More in a Year? 》。
這篇報告的探討了當基金在一年內獲得 100% 以上的報酬後,我們該對於基金抱持著什麼期待?
基金大賺錢之後,是好事還是麻煩?
首先作者分析了從1990年以來,總共有 141 檔基金在一年度中翻倍,占整體時間只有 0.18% ,因此都是相當罕見的情況。
18 隻股票基金在 2020 年實現了 100% 以上的報酬,這是從 2009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接著我們看這些「冠軍」接下來的表現。
後續超過 80 %的基金都呈現虧損,只有 24 支基金在隨後的 3 年獲得正回報。
下圖顯示基金在獲得巨額報酬後的平均下跌情形:
1 年平均下跌 9.9 %;
2 年平均下跌 17.5 %;
3 年平均下跌 16.6 %;
我們看後續賺錢以及損失的基金數量,來看看這些冠軍殞落的數量。
在 1990 年至 2016 年間漲幅超過 100% 的 123 支股票基金中,只有 24 支在大漲後的 3 年內維持正報酬,其餘平均虧損約 17 %,大多數的基金都沒能維持原有的光環,消失在平凡當中。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我們之前分享的ARKK,我之前也寫了幾篇文章追蹤曾經走上神壇的基金《ARKK買了嗎?熱門的投資項目真好嗎?》、《為什麼ARKK報酬好,但投資人卻不一定賺得到?》、《ARKK年初至今下跌25%,我看到什麼?》。
在報告後半部,作者深入分析的這些基金的持股,試圖去解析為什麼這些基金會有比較高的報酬,以及為什麼回後的報酬不好。
成功的經理人存在,他們從高本益比的股票轉到其他區域,實現了獲利。
但從數據來看,這只是極小部分,大多數的經理人都沒能成功。
除了看飆漲之後的表現外,作者也回顧了飆漲前三年的表現,只有相對少數的基金在成為冠軍前有幫投資人賺錢(下圖紅色虛線方框區域),大多數飆漲的基金只是把之前的虧損補回來而已。
在這篇報告的結尾,作者提供了我們挑選基金的思考題,值得我們參考。
Q、除了近期表現亮眼,我投資這支基金的原因是什麼?
Q、購買的原因是根本性的?(團隊的執行策略有優勢)還是情感性的(即朋友擁有它,所以我想我會試一試)?
Q、為什麼基金去年飆漲?
透過一些深入的問題,我們可以避免因為一時衝動而購買基金,也可以很好的去審視到底哪些基金具有長期上漲的潛力,還是只是曇花一現的美麗。
你好,我是蔡至誠PG,任職於《阿爾發證券投顧》投資事業處,《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作者,《提早五年退休: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講師。